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38804089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参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后接受的第一次考试,为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所以,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题型、分值及难易度都尽量与中考接轨。试卷结构与中考完全一样,试卷共分知识积累和运用、阅读与写作三个部分。阅读有课内文言文阅读和课外的两篇现代文阅读,写作是一篇命题作文二.存在问题:1.积累和运用失分严重。对基础知识及运用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渗透,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等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造成了此次考试扣分严重的现象。2.默写错、漏、别等问题依然存在3.书写乱,不公正。4.

2、作为教师未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没有把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失分。三.应对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2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中考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扎实上好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迁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增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3.针对有关题目扣分较多现象,我们要及时查漏补缺,把知识点讲解到位。基础知识的教学丝毫不能放松,课堂教学要紧扣文本,将课文内容讲透彻,相关知识讲清楚。4、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使学生举

3、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5.我们平时要把成语运用、病句修改、等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训练和巩固。渗透到每节课中,效果会好得多,使学生在反复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解题能力。4、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指导和督促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会学生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接受文字信息,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加强对学生的方法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读题能力和答题技巧。4.全体参与,分层训练,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5.加强合作,集思广益。正确认识课文的“例子”作用,既不要将教材神圣化,一课不落地全部作为精讲内容,又不能淡化教材

4、,无视教材的精典性对教材弃之不顾。要以中考为导向,按“为我所7.端正书写态度,改正不良书写习惯,努力做到一笔一画、横平、竖直。8.写作要勤练笔,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质量分析(一)基础知识部分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其次是成语运用、语句衔接关联词运用和仿句写作,得分率最低的是近义词辨析、标点符号辨析和关联词运用。标点运用和语病修改一直是个难题,学生往往辨别不清一些标点的用法,整体的提高性措施是加强常用标点的用法归类指导。新课程是不强调语法知识的,学生多数都只是凭着感觉在做,但语病修改又是一道中考必考题,所以,关于句子的结构成分和复句的关系这些语法知识可能还是需要

5、有系统地讲讲。(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问题归纳要点不全面。尤其是第二篇说明文阅读,每道题的答题要点都很多,学生大多数都只答到了其中的几点,有的则是把小点当作了大点,这种根据要求筛选信息的能力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重点加以关注和培养。其次,在语言品味方面,对重要词语的作用分析不到位。例如第13题分析加点词语“倦怠”的表达作用,很多学生只停留在“白菊花”。这一层面,而没有发掘到它对小女孩所起到的警醒的作用。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关键词句的品味,要把对词语内在含义的理解挖深挖透,可以通过一些词语的替换、修辞的分析来感受语言的魅力,来走进作者的内心,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课堂上,还不能仅

6、仅停留在学生的口头回答,要更多地进行笔头训练,因为很多学生往往有所理解,但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却难以达意,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还需要加强对说明方法作用的整理归类,需要通过更多的针对性训练总结答题规律,规范答题形式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中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的掌握情况都不错。主要失分点在文意把握这道题上。从这道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做题时缺乏从全文出发的整体观念,只是就事论事地去答题。古诗鉴赏题做得还是可以的。(四)写作本大题的得分率基本在75%左右,主要问题有:1、内容单调,立意不深,只是停留在叙写生活中一些普通的内容,

7、而且事情叙述完就完了,缺乏深化主题的议论与抒情。2、模式性太强,动不动开头就是一段排比,内容上又无新意,3、语言积累不够,行文比较平淡,文章不仅无深度,也不够生动。今后要加强写作教学的序列性,要进行专题的写作指导,大致拟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1)不同文体的写作:专门练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片段作文的写作:描写环境的,描写心理的,描写动作细节的,排比开头的,议论结尾的等等。(3)作文修改训练:结构不完整的,表述过于单调的,写着写着跑题的相信经过专项的训练之后会有所进步。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对于九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似乎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牢固程度估计过高,当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们的

8、心理落差较大,卷子看起来较简单,但考出来的成绩?为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全面分析。一、本次书面试卷的特点: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名著阅读能力,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相结合。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1重积累。2重运用。二、试卷点评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整体构成很好,题型贴近中考,考查全面,题量也适中。“积累与运用”部分有字音字形题、仿句、名句默写题、成语运用题、病句修改题、名著阅读题、口语交际题等。1、第1题字词仿句部分,字词直接取自上半学期的重点字词

