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

上传人:li****52 文档编号:238885991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评价师得专业能力(一级)安全评价师的专业能力(一级)主要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风险控制 技术管理 业务培训与指导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前期准备(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前期准备 1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 A工业生产集中区域 是根据地区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企业、厂房、设施等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各类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以及隐患集中出现在这个区域,事故发生后的连带、重叠影响严重 (一)前期准备B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 科学性 系统性 整体性 预测性和可控性 (一)前期准备2.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涉及的主要内容 A. 区域整体布局 涉及

2、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安全划分、产业布局安全规划、临时应急避难所规划和产业关联度 B. 区域基础设施 涉及消防站的建设地点及消防设施配置规划、运输网、管廊、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安全规划 (一)前期准备C. 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 涉及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以及重点防护区的监督管理规划。D. 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 涉及组织机构、监测预警系统、指挥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的规划。G. 区域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一)前期准备3资料收集方案的编制A资料的主要内容 经济社会基础资料 现状资料 规划及专项调查资料(一)前期准备4资料收集到手艺路线和工作步骤 制定资料

3、收集实施方案; 经过进程有关部门和单位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核实、统计分类、成果归档; 进行补充调查; 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于于评价对于于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利用相同或类似区域的经验和有关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区域的危险有害因素。(一)前期准备5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案的编制 区域规划、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资源对于于区域的影响分析 自然条件对于于区域的影响分析 周边社会环境对于于区域的影响分析 人口情况对于于区域的影响分析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前期准备 技术条件对于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所依托的源头项目、原材料供给和产品的稳定可靠

4、性方面存在的风险分析 区域对于于环境的影响分析 区域内的危险有害因素对于于周边区域的影响分析 项目个体的安全控制方案的分析 区域重大工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方面风险分析 (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自然灾害知识 地震 海啸灾害 气象灾害(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 企业总体布置基本知识A. 基本概念 总体布置 在已选定的拟建企业场地上,对于于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功能区)、居住区、相邻企业、水源、电源、渣厂、运输、破体竖向、防洪排水、外部管线、发展预留、施工用地等进行全面规划。(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生产区 工厂由生产工艺装置、辅助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等组成的区域 居民区 指具有一定人口和用地规模

5、,人们日常居住的地方 施工用地 指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建设时所需要的用地,包括各种预制场和施工行政管理及生活用地等。(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B. 总体布局原则 符合当地城市(镇)规划、区域规划、工业区规划等的要求;有条件时,必须与城镇和邻近工业企业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协作; 因地制宜,充分适应气象、地形、工程水文等自然条件; 统一布置生产区域内外的输送系统(公路、铁路、水路),应有合理的铁路、公路、水运系统; 厂外管线宜沿道路敷设,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布置可与绿化带的规划相结合; 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位于军事禁区、机场、国家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附近时,要符

6、合国家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尽管即使避开。C选址考虑 确保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厂址选择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是必须保证足够的场地面积和周边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要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 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 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 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 爆破危险范围内 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重要的供水保护区 国家规定的风景区、森林和自然保护区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 对于于飞机起落、电台通信、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有影响的区域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饱和黄土和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

7、劣地区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D功能规划 E装置布置合理性 3区域内危险有害因素对于于周边的影响分析 类比工程的资料收集和调研B. 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 险有害因素辨识C调查和分析区域内重大危险源与周边场所、区域的距离 D. 区域周边生产、经营单位的活动和周边居民24小时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周边企业情况(企业生产类别、生产规模、距离、互相是否存在互供和其他配套情况等),调查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内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常驻和停留人数,周边企业和居民24小时人员数量。D.根据定性定量计算的结果分析固有危险度 定性与定量分析建设项目中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数量、浓

8、度(含量)、状态和所在的作业场所(部位)及其状况(温度、压力),分析建设项目总体和各个作业场所的固有危险程度。E. 分析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应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建筑物、风向等因素,阻挡和隔离有害因素的影响,减少对于于人员和居民等敏感区的影响。通常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重型设备和生产装置等,应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段;对于于较大、较深的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填方地段。4风险程度的分析 出现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出现

9、爆炸性、可燃性化学品泄漏后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和需要的时间 出现毒性化学品泄漏后扩散速率及达到人员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 出现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可能会对于于周边24小时内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二、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一)定性评价(二)定量评价 (一)定性评价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2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 3模糊理论方法 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A. 方法简介 HAZOP研究的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其基本过程就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于于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偏差)加以确定,找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引导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够使所有相关偏差

