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上传人:汭*** 文档编号:238805806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版新高考总复习-专题20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检测A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偶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生长素以弱酸的形式经输入载体协同运输(能量由跨膜质子电位提供)进入细胞,在细胞质中生长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大量积累。离子形式的生长素通过分布于细胞基部的输出载体顺浓度梯度输出细胞,正是由于输出载体在细胞中的极性分布决定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原料是色氨酸B.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剂设计实验C.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都能转运生长素,空间结构相同D.生长素的输出载体大多分布在幼

2、嫩组织细胞中答案C生长素是一类植物激素,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生长素,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原料是色氨酸,A正确;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剂设计实验,B正确;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虽然都能转运生长素,但是运输的方向等不同,其空间结构也不相同,C错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集中在植物幼嫩部位,其输出载体大多也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D正确。2.为研究2,4-D对玫瑰茎段侧芽生长效应的影响,某同学用a、b和c三种浓度的2,4-D对玫瑰茎段侧芽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B.选择侧芽数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

3、茎段C.a浓度对玫瑰茎段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D.c浓度是玫瑰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答案D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玫瑰茎段侧芽生长量,A正确;为保证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即选择侧芽数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茎段,B正确;a浓度处理组侧芽的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组,说明a浓度的2,4-D对玫瑰茎段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在题述处理中,c浓度的2,4-D促进侧芽生长的效果最好,但不能说明c浓度的2,4-D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D错误。3.植物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为研究某矮生

4、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需测定处理前后植株茎的长度B.实验结果能体现生长素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C.该突变体细胞表面生长素受体可能较少D.该突变体内源生长素含量比正常植株少答案D据题意可知,该实验需测定处理前后植株茎的长度,A正确;图中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正常植株的茎伸长量小于空白处理组,生长素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正常植株的茎伸长量大于空白处理组,故该实验结果能体现生长素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B正确;矮生突变体在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作用下,茎伸长量与空白处

5、理组相比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该矮生突变体细胞表面生长素受体可能较少,C正确;根据实验结果推知,突变体细胞表面生长素受体可能较少,进而导致生长素无法发挥作用,但不能推出该突变体内源生长素含量比正常植株少,因为即便是该突变体内源生长素含量比正常植株多或相同,也会由生长素受体较少而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而表现为矮生,D错误。4.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研究小组用IAA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对照组不同浓度的IAA浓度(ppm)0600700800900平均株产量(kg)372521590535410平均单果重(g)18625127025224

6、8A.表中不同浓度的IAA均能提高该植物的结果率B.表中不同浓度的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C.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对该植物果实发育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D.由实验结果可知,IAA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600 ppm800 ppm答案A表中不同浓度的IAA都可以促进平均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说明表中不同浓度的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但是不能说明表中不同浓度的IAA都能提高该植物的结果率,A错误,B正确;不同浓度的IAA对该植物果实发育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相同的,C正确;题表不同浓度的IAA中,IAA浓度为700 ppm时,平均单果重最大,说明IAA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

7、600 ppm800 ppm,D正确。5.某研究小组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切段若干,置于蒸馏水中1小时后,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含量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菟丝子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排除切段中内源激素的影响B.分析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C.该实验只能说明GA3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不能说明IAA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D.当IAA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才促进乙烯的产生,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答案C茎

8、切段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将菟丝子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排除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分析题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IAA和GA3均可促进茎切段伸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B正确。题图中用不同浓度的IAA处理的茎切段都表现为促进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茎切段,促进作用先增加后减小,但均为促进作用,也不能说明GA3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C错误。从题图中可知,当生长素的浓度达到10 molL-1时,才开始有乙烯产生,且IAA浓度越高促进乙烯生成的作用

9、越大,D正确。6.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五种植物激素,近几年科学家陆续发现一些其他植物激素,比如独脚金内酯等。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为了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图1所示操作,并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一:设置两组实验,对野生型拟南芥和突变型拟南芥分别施用GR24以研究其对侧枝数目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二:设置四组实验,探究GR24、NAA(生长素类调节剂)对野生型拟南芥侧枝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1图2图3A.据图2分析突变型拟南芥可能存在独脚金内酯合成缺陷B.据图3分析GR24与NAA

