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

上传人:1520****426 文档编号:238914265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精选3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精选3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精选3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1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经久不衰、百读不厌、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喜欢读,但是他们都出的感觉和体会是不一样的。我认为三国演义最精彩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塑造;二是天下兴亡、历史变迁、改朝换代之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第二个方面也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伤悲的主要原

2、因。 三国演义家喻户晓,讲的就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争夺天下的故事,但如果细细品读,你还能体会到书中有着丰富的诸子百家思想,儒、释、道、法、兵等思想在书中都有明显的表达。另外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成语、熟语也是数不胜数,如:望梅止渴、草船借箭、过河拆桥、乐不思蜀、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成语、熟语妇孺皆知,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另外关羽、张飞的“义也给后人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小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认为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以下那么会展开具体阐释: 曹操,一提起他,人们首先想到

3、的必定是奸诈。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性格具有多面性,曹操是书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他是集许多优点与缺点于一身的并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曹操读书多、见闻广,写出了许多千古名篇,并且培养了曹丕、曹植两位诗人兼政治家;刺杀董卓时,他无畏无惧,即使刺杀失败,他也临危不惧,读到此处,一位有勇有谋、不畏生死的英雄形象已悄然越于纸上;他爱惜人才,主张唯才是举,我们都知道魏、蜀、吴三国中人才最多的就是魏国,这为他曾称霸一时提供了可能;为收买关羽,他送金钱马匹,当关羽得知刘备去向仍弃他而去时,他仍然选择释放关羽;另外他劝事农桑、体恤百姓、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等也都是曹操身上的亮点。另外曹操身上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4、的,挟天子而令诸侯表达出他的奸诈;其次便是多疑,为了防止自己被别人暗杀,他屡次伪造梦中杀人的假象;他错杀了华佗是一个历史遗憾,他五杀吕伯奢一家那么充分表达出他的心狠手辣。 刘备,做为汉代的后裔,他一心想着要“光复汉室,刘备聪明机智、能屈能伸,有着“宁教天下人负我,勿我负天下人的坚决信仰,他心系百姓,关心民间疾苦。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机智与正义的化身;我认为刘备的形象过于简单、平面化,在某种程度上,他的仁义道德可以看作是假仁假义,因此他的正人君子的形象不免时见虚伪。 诸葛亮神机妙算、善良勇敢,对三十六计了如指掌,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至今被人们称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为辅佐刘备

5、父子兴复汉室里下了汗马功绩。这是一个理想性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对他的塑造已超过了“人这个限度,使他过于神灵化、超越化。 关羽那么是正义与英勇的化身“义是对关羽一生的最好概括,自从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他便誓死追随刘备,并决定与刘、张二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永垂不朽,关羽的义使之成为后代参拜的对象。 另外,三国演义所传达出的就是天下兴亡之历史开展得必然趋势。刘备,做为汉代的后裔只想着回复汉朝的兴盛局面,他没有意识到改朝换代是正常的、必然的,他无视了汉朝的建立后也是在推翻了秦朝的根底上。而在他、曹操、孙权的努力之下,最终皇权却落入了司马氏手中,我认为这也是三

6、国演义所表达的一个主旨。“替古人伤悲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书中所塑造的人物本身就具有悲剧性。文武双全的周瑜气量太小,在临终前竟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刘备有勇有谋,却不幸早逝,他的儿子刘阿斗一生碌碌无为;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却未能实现愿望;曹操亦是文武全才,他打败袁绍以少胜多,并铲除了多股势力,但是在他临死之前,仍未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中的吕布的命运也是悲惨的三国演义的许多人物都是非常优秀的,然而他们并没有完全实现生命的价值,因为他们都生逢乱世,身不由己。时事造人才,但是时事也毁人才,当我们都到一个个英雄好汉都因种种愿意与你不幸去世时,我们顿时觉得遗憾、痛

7、苦,因此看三国,不仅掉眼泪。 因此,读三国演义要从人物塑造和历史内容两方面把握。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2 这是一部令我荡气回肠的书籍,这本三国演义是我的最爱。在书里描绘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战争,无数的豪杰英雄,血洒疆场的将军美人无不让人怦然心动。可是细细的品位三国,就能感受到这是人性的五味杂陈。生动的描绘了在那个时代政客枭雄们对于国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欢武圣关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个正义的化身。勇猛且充满了智慧,刚毅中带着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我喜欢他的义气,可以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自从和刘备结拜后,便死心塌地的为他征战,数十年来立下了赫赫战功。 对于他的朋友他能够坦诚相待,推心

8、置腹,从不耍奸计。对于敌人他能够常怀仁德之心,以德报怨,铭恩于心,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彰显了他的大义。最终以勇猛善战,义薄云天,忠心护国而成为一代名将。 我十分敬佩关羽,他是我学习的典范。他让我学会了正义,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对于朋友,要真诚相待,以心相交。对于国家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忠于祖国,要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像他一样爱国的人。 看了很久三国演义,在这碗充满五味杂陈的汤里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让我十分感动的地方。那以礼贤下士的着称的刘备便是一位。读了刘备的一生感悟非凡。刘备自小不得意,可他却有着中兴汉室的志向。并且为此韬光养晦,学习了数十年。有了时机他就牢

