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

上传人:汭*** 文档编号:238805794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十五作文(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十五作文 专题检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老字号,是中国商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图腾。老字号品牌蕴涵着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散发着久远的独特味道,是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不仅是对其顶尖技艺、祖传秘方、独特风味、卓越品质的肯定与保留,也是对传统的商业文化、诚实守信的经营思想和信誉口碑的保护和延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老字号优势渐褪去,有的甚至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全国现存10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只有10%运营健康,约2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吉林省2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效益情况也各不相同。老字号曾经是市场上

2、耀眼的明星,为何部分老字号衰落?作为年轻人,对老字号有着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老字号的兴衰,部分老字号逐渐淡出市场或者日落西山,令人感叹。当今世界,品牌竞争日趋激烈,曾经风光的老字号是继续固守传统安于现状,还是破釜沉舟重续辉煌呢?这是一个大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小到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内涵十分丰富的问题,既抽象又具体,有足够的开放性。考生审读时要在准确把握材料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心,理清命题人的意图。写作

3、时要紧扣材料内容,严格界定材料选取的范畴,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写作时价值观必须明确,通过材料对老字号历史文化地位的高度评价,对其丰富内涵和品牌价值的高度赞美,以及概述其没落时的淡淡忧伤可以看出,命题人旨在引导年轻人认识老字号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思考如何在坚守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让老字号复兴。考生必须在这样的价值判断下进行认知、思考和写作。参考立意:(1)创新谋发展,重振老字号;(2)为老字号注入“新”能量;(3)坚守本真,成就复兴;(4)与时俱进,发展之道。例文摒弃傲慢重创新,浴火重生续辉煌老字号,是中国商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的坐标。老字号品牌蕴涵着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散发着久远的独特味道,

4、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字号优势还在的十不存一,更多的正在或者已经退场。那么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字号在时代发展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我认为,应该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只有创新才能让老字号如凤凰一般浴火重生。回首过去,曾经风光无限的部分老字号,如今为何会衰败不堪呢?我认为其原因之一,当为那些老字号傲慢而不思进取的经营态度。许多老字号不断刷新消费者的承受底线,仗着消费者的信赖有恃无恐,那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那诚实守信的经营思想和信誉口碑在目空一切的行径中每况愈下。例如“狗不理”包子店在面对消费者吐槽时,不是思考如何改进,而是傲慢地加以斥责,最终导致其口碑大跌。作家刘慈欣曾在三体中写道“弱小和无知不是生

5、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老字号纵使再辉煌,若其目中没有消费者,定会跌倒于激烈的竞争中;倘若老字号仍旧“孤芳自赏”,又于自满自足中傲视一切,其百年金字招牌便会命不久矣。我认为其原因之二,当为那些衰落的老字号自身的创新性不够。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必然更新换代,这就意味着,一些传统的技术要被时代的洪流淘汰掉。所以,即便是老字号,服务理念、消费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老字号依旧坚持传统、故步自封,不与信息时代接壤,这些老字号企业就很可能面临破产,走向生死存亡的边缘。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元化的信息不断涌入,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人倾向于关注新事物,对于老字号已不感兴趣,这也倒逼老字

6、号紧跟时代,进行创新发展。老字号是几代人智慧和心血的沉淀,靠着祖传秘方、独特风味与卓越品质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但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所以老字号的生存发展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实现。放眼世界,当今社会已进入品牌文化时代,着眼创新、做强品牌是企业壮大的必由之路。老字号更应如此,只有摒弃傲慢、创新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自己品牌的新鲜度和竞争力;只有不断地从品牌和文化的角度,挖掘老字号背后的历史价值、人文内涵,用新创意、新模式,才能留住更多的更年轻的消费者;只有结合时尚潮流的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把已有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只有变得更亲民、更贴近年轻人的生

