四川省泸州市鱼塘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8922283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鱼塘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泸州市鱼塘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鱼塘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鱼塘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鱼塘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A.阶级矛盾激化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C.民族矛盾缓和D.清政府角色的变化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表现,说明清政府角色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但材料中的条款没有涉及阶级矛盾的内容。故A项错误

2、。材料主要说明清政府角色的变化,没有涉及破坏中国的具体主权,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故C项错误。2.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参考答案:B从材料中的时间1921年到1935年可以看出,这是指的中共成立之后的15年,中共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成熟的标志。故选B。A项错误,五四时

3、期是1919年开始的;C项国共对峙走向抗战是1927年到1937年的时间;D项星星之火,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时3.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现象出现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发展超过农业B.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C.商业的繁荣D.自然经济的解体参考答案: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即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手工业一直是农业的补充,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领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自然经济的解体,故D项错误。4. 想要参观中国

4、共产党的诞生地,我们应该去()A武汉三镇,参观军政府B浙江嘉兴,看南湖游船C贵州遵义,走长征路线D陕北地区,游览瓦窑堡参考答案:考点:9J: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答:武汉三镇见证了武昌起义,故A项错误中共“一大”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故B项正确贵州遵义见证了遵义会议,故C项错误瓦窑堡见证了瓦窑堡会议,故D项错误故选B5.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参考答

5、案:A罗马法极力维护债权人的权益,在当时社会只有贵族可能成为债权人,且“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维护贵族的特殊地位,说明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维护统治的工具。6.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年代钢(吨)生铁(吨)煤(吨)锰矿石(吨)1935年256 565787 06136 091 74731 4001936年414 315809 99639 902 98543 4001937年556 347958 68337 230 46979 187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

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表的解读能力。根据图表的时间1935-1937可判断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一时期钢铁锰产量都有所增长,应归功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所以A正确;B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社会并不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是新中国成立后;D这一时期日本已经有东北进入华北,华北事变发生,D错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7.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

7、城市的粮食供应参考答案:A略8. 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天下奉一人”。为实现这一目的,他A完善三省制 B废除丞相 C创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参考答案: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解析:完善三省制的是唐太宗,排除A;废除丞相的是明太祖,排除B;创立内阁的是明成祖,排除C。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符合材料“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天下奉一人”,故选D。答案:D9. “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项技术的应用A.采矿技术 B

8、.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参考答案:B10. 台湾艺术家蒋勳(勋)在评价战国的工艺特点时说:“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和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条,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织成活泼而强烈的战国之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战国工艺的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不断、社会动荡B.百家争鸣,思想活跃C.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D.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参考答案:C11.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

9、该公司应该是A.洋务企业B.外商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看“公司是私家经营”,与外国竞争,因此材料信息透露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情况,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要挟,资金又少,规模也小,再加上外国资本的不良竞争,故答案为C项。12. “陶片放逐法”出现在谁执政时期A梭伦 B伯利克里 C克利斯提尼 D亚历山大参考答案:C13. 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A.农村商业发展B.城市类型繁多C.农业生产

10、地位下降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说明宋代农村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中“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属于农村集市,与城市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的地位问题,排除;D项,材料没有提到市场管理,排除。14. 明朝后期,在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观念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参考答案:D15. 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

11、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人民政权和国内反动势力的矛盾 C中国人民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参考答案:D略16. 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可能发生( )一个中国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公民德里希因为邻里纠纷而向民众法庭申述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一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公民沃尔默迪和妻子玛丽亚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A B C D参考答案:D17. 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毛泽东和周

12、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的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考答案:C【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等信息。通过对以上信息分析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取得胜利,建设新中国的工作即将进行。因此,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召开时,正是革命要取得胜利的时候,本题选C项。AB两次会议召开时,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基本的胜利,排除。一届人大召开时新中国已经胜利,已经是1954年了,故排除D项。18.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

13、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材料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的C君权神授的思想D皇权至高无上参考答案:考点: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切入,结合皇帝制度进行思考解答:据题干所述,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实质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所以D符合题意;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历法在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君权神授”在材料中同样没有体现,排除C

14、;故选D19. 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君权与相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汉族与少数民族 A B C D参考答案:C20. 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参考答案:D21.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