10、对侧枝生长具有协同作用C.独脚金内酯可能促进了野生型拟南芥侧芽部位生长素的积累D.图示结果不能表明GR24对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侧芽的作用具有较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的特点答案A由图2可知,随着GR24浓度的增加,突变型拟南芥的侧枝数平均值几乎不变,说明GR24对突变型拟南芥侧枝的产生几乎无影响,进而说明突变型拟南芥独脚金内酯受体可能存在缺陷,但不能说明突变型拟南芥可能存在独脚金内酯合成缺陷,A错误;由图3可知,与NAA和GR24单独处理相比,NAA和GR24共同处理,对侧枝生长抑制作用更明显,故可知二者在调节侧枝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分析图2,随着GR24浓度的增加,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的

11、侧枝数平均值逐渐减小,说明GR24可能促进了侧芽部位生长素的积累,从而抑制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侧枝的产生,C正确;图示结果只表明了GR24对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的侧芽具有抑制作用,不能表明GR24对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侧芽的作用具有较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的特点,D正确。7.为探究赤霉素(GA)与大麦种子-淀粉酶合成关系,设计实验如图:(1)将干种子横切为不带胚()和带胚();(2)经图示4种不同预处理1 h后,切面向下按顺序转入盛有淀粉培养基的培养皿Z1Z4中;(3)25 培养24 h,加入碘液。发现Z3的培养基中产生不显蓝色的区域(透明圈)。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A可诱导产生淀粉酶B.

12、胚产生赤霉素,促使-淀粉酶合成C.在Z3透明圈上滴加斐林试剂后呈砖红色D.胚乳产生赤霉素,促使-淀粉酶合成答案B用GA处理一个小时的(不带胚),对应的Z1培养基里都是蓝色区域,说明淀粉未分解,没有产生-淀粉酶,故GA不可诱导产生淀粉酶,A错误。和对照,带胚的用蒸馏水处理一小时,对应的Z3的培养基中产生不显蓝色的区域,即产生了能分解淀粉的-淀粉酶;带胚的用GA合成抑制剂处理,则不能产生-淀粉酶,故而可以推测胚产生的赤霉素可促使-淀粉酶合成,B正确。-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但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能产生赤霉素促使-淀粉酶合成的是胚而不是胚乳,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

13、分,共3分)8.蝴蝶兰的花朵色彩艳丽,赏花期长,是春节期间人们争相购买的花卉之一。要想使蝴蝶兰在冬季提前开花,一般需从28 高温转移至20 低温处理34个月的时间,使蝴蝶兰花芽分化。研究人员想确定激素的应用是否可以代替低温处理来提前花期,使用适宜浓度的外源赤霉素(GA3)与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蝴蝶兰植株,处理方式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28 高温20 低温12345678处理方法清水GA36-BAGA3+6-BA清水GA36-BAGA3+6-BA花序萌芽数-+花序数量+注:“+”表示数量多少,“-”表示不存在A.蝴蝶兰花芽分化在根本上是内源性植物激素调节

14、的结果B.低温下GA3能减少花序数量,6-BA可以加速花序萌芽C.在花芽分化过程中GA3抑制了6-BA的促进作用D.GA3与6-BA两种激素的应用不能代替低温处理答案CD蝴蝶兰花芽分化在根本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分析,5、6组对照说明低温下GA3能减少花序萌芽数但不能减少花序数量,B错误;5、7组对照说明6-BA促进了花芽分化,7、8组对照说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GA3抑制了6-BA的促进作用,C正确;28 高温条件下,所有组别的花序萌芽数都为0,说明GA3与6-BA两种激素的应用不能代替低温处理,D正确。三、非选择题(共23分)9.(13分)寒冷、干旱等逆境条件下,植物叶

15、片会脱落,该过程中叶柄的基部会出现一个特化的区域,称为离层,离层细胞的凋亡直接导致了叶片的脱落。研究发现,植物叶片的脱落与多种激素有关。(1)研究发现,脱落的叶片中乙烯的含量升高,乙烯能促进纤维素酶基因和果胶酶基因的表达,试分析乙烯能促进叶片脱落的原因是。(2)逆境条件下,脱落的叶片中脱落酸含量明显增加。科研人员推测脱落酸能通过诱导乙烯的合成促进脱落,为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可以利用(填“脱落酸”或“乙烯”)缺失突变体植株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酸可以促进衰老叶片中有机物向芽、幼叶处运输,导致衰老叶片因营养物质缺乏而脱落,据此推测叶片脱落对植物体的意义是。(3)实验证明去除叶片后的叶柄会很快脱落,若用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处理去除叶片的叶柄,叶柄会延迟脱落,这说明。为进一步研究叶片脱落与生长素的关系,科研人员分别对去除叶片的叶柄近基端和远基端(如图1所示)用不同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