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

上传人:卡****v 文档编号:238805329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讲义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盘桓(hun)窈窕(yo tio)遐观(xi)耘耔(yn z) 一稔(rn) 壶觞(shn)翳翳(y) 心惮(dn) 熹微(x)庭柯(k)(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2辨形组词 3词语解释(1)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2)知来者之可追:补救。(3)恨晨光之熹微:天色微明。(4)眄庭柯以怡颜: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 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5)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6)怀良辰以孤往:留恋、爱惜。(7)聊乘化以归尽:顺随自然。(8)乐夫天命:乐天安命,即乐于顺应天意,安于命运。4名句默写(1)木欣

2、欣以向荣,_。(2)登东皋以舒啸,_。(3)_,鸟倦飞而知还。(4)_,知来者之可追。答案(1)泉涓涓而始流(2)临清流而赋诗(3)云无心以出岫(4)悟已往之不谏一、整体感知(一)实词1通假字(1)乃瞻衡宇:通“横”,横木(2)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2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不好的事件

3、。(6)景翳翳以将入古义:日光。今义:景色、光景。(7)或命巾车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8)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3一词多义悟委心行夫引就4词类活用(1)或棹孤舟(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桨划。)(2)策扶老以流憩(名词活用为动词,拄着。)(3)乐琴书以消忧(名词活用为动词,弹琴、读书。)(4)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5)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活用为名词,容膝的小屋。)(6)携幼入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幼儿、儿童。)(7)悦亲戚之情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8)乐琴书以消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9)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欢喜。)

4、(10)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二)虚词1之2而3以(三)文言句式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是“被”的意思2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前路问征夫”3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应为“复驾言兮求焉”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应为“农人以春及告余,于西畴将有事”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应为“胡为乎遑遑欲之何”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应为“乐夫天命复疑奚”(四)翻译下列句子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译文: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文: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算太远,已经认

5、识到如今回去是对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状语后置句)译文:问询行人前面已到了何处,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译文:靠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境,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译文: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还。深层探究1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试从文本中概括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答案原因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原因二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原因三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原因四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2.“舟遥遥以轻

6、飏,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文句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3本文的最后一段是怎样表达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答案作者在结尾一段先紧承上段“吾生之行休”而自问,提出了“如何度过余生”这一关涉人生观的问题,接着自己作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反面表明作者不图富贵,不求成仙。“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从正面着笔,既言明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怀,又展望了未来生活。“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总结全段,卒章显志

7、,点出作者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这一句话所宣扬的“乐天知命”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可贵思想和坚信自己的抉择无可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某种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和逃避现实、消极遁世的生活态度。三、技法迁移情景交融文本回顾“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的无心出山,表明作者过去做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鸟的倦飞而知还,寄寓了作者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归田的情感。又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田畴美景与作者参与农事的乐趣相得益彰,组成的是一幅情景和谐的图画。技法点拨情景交融,这种方式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

8、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技法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答:_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题干中已经提示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答题时就要分析诗中的“景”(重点是分析诗歌中诗人所用的意象)是什么

9、,蕴含的“情”是什么。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一稔(rn)轻飏(yn)熹微(x)眄庭柯(i)B流憩(q) 矫首(jio) 出岫(xi) 景翳翳(y)C盘桓(hun) 窈窕(yo) 遑遑(hun) 棹孤舟(dio)D耘耔(z) 东皋(ho) 壶觞(shn) 瞻衡宇(zhn)答案B解析A项眄min。C项棹zho。D项皋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B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答案A解析A项“扶老”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拐杖”;今义

10、,与“携幼”连用,表示老少一齐出来活动。其他三项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3比较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A与相同,与也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答案B解析句“形”,均指形体、身体。句“非”形容词,“错误”;句“非”,否定动词,“不是”。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答案C解析C项虽:连词,虽然。A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把。B项助词,取独/助词,的。D项介词,被/介词,为了。5下列各句中,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僮仆

11、欢迎,稚子候门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田园将芜胡不归A/ B/C/ D/答案D解析被动句/反问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

12、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生所资生:维持B脱然有怀 脱然:轻快的样子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寻找D非矫厉所得 矫厉:勉强去做答案C解析此处应译为不久。7下列有关“以”字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耕植不足以自给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足以为酒A相同,不同 B不同,不同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答案B解析用来;把;因;用来。8下列语句不能分别表现陶渊明“想做官”而又“想辞官”的一项是()A耕植不足以自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B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D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犹望

13、一稔,当敛裳宵逝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B项不能表现“想做官”。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译文:_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译文:_答案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谋职,)于是我被委派到小县做官。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曾经出仕做官,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归田赋张衡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