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

上传人:li****52 文档编号:238886352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对称张拉施工专项规划技术交底某某项目工程某某技术交底编制 审核 接受人 编制日期 某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交底部门建设单位交底人施工期限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预应力后张法对于于称张拉施工专项方案一、 工程概况 xx片区滩涂区域市政道路工程(第三标段)包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桥位位于R=1100m大半径平曲线内,桥按正交桥设计。桥梁动身点桩号DBK2+157.98,终点桩号DBK2+182.02,全长24.04m,全桥建筑面积1406.5平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标准跨径预制空心板梁,梁高95cm

2、,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m。二、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 (1) 预应力筋 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反复试报告。(2)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应符合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相应的见证取样 (3) 灌浆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单 (4)主要机具有 液压拉伸机、电动高压油泵、灌浆机具、试模等 作业条件(1 )、施加预应力的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试车检查张拉机具与设备

3、是否正常、可靠,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修理好后才能使用。灌浆机具准备就绪 (2 )、混凝土构件(或块体)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3 )、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 (4 )、预应力筋或预应力钢丝束已制作完毕 (5 )、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采用商砼已经确定 (6 )、张拉场地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 (7 )、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交底清楚。三、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1、 检查构件(或块体) 尤其要认真检查预应力筋的孔道。其孔道必须保证尺寸与位置正

4、确,平顺畅通,无局部弯曲;孔道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轴线,孔道接头处不得漏浆, 灌浆孔和排气孔应符合设计要求的位置。孔道分歧乎要求时,要清理或作好处理 穿预应力筋 (1) 穿筋前,应检查钢筋(或束)的规格、总长是否符合要求 (2) 穿筋时,带有瑞杆螺丝的预应力筋,应将丝扣保护好,以免损坏。钢筋束或钢丝束应将钢筋或钢丝顺序编号,并套上穿束器。先把钢筋或穿束器的引线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一端穿出,然后逐渐将钢筋或钢丝束拉出到另一端 (3) 钢筋穿好后将束号在构件上注明,以便核对 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 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时,对于于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在张拉过程中相互重合;对于

5、于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末端中心点的切线相互重合 张拉 (1)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按设筹划定进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下列程序之一 010%con 持荷2min20%con50%con 103%concon 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2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于于称张拉 采用分批张拉时,应计算分批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值,分别加到先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内,或采用同一张拉值逐根复位补足 (3) 单根预应力粗钢筋(采用拉伸机张拉螺丝端杆锚固)张拉时,应先少许加力,将垫板位置按设筹划定找准,然后按规定张拉程序张拉。张拉完

6、毕,用板子拧紧螺母,将钢筋锚固,测出钢筋实际伸长值,并作好张拉记录 (4 )预应力钢丝束采用双作用千斤顶张拉锥形锚楦锚固时,应按下列要求操作 4.1 预拉 将钢丝拉出一小段长度后,检查每根钢丝是否达到长度一致,如有不一致时,应退下楔块进行调整,然后再用力打紧楔块 4.2 张拉及顶压 预拉调整以后方可按规定张拉程序张拉。张拉完毕,测出钢丝伸长值,若与规定符合,就可进行顶压锚塞。顶压锚塞时必须关闭大缸油路,给小缸进油,使小缸活塞猛顶锚塞 4.3 校核 将千斤顶装入未张拉的一端进行张拉,张拉到控制应力后,猛顶锚塞。当两端都张拉顶压完毕后,应测量钢丝滑入锚楦中的内缩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大于规定数值,必

7、须再张拉,补回损失 4.4 钢丝断丝和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构件同一截面钢丝总数的3%,且一束钢丝只允许一根。如超过上述规定,必须重新张拉,这时应把钢丝拉到原来的张拉吨位,拉松锚塞,用一根钢钎插入垫板槽口内,卡住锚塞,然后大缸回油,锚塞被拉出,取出整个锚楦。分别检查锚环是否被抽成凹槽,锚塞的细齿是否被抽平,若有这类情况,要调换锚具,重新张拉,如果锚环、锚塞仍然完全无缺,则只要在顶压时加大压力顶紧锚塞 填写施加预应力记录 孔道灌浆 (1)灌浆孔道应压水清洗干净,并检查灌浆孔、出气孔是否与预应力筋孔道连通,否则,应事先处理。(2) 预应力筋张拉完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以减少预应为损失。(3) 灌浆压

8、力一般为0.40.6MPa。( 4 )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避免上层孔道漏浆把下层孔道堵住,待排气孔冒出浓浆后,即堵死排气孔,再压浆至0.6MPa,保持l2min 后,即可堵塞灌浆孔 (5) 制作试块并注意养护 浇筑封端混凝土或端部防护四、 质量标准 i. 保证项目 1 预应力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2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拉记录 3 预应力筋所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及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锚具、夹具的出厂合格证、硬度、性能及

9、外观尺寸检查报告 4 混凝土强度及块体立缝混凝土(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和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 5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必须符合混凝土施工规范第6.3.9 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6 孔道水泥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全面观察检查和检查水泥浆试块的试验报告。ii. 基本项目 1 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筹划定值偏差的百分率应不超过5% 检查数量 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同类型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 种 检验方法 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2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

10、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总根数的3%,且一束钢丝不超过一根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全面观察和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五、 成品保护 1 构件起吊时不得发生扭曲和损坏 2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垫块要上下一致。六、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上品质记录 1 混凝土构件、块体张拉强度试件试压报告单 2 预应力筋的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 3 预应力筋的冷拉记录 4 冷拉预应力筋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5 冷拉预应力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6 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合格证及检验记录 7 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记录 8 预应力张拉记录 9 预应力孔道灌浆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单及水泥出厂合格证 10 混凝土构件、块体标

11、准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11 设计要求的其它有关资料。xx工程施工操作人员签到表序号接底人签字从事工种备注注意事项1、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并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并不得后补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被接受人应及时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并应及时交资料员进行归档、妥善保存 技术交底应根据工程任务和施工需要,逐级进行操作工艺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接受交底人在接受技术交底时,应将交底内容搞清弄懂。各级交底要实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工后验收,将交底工作落在实处 技术交底要字迹工整,交底人、接交人要签字,交底日

12、期、工程名称等内容要写清楚。技术交底要一式三份,交底人接交人存档备一份 技术交底要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指依据正确、理解正确、交底正确。施工规范、规定、图纸、图册及标准是编制技术交底的依据,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灵活运用,必须使班组依据交底文件就能正确地施工 技术交底要具备操作性(1)对于于施工结构的具体尺寸进行交底,建立施工图翻样制度,保证无论施工到何位置,现场施工班组手里都有标注清楚、通俗易理解施工大样图;(2)技术交底要以现场干的,就是交底中写的、画的为指导思想,不能发生班组施工自由发挥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生漏项情况,班组立即经过进程一定的程序反馈得到解决 技术交底要具备

13、实用性(1)技术交底中不允许使用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及宜按等词语,要在大样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的控制要点写清楚,把规范的重点条文体现在大样图和控制要点里;(2)同时把要达到的具体质量标准写清楚,作为班组自检的依据,使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时就是按照验收标准来施工,体现过程管理的思路,使施工人员变被动为主动 施工技术交底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不同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是几个不同层次的文件,这几个文件中施组是整个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施工方案应具有指导性,施工措施是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具体内容,技术交底是施工方案的延伸,应具有可操作性,而作业指导书又可以说是技术交底的细化。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关系如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一样。12技术交底 8Word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