9、牢的抓住。但是在他起兵的头二十年是屡战屡败。可是却又屡败屡战,足见他的毅力和为了国家的不辞辛苦。我想我们就要学习这种不怕输,在哪里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精神。 我记得我为刘备流了一次泪,太让我感动了。在面对曹军大兵压境的处境下,为了随他的百姓不遭屠戮,甘愿投江,以死明志。结果在脱险之后,取得了民心,吸纳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迅速成就一番事业。这个典故足见刘备的仁义与德性的高尚。他的成功告诉了我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刘备本身才能不大,但是他常怀仁义之心,宽容于人,感化了人心,弥补了一切的缺乏,让别人的才能帮助自己成就了帝业。反而一些才能非凡的人却没有刘备的仁德,即使再努力也会一事无成。对于我们当今这

10、个时代,这也是箴言。我们只有对他人仁厚,自己才不会孤立无援,反而他们就会主动来帮助我们办好一件事,甚至许多事。 在三顾茅庐中彰显了刘备求贤假设渴,礼贤下士的帝王风范。三次拜访,次次诚心,最后请出了诸葛亮帮助自己。这让我明白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不耻下问,诚心的去邀请人才,即使他的地位没有自己高,但是学识才干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三国演义不仅精彩在战场的厮杀,也表现在各自军营里智者的斗争。有卧龙称号的诸葛亮一直是我认为最聪明的人。在面对敌人的强势,他总是以微弱之力取胜,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胜。这让我惊讶之时,也让我学会在面对强敌时,不能硬碰硬,可以通过智慧取得胜利。对于中学生来讲,这种精

11、神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动一点脑筋。 诸葛亮是一个懂得报恩的智者,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戎马沙场,费尽心血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在刘备死后,他仍然辅佐后主刘禅,忠国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他明知后主无能,蜀汉必亡,但是他仍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直到逝世的时候还是在战场上,还瞻念着国家前程。 我看到诸葛亮不仅聪明,而且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忠臣。为了信念付出了一生。 从他的一生我看到我们应该以他的忠君为国为自己的座右铭。牢记国家重于一切,学会诸葛亮舍小我为大我的品格。 三国演义的一些故事催人泪下,能够让我学会许多。其中涌现的无数故事也给了我启迪。比方张飞绣花让我知道了粗鲁的人也有

12、细心的一面;火烧赤壁中孙刘五万联军战胜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奇迹,让我知道了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可以战胜一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让我知道了武力不能解决一切,感化人心才是化敌为友的金点子。 原来我读三国演义完全是喜爱其中的人物和生动有趣的故事。现在我明白了三国演义为什么这么受人喜欢。因为我们手中捧的是一本活书,能够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活书。读完了三国演义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值得探索的东西。现在我十分喜欢三国演义,因为我读懂的道理越来越多,我也感到它越来越有趣味,我相信这对我是有益处的。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022字3 五千年的古代中国,留下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这璀璨的文明之下,积淀了独到且

13、深厚的文化,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在我国的文化中尤为突出,而流芳百世的四大名著却像星空中的北斗七星,闪耀在千千万万惊奇的人们眼前。 四部名著虽大,但与中国有史以来人们所创作下的作品实际上是微缺乏道的,所谓四大名著,在我看来,仅仅是因为它在历史上曾被多人多个阶层拜读过而已。 在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四大名著之中,想必三国演义是最受平民欢送,也是最受年轻人欢送的古典名著,时光走过数百年,自人们从枯燥无味的文言文中解放出来,人们所涉猎的书籍可谓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人说西游记太过空虚,不实际,有人说水浒传充满了大男子主义,没有文学韵味,有人说红楼梦太过婆妈,一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只有三国演义为万千群众所

14、青睐,尽管依然有反对之声,说它只不过是迥异于三国志的小小野史,可大多数人们仍然在读它,品味着它,总之,穿越数千年,三国演义经受住了历史的严峻考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乃至外国文学史的宠儿。 从外表上理解,所谓三国演义,也就是三个国家,三个集团的人物的一出“演义大戏,这与水水浒传有相同之处,三国演义正是有一个又一个的像关羽这样的豪迈英雄,一个又一个像曹操这般的奸诈枭雄,一个又一个的像诸葛亮一般的济世奇才所组成的书,所谓声势浩大的赤壁之战,唇枪舌剑的舌战群儒,也不过是逢场作戏的配角,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其真正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中形形色色的各路英雄。 整本书读完,仿佛与刚这千千万万的人物一一握手一般,我看

15、见了张飞的勇猛,关羽的正义凛然,曹操的奸诈,孙权的老谋深算,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只是这些,最令人瞠目结舌,最令人惊叹不已的要算是著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了。 或许在看过司马懿,许庶,庞统的奇才大概之后,诸葛亮那为世人所不及的用兵神计依然可以给我们以无限的新鲜感,可是这样读过三国演义之后未免令人产生了审“才疲劳,读多了反而会令人产生厌倦感,失去了一读再读的兴趣,相反,诺我们从诸葛亮在刘备一手缔造的集团之中的为官之道之处细细品味,不禁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自刘备有幸结识了关羽,张飞,三人结义之后,在“复兴汉室的艰辛道路上倍感心有余而力缺乏,寄人篱下的他,虽然有英勇无比的关张两兄弟的鼎力相助,可仍然感觉需要一名助手,可他一没权,二没钱,三没势,又怎么会有人投靠呢? 可上帝给每一位渴求贤才的“军阀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将诸葛亮这位济世奇才送给了这位穷困潦倒的“没落皇叔,虽然,刘备毕恭毕敬地从穷得响叮当山沟里请来了这位军师,对其信任有嘉,可是在刘备这个用“血缘关系堆积起来的大山之中,外人想要大展拳脚可谓是难中之难,像孙乾,魏延这样的人才不是被冷落一旁就是被铲除。 心细的诸葛亮又怎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