9、,有检查、导向的作用。仿句部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积累。2、默写题突出重点,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古诗词和文言文中的名句相结合。3、病句修改部分,对于标点符号的修改,在近几年的考试中今年是第一次出现改正标点符号的,以引起学生老师的足够重视。4、名著阅读部分的题目是针对前两部分的知识点,学生答题有抓手。5、文言文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来自同步导学部分,深浅度较适中,但作为全县统一的试卷会出现偏重的现象。建议课外文言文最好用其他的材料,且题目不能从网上原题下载。6、议论文部分,题目设置紧扣议论文的中考考点。三、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最高分98,最低分32这是本次考试的各班平均分情况,最高和最低差别较大,要加强教研的力

10、度。四、答题情况分析。1、看拼音写词语及改正错别字。此题中改正错别字出错率高,2、第2题根据原文填空,平时也全部默写过,当仍有一部分学生出现错误,说明老师在平时训练时缺少反复性的练习。3、成语选择题,主要错在成语的意思理解不透。4、病句的修改,平时缺乏训练。课内阅读的失分率较高,考试之前反复训练的题也出现了错误,实际分数与老师估计的分数相差较大 1、文言文中的停顿,实词的翻译扣分较多,特别字词翻译部分掌握不牢固。2、翻译句子,重点字词翻译不出来,整句话意思不连贯,拓展部分语言表达不太到位,失分较为严重。学生能正确审题,大多数同学写成记叙文,叙事较为具体,扣住“微笑”来写还懂得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11、,让文章更生动,感人。但个别学生在完整描写一件事,语言表达通顺上还有待提高,个别同学出现了所写的事例与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相符合的错误。学生的错别字和语句的完整有待提高。五、暴露出的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完全牢靠,没有进行反复的练习。2.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课外拓展较少。3.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方法训练不太到位。4.作文训练不够细致、耐心。5.习惯培养不到位。六、今后的改进方向1. 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审题的能力。2. 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3. 文言文教学追求全面,使之无盲区。4. 诗歌教学追求深入细致,使之无失误。5. 名著阅读追求广泛深入,使之无遗漏。6. 能力训练

12、追求实效,不搞花架子。7. 阅读训练立足课堂、讲究方法,注重能力培养。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试卷由四个大题组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三)阅读44分,(四)写作50分。从我县抽样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各校生源有一定的差异,但统计数据显示的总难度值比较接近中考要求,分数的峰值在8089分。这说明:2010年“样卷一”命题切合大理州教育和教改实际,试题的整体质量比较高。二、考生答题情况评析依据抽样得到的信息,考生掌握得较好的内容是:1小题,字音字形;3小题,选词填空;5小题,选择正确的仿写句;7小题,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12小题文言语段重要语句

13、理解;20小题,找出文中的主旨句;25小题,写作。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课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建议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应重点讲解并进行强化训练。名著阅读,这是许多学生最头痛的考点,原因是只有少数学生读过部分作品,而有的学生从未读过作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困难可想而知了。好在名著阅读考题比较容易,仅考查学生掌握作家作品、了解作品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能说出主要人物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对课文中名篇的理解能力。所以采取临时抱佛脚的补救措施,把一至四册课本后面的名著引读内容引领学生复习、归纳一遍,应该是一条捷径。找

14、出文中的情感线索。阅读散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体会和品味文章的情感意味,获得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因而引导学生体会和品味文章的情感意趣,是散文教学不能缺失的环节。这里尤其重要的是,要依托文本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填写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变化过程。教学建议1、加强中考研究,把握命题脉搏。2、重视常规教学,落实语文考点。3、加强阅读教学,提高欣赏能力。4、鼓励写作创新,提高写作素养。九年级政治期中质量考分析一、试卷分析这次期中考试九年级政治试卷试题涵盖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不仅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来说试题难度不大,但要求学生理解的知识考查

15、较多,考查的细节知识较多,学生不容易答准确。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优点:1、大家都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主要表现在单项选择题的得分率较高。也有部分同学在问答题作答时能有效地运用基础知识。2、加强平时实例教学,培养学生了解、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实例题学生失分也较少。3、平时教学中强调知行统一,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如,19题(3)“面对网络低俗之风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怎么做?”(二)存在的问题:1、学生审题不清。2、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欠缺,不能从材料中提炼观点。3、学生缺乏答题的方法,答题不全面。三、今后的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次期中考试,结合半学期以来的教学实际,以及在考试结果出来后的就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的探讨,自己对于前阶段的教学反思很多。总结起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2、充分注重基础知识及简单的、直接的应用,避免贪多求全。3、本身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转变教育观念。4、要改变应试观念,真正把思想政治课教学转移到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5、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6、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