10、的工艺参数得到评价 偏差的通常形式为“引导词+工艺参数” 建设项目及在役装置均可以使用HAZOP方法 B. 所需的主要资料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PIDS; 现有流程图PFD、装置布置图; 操作规程; 仪表控制图、逻辑图、计算机程序; 工厂操作规程; 设备制造手册。C分析步骤 分析的准备 完成分析 编制分析结果报告D分析的准备 确定分析的目的、对于于象和范围 评价组的组成 获得必要的资料 将资料变成适当的表格并拟定分析顺序 安排会议次数和时间E完成分析 分析组对于于每个节点或操作步骤使用引导词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的结果 偏差的原因、后果、保护装置、建议措施 每个偏差的分析及建议措施完成之后,再进行

11、下一偏差的分析 在考虑采取某种措施以提高安全性之前,应对与分析节点有关的所有危险进行分析。F. 编制HAZOP评价表HRA分析过程 描述人员特点、作业环境、所执行的工作任务 评价人机界面人为因素工程分析 执行操功能的任务分析 操作人员职责分析 进行与操职责有关的人为失误分析 汇总结果A. 模糊集FSFuzzy Set设所论全集为U,U的模糊子集为,可由特征函数刻画如下 U0,1B . 模糊集的运算 C . 模糊关系fuzzy Relation D. 模糊矩阵 Fuzzy Matrix E. 模糊矩阵的运算 F. 模糊关系的性质 反射性 对于于称性 传递性G.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建立指标集

12、 ; 建立评价集 ; 确定权重集 ; 对于于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 综合评价; 归一化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结论。(二)定量评价 1事故后果预测 2概率危险评价技术 1事故后果预测A. 工业泄漏的主要设备 根据各种设备泄漏情况分析,可将工厂(特别是化工厂)中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归纳为以下10类 管道、挠性连接器、过滤器、阀门、压力容器或反应器、泵、压缩机、储罐、加压或冷冻气体容器及火炬燃烧装置或放散管等。B. 典型的泄漏计算模型 气体或蒸气经小孔泄漏模型 液体经管道泄漏模型 液体经管道上小孔泄漏模型 储罐中的液体经小孔泄漏模型 两相流泄漏模型C. 物质泄漏后扩散危害的计算模型 泄漏物质在大

13、气中扩散的计算模型 泄漏物质在水中的扩散模型D. 典型的工业火灾爆炸参数计算模型 压力容器物理爆炸的计算模型 点源化学爆炸的计算模型 蒸气云爆炸(UVCE)计算模型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计算模型 池火灾的计算模型 喷射火计算模型E. 火灾爆炸的毁伤准则 热辐射伤害准则 目前常见的热辐射伤害准则有 热通量准则、热剂量准则、热剂量-时间准则、热通量-时间准则和热通量-热剂量准则 热通量准则 热通量准则以热通量作为衡量目标是否被伤害的指标,当目标受到的热通量大于或等于引起目标伤害所需的临界热通量时,目标被伤害。实在用范围为 热通量作用时间比目标达到热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长 热剂量准则 热剂

14、量准则以热剂量作为衡量目标是否被伤害的指标,当目标受到的热剂量大于或等于引起目标伤害所需的临界热剂量时,目标被伤害。实在用范围为 热通量作用于目标的时间非常短,以至于接收到的热量来不及散失掉 热通量-时间准则 当热通量准则或热剂量准则均不适用时,应该使用热通量-时间准则 冲击波毁伤准则 包括 超压准则、冲量准则、超压冲量准则 2概率危险评价技术A. 概率风险分析的步骤 研究熟悉系统 分析初始事件 事件序列分析 初始事件和中间事件概率的评估 量化和不愿定性分析 后果分析 风险排序和管理B. 事故机理模型的建立 调研并对于于研究基础进行限定 建立事故致因物理模型 事故概率估算(建立事故概率数学模型

15、) 事故后果定量评估3. 风险等级与事故损失预测A. 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的宏观目标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降低意外损失风险,防止企业倒闭破产;维持生存,避免企业经营中断;安定局面,稳定企业收入;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利润;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与宏观目标相配套的风险管理的近期目标通常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B. 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根据项目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予以等级划分。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应考虑三个因素 物质的毒性和反应性危险类别 可能引起严重事故危害的物质的使用量或贮运量 装置或设备的危险类别等。C. 事故损失 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分类,可分为经济损失(或价值损失)和非经济损失(非价值损失) 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可分为 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直接非经济损失、间接非经济损失四种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为 个人损失、企业(集体)损失和国家损失三类 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划分为 当时损失、事后损失和未来损失三类 D. 风险水平评估过程 调研和对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