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8787208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 你应当清晰,学问原本是空的,除非把学问付出行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学问)点2021,愿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高考语文学问点1 【(散文)阅读】 一、标题作用 可能成为线索,便于梳理结构思路。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感情、看法,。 可能有象征意味、寓意深刻,揭示主旨、哲理。可能运用表达技巧,能吸引读者。 二、开头作用 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三、句段作用 首 句(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埋下伏笔。 尾 句(段)

2、(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耐人寻味。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中心,统领下文;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情感句(段)抒发猛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冲突句(段)看似冲突而寓意却深刻,表现深刻内涵、见解。 四、结语作用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卒章显志,或含蓄地表明主旨 (借助象征性景物描写)。 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五、线索作用 在文中多次消逝,贯穿全文。 层层递进,逐层深化。 把感情推向高潮 (线索类型:中心大事、感情、详细事物、时空转变。) 六、景物描写 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示意社会环境,起象征、示意作用。 烘托叙写对象的某种特征。 为下文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七、引文作用 (表达思想情感,对当前语段或全文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增加感染力,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跃,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传奇):增加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爱好;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大事:引出下文的谈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主题或启迪作用。 史实: (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加

4、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爱好;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加文章劝说力;丰富文章内容。 八、表达方式 顺叙:清楚地呈现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增加文章生动性,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可以避开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题旨鲜亮)。 补叙:增加文章的审美效果。 挺直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渲染: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九、修辞手法 比方形象生动。 比拟人格化、物象化,富有情趣,表意丰富。 借代突出形象特点,详细生动,含蓄简洁。 夸张揭示本质,烘

5、托气氛,增加感染力。 对偶语言简练整齐,意义凝炼含蓄。 排比增加气概,节奏鲜亮;内容集中,强化情感。 反复增加语势,强化某种意思或某种情感。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留意;启发思索,加深理解。 反问加强语气语势,强化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十、语言特色 风格:含蓄明快、文静通俗、生动朴实、富丽素淡、简洁繁复。 特点:精炼、精确、形象、丰富。 十一、表现手法 对比特点鲜亮,反差猛烈。 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主次分明。 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远,引发联想,感染力强。 想象突破时空束缚,自由制造新形象,以抒发特定情感。 抑扬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特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讽刺从

6、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亮地表达主题。 高考语文学问点2 【论述类文本】 一、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以全为偏) 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 二、事实与推断 1、已然与未然:将“即将消逝或没有消逝的状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状况”,或者相反。 2、或然与偶然:将“或许消逝的状况”表述或推断为“偶然消逝的状况”,或者相反。 3、可然与必定:将“可能消逝的状况”表述或推断为“必定消逝的状况”,或者相反 三、时间的先后与多少 在事物、现象产生、消逝或分析的时间上设置干扰。 四、主要与次要 将“主要”事物 和“次要”事物理解颠倒;或者过于强调、忽视同样重要性的事物。 五、选择与兼备 事物产生某种

7、结果需求缘由或条件,有的是单一即可产生的;有的是兼有几项才能产生。 六、缘由与结果错用 将因果关系颠倒;强加因果关系;隐含的因果关系没理解。 高考语文学问点3 【诗歌鉴赏】 一、留意事项 1、切入的角度 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例: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分析:此题的开口面很小,只要从“折柳”切入作答即可。 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例:阅读下文,试从一个角度切人,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蒋捷虞美人听雨

8、“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分析:解答此题,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写即可。例如从内容、形象、线索、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均可。 2、答题的格式 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例: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难过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解释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

9、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渴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终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终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例: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影,安禅制毒龙。(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10、为什么? 答: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哽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好像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详细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例: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

11、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奇异;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例: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注: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答: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写法指津 仔细审题、明白要求。读全、读准、读懂题目。明确答案来源于何处

12、(如全诗、上阕、首联等),答题要有得分点意识。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一般可接受“总-分-总”式。(1)概括特色(一个推断以标明观点,回答题中所问)(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妙处。 二、基本公式 0、万能公式型 公式:诠释+手法+作用;作用=表达效果+情感主旨 诠释:就是将所要鉴赏的诗句的大意给解说一下,但远没有翻译那么严格,略可自由发挥; 手法:就是指出此诗或是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或是表达手法,只要说出一到两个即可。这个很自由的,你知道什么说什么,只要基本能与该诗该句挂上边就可以了,比如比方、夸张

13、、引用等修辞,比如衬托、对比、烘托等;比如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作用:就是紧承上句,进一步指出该“手法”的作用,一般从两处下笔:该手法本身所具有的表达的效果,比如比方、拟人就可说是“更加形象生动”之类;对表达情感、主题的作用,比如“使诗句更具有一种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更猛烈地表现了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之类的,假如你竟然连该诗的基本感情都把握不住,不妨就笼统地说“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猛烈感人”之类。 总之,运用此法,只有第一步因详细诗句而大有不同外,另两步几乎全是一些大话套话现成话,你只要对“常用术语”有所印象,自可“以一知充十用”处处抹“凉快油”啦! 1、语言风格 简析词语

14、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释词:可以从该词的含义、词性,特点,内容等方面入手。如“万里”,形容词,极言空间之寥廓;“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夜久”,形容词,极言时间之久远。 表达作用:词语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制造意境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表达情感)。“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描绘形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语言层面的作用)。 对关键字的品尝 公式: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公式I:观点+诠释+作用;作用=该词对突出情感、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公式II:说明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开放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