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38804035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赏析选择参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烂柯(k) 酬乐天(chu) 折戟(j)、干戈(g) 认前朝(cho) 宫阙(qu)、琼楼(qing) 贬谪(zhi) 零丁(dng)、婵娟(chn) 踌蹰(ch) 绮户(q)、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我欲乘风归去,

2、又恐琼楼玉宇。、选出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以诗答谢) 长精神(振作) 自将磨洗(将要)、折戟(古代兵器) 铁未销(销蚀) 叹零丁(孤苦无依)、丹心(比喻忠心)不胜寒(承受、经受) 干戈寥落(指代战争)、经行处(经过) 共婵娟(指月亮) 照汗青(指史册)二、判断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之情。()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诗人的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4、这首诗情节起伏跌宕,沉郁中见喜悦,是酬赠诗中的优秀之作。( 喜悦改豪放)5、刘禹锡在朋友关怀下表示振作起来

3、重新投入到生活中,表现出知错就改的意志。(知错就改该成乐观精神)6、这首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婉约。(婉约改成豪放)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烂柯人用的是晋人向秀的典故。(王质)8、颈联是说自己二十三年后回来,许多老朋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悼念(颈联 改成颔联)9、下列对“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听到笛声写了本诗 B、为听笛子演奏写了一篇赋 C、听到了“笛赋” D、用了有关向秀的典故10、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发出的慨叹。B、“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典故突出了离乡时间之长久。C、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出伤感低沉的心态。(伤感低沉改成慷慨激昂)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了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三、判断改错:1、首联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消极心情。(愤慨)2、闻笛赋是指西晋王质的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向秀)3、烂柯人指晋人向秀。作者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王质4、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充满了惆怅之情。(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5、“沉舟”二句描写形象生动,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

5、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6、此二句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须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才能有蓬勃的生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7、尾联虽说的是酒席上的事情,但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因之前的沧桑,暂时需要重新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重新振作精神,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8、本诗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远离尘嚣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世态的变迁)9、全诗写出了诗人对生活与未来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四、诗歌赏析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6、 A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前悲后乐观豪迈)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长期遭贬谪的悲凉、愤懑的心情,同时又袒露出作

7、者豁达豪放的襟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B、一、二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置于巴楚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C、三、四句写作者借吹笛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家乡后衣着破烂的落魄情景。D、五、六句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但不消沉,写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3、选出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错误的一项:( B )A首联以“凄凉地”、“弃置身”直接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边荒的愤慨。B三、四句连用典故,“翻似”二字,简描旧友被害情状。抒发诗人对战友的深切怀念,表达长期被贬后的人事沧桑之感。C五、六句写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借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耐人寻味。D结联在酬答

8、白居易的感情时,明确表示振作自持的态度,表现出坚忍不拔的豪迈情绪。4、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C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5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A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

9、;“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6、对杜牧赤壁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A、第一、二句以古战场的遗物想到周瑜在赤壁一战的胜利。B、后两句是假设的情况,第三句前省略了一个“如果”。C

10、、后两句写周瑜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偶然取得胜利的,其中末句暗示周瑜取得胜利后的得意。D、全诗隐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7、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B )A、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C、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D、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8、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B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

11、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9.选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

12、的飘萍。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10、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读有误的一项:( C )A、首联回顾作者的出身经历,表达诗人矢志报国、至死不变的忠心。B、颔联运用两个贴切的比喻,把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刻画得入木三分。C、颈联慨叹兵败被俘,害怕元军,孤身无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D、末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11、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 C B )A、 首

13、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B、 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C、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12、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B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14、,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1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14.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A.月下起舞,清影随人,哪里还像是在人间呢!B.起来在月下舞蹈,影子也跟着舞动,在人间哪里比得上在天上好呢!C.翩翩起舞,弄着清丽的影子,哪里像人间那样喧闹呢!D.翩翩起舞,弄着凄清的影子,哪里像天上那样美好呢!15、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有误的是:(C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作者于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