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238799134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本文是教案栏目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希望丰富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知识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打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打破重点。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打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打破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演示。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创造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

3、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探究新知1认识厘米。认识刻度尺。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0刻度线认识1厘米。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汇报。2用厘米量。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1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2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

4、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四、回忆全课,总结进步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认识厘米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认识几厘米2用厘米量 .COM更多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范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一节内容。教学思路:1、联络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皮亚杰心理学研究说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详细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严密联络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络生活实际进展测量和

5、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考虑。2、建立表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本节课,注重学生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的感知、考虑、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强化练习、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才能,增强空间观念。3、注重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可以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展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建立

6、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二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才能及估测意识。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教具、学具准备:老师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不同的两枝铅笔、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假设干块。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纸条假设干条、1角硬币每人一个、回形针假设干个、小刀假设干把。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老师出示两枝长短不

7、同的铅笔。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答复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老师接着出示课本图幻灯机出示提问:图中出示的数学课本短边与铅笔盒长边一样长吗?学生分组进展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去比一比、看一看,很快得出:数学课本短边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铅笔盒长边有5把小刀那么长。通过操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创造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对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小刀、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

8、米量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认识厘米1认识刻度尺老师出示刻度尺或米尺图,告诉学生这是“刻度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接着老师拿出一把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同学们用的尺子,它是刻度尺的一部分。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尺子。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考虑问题。师:尺子上刻有线条,叫刻度线,看看尺子上有几种不同长度的刻度线。生可能答复有:“老师,有3种不同的刻度线,最短的刻度线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表示什么意思?老师要及时告诉学生:这表示1毫米,学生会接着问:“比最短的刻度线稍长一点的刻度线又表示什么意思?老师要进一步引导观察,从开场刻度线到稍长的刻度线有几格这样的1毫米,学生答复有5格,老师告诉学生:“这样一

9、格表示5毫米,学生还会接着问:“老师,相邻最长的刻度线之间又表示什么意思?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告诉学生:这样一格表示1厘米。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尺子上的刻度线及各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表示什么意思,老师追问:“尺子上除了有刻度线,还有什么?学生答复有:字母cm表示什么意思老师要及时给学生解释:这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有数字,师根据学生的答复进一步追问:这些数字对着哪些刻度线,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学生答复:0、1、2、3老师引导学生在刻度线上找到“0老师介绍: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场,表示刻度从这里开场这叫尺的0刻度。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用投影仪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刻度尺“01是几厘米从0到

10、1是1厘米,从“12是几厘米,从“23是几厘米都是1厘米。老师根据学生答复作出说明:这样的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刻度线间隔是相等的。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从0到2有几厘米,从0到4有几厘米,从0到5有几厘米,从0到6有几厘米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几厘米?老师对答复有困难的学生加于引导。同桌指着刻度尺上的详细刻度和长度互相说一说1厘米,几厘米。如:从0到1是1厘米,从0到5是5厘米,从0到9是9厘米,从6到7是1厘米,从1到5是4厘米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所带的物品的长度,在尺子上量一量,如: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的实际长度,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看哪个手指的宽

11、约是1厘米,闭眼想象1厘米的长度,进一步形成对1厘米长度概念的表象。让学生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假设学生举出的物体很少,老师可以将在课前准备一些物体提供给学生测量,如:订书针、透明胶带的宽、瓜子的长、橡皮的厚等。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才能三、动手操作,培养才能。1、学惯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1老师在黑板上贴一些纸条,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它们的长度是多少吗?用什么来量?2老师出示刻度尺。讲解如何量纸条的长度,边示范边讲解量的方法:先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是多少,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如:

12、如今这张纸条的右端对着5,表示纸的长度就是5厘米。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3页纸条上面括号内填5,表示纸的长度是5厘米。2、小组合作。再选取一个物体,测量之前,小组里每位同学先估计一下长度大约是多少,然后再测量,最后汇报估计结果与测量结果的误差,从中让学生理论几次,不断调整自己的估计方法。通过先估计再测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同时也进步了估测才能3、量课本的长、宽。以两人一组,先估测再测量,合作量出自己的数学课本的长、宽,老师巡视指导。4、深化练习。你们还想测量什么?让学生把没有测量的物体拿出来。(分小组进展)小组讨论,根据本组要测量的对象,怎样测量?小组讨论后动手测量。汇报。5、开放练习。

13、出示一张学生成绩通知单,提出问题,要印50张成绩通知单,请你去购置白纸。怎么办,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用估计方法,估计要买的白纸的长和宽。用测量工具量出白纸的长和宽。用手指比一比。用眼估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老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学会了用刻度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总结了测量的方法,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在生活中,见到较短物体时,我们应先估测它的长度,再用刻度尺实际量一量,比一比,看谁估测的准。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

14、,力图表达新课程理念,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识厘米和用厘米量。使学生认识1厘米的长度及用1厘米测量物体,初步体会测量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理论与效果进展比照回忆,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究与反思:一、表达问题性。问题是科研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课程的钥匙。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开展,如在导入时,老师出示的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提问学生:“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很快答复出来,这样的问题是符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的,教学具有坡度性,表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会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这两枝铅笔有多长呢?这样课堂气氛才有渲染,到达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二、表达体验性。体验能使学生学习进入生命领域。本节课通过学生从认识到动手操作到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厘米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独立考虑,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活力与创造,这样所学的知识记得深、记得牢。三、表达合作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