7、活,老字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言以蔽之,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老字号要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浴火重生,再续辉煌。点评本文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即年轻人如何看待部分老字号衰落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在主体部分,作者先指出部分老字号衰落的原因,紧接着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让老字号生存发展,才能让老字号浴火重生,紧扣论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很强的说服力。结尾再次强调论点。全文思路清晰,素材典型,说理精当,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人们从美食中感受人文情怀

8、的温度,领略中华文化的厚重。在我国,食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等与二十四节气相应的饮食风俗,又有“孔融让梨”等做人应该懂得礼让的经典故事,还有“饮食贵有节,做事贵有恒”的人生智慧有人认为食育既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材料围绕“食”这一关键词展开,并引入“食育”的概念,着重将“食”这一平凡的生活话题与传统文化、人文情怀等内核相联系,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教育回归生活,生活回归教育”的内涵,在理顺生活、教

9、育两者的关系的同时,充分挖掘“食”在其间的重要作用。要求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多个角度,并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展现“食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恰当解释“回归”之义。参考立意:(1)食育既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2)美食能让人感受人文情怀的温度;(3)美食能让人领略中华文化的厚重。例文一碗一筷诠中华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墨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拿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10、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过年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的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然而,正如俗语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成了三聚氰胺的代名词,红心鸭蛋成了苏丹红的

11、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难辨食物好坏,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驱人万火牛”,悲哉!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制止不良商家的坏行为。最终,遮天的浮云将被吹散,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装着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绘着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手艺,是历史的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的木筷,竹香仍溢,恰如中华民族性格中的刚直正义、不阿不谀。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起源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

12、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享受中国特色中国味吧!点评本文开门见山,第一段即提出论点“从胃开始,读懂中华”。然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写中华美食,赞美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接着叙写各种各样的美食,并提到美食传递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提到了美食背后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得到了控制及整治,从而体现中国人负责任的精神。最后归结全篇,并进一步扣题,使主题得到升华。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

13、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利。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4、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一位妈妈给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谆谆教诲,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寄托着妈妈对孩子的担忧和期望。材料先用一个转折连词“可是”传达出母亲的隐忧,生活里有“毒蛇”,孩子逐渐学会说“不”,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放纵、倨傲、无情、退缩接着材料再用一个转折,让孩子明白,生活里不仅仅有毒蛇,生活是个大花园,孩子也应该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最后这位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并且妈妈具体地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说“行”: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这是材料的题旨所在。参考立意:(1)让说“行”的勇气伴我成长;(2)说

15、“不”是我的权利,说“行”是我的义务;(3)且听且纳,起而“行”之;(4)始于说“不”,成于言“行”;(5)对毒蛇说“不”,对责任说“行”;(6)说“不”是我的权利,说“行”更可贵;(7)明辨是非,且“行”且成长。例文谨记“行”之贵,劈波开前路亲爱的妈妈:读过您写给我的信后,我才发现自己认知上的错误,也对您所说的“行”有了一些体会,现在,我想就此与您谈谈。妈妈,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场合需要我们说“不”。因为“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不良社会分子的诈骗引诱,校园里的欺凌事件,社会生活中的违规行为,都需要我们学会拒绝。但读了您的信,我明白了,我有说“不”的权利,我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

16、。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面对亲朋的关爱,我们笑意而对;面对正确的建议,我们应该欣然接受;面对困难的挑战,我们当迎难而上,唯有这样,方可在生活的荆棘丛中劈开自己的方向。欣然迎亲友,对友谊与期待说“行”,可强己之力,创社会价值。生活是个大花园,不光有毒蛇,更有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妈妈,面对他人的友谊、建议与期待,肯定的回答往往能带来好的结果。对他人关心与安慰的一声回应,可助友情之绵长;对他人合理建议的一声肯定,可提升自我之素养;对他人热情期待的一声赞同,可照亮他人之心灵,更能促人勤奋,催己奋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社会的需要,汪勇用一个“行”字为医护人员解决难题,在此过程中不断磨砺自己,为抗疫做出不可磨灭之贡献。妈妈,我要学会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