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38728168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生物试卷在线练习1、选择题细胞学说揭示了( )A.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答案】 A 【解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

2、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内容没有涉及到“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只涉及了“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错误; C、细胞学说没有揭示不同细胞之间的差异,C错误; D、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D错误。 故选A。2、选择题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的变化分别是( )A.变小、变多 B.变大、变多 C.变大、变少 D.变小、变少 【答案】 C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

3、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数目的情况依次为:变大、变少。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3、选择题下列有关蓝藻和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菌 B.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C.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D.蓝藻与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 A 【解析】 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蛋白质等物质。 A、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线

4、粒体、内质网等众多细胞器,A错误; B、细菌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叶绿体,B正确; C、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藻与细菌都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 故选A。4、选择题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下列选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Mg B.Ca C.K D.Zn 【答案】 D 【解析】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Fe、Mn、B、Zn、Cu、Mo、Ni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K、Ca、M

5、g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Zn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5、选择题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依其化学特性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这种酸碱性的差异取决于氨基酸的( )A.R基团 B.氨基 C.羧基 D.分子结构 【答案】 A 【解析】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即R基,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根据氨基酸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数目的不同,将氨基酸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若氨基数=羧基数,为

6、中性;若氨基数羧基数,显碱性;若氨基数羧基数,显酸性),由于每个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之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因此不同氨基酸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取决于R基上所含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即各种氨基酸的酸碱性的差异取决于氨基酸的R基,A正确,BCD错误。 故选A。6、选择题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别是( )A.核酸、糖类 B.糖类、蛋白质 C.脂质、核酸 D.蛋白质、核酸 【答案】 D 【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细胞中含有的主要化合物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糖

7、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功能包括结构蛋白、调节、催化、运输、免疫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之中。因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7、选择题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答案】 D 【解析】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

8、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一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DNA水解产物为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故选D。8、选择题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B )A.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B.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答案】 B 【解析】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

9、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 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B正确; C、由A分析可知,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B。9、选择题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都相同的一组是( )A.糖元、胰岛素 B.淀粉、核糖核酸 C.乳糖、胆固醇 D.抗体、血红蛋白 【答案】 C 【解析】 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的元素组成: 糖类元素组成包括C、H、O,根据水解情况可以分为单糖(包括核糖、脱氧核糖、葡

10、萄糖等)、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多糖(包括糖元、淀粉、纤维素); 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组成元素除了磷脂为C、H、O、N、P以外,其余为C、H、O; 核酸组成元素为C、H、O、N、P,根据五碳糖不同可以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蛋白质组成元素包括C、H、O、N,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 A、糖元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为C、H、O,胰岛素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还有S元素,两者元素组成不相同,A错误; B、淀粉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为C、H、O,核糖核酸组成元素为C、H、O、N、P,元素组成不相同,B错误; C、乳糖属于二糖,组成元素为C、H

11、、O,胆固醇属于脂质,组成元素为C、H、O,元素组成相同,C正确; D、抗体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和S,血红蛋白也是蛋白质,除了C、H、O、N以外还有Fe也是重要组成元素,而抗体不含Fe,D错误。 故选C。10、选择题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胆固醇的化学本质是A. 脂质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核酸 【答案】 A 【解析】 脂质的种类及功能:(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

12、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因此胆固醇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故选A。11、选择题青苹果汁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这说明A. 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不含还原糖 B. 熟苹果汁中含还原糖,不含淀粉 C.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果糖 【答案】 C 【解析】 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说明含有淀粉,不能说明不含还原糖,A项错误;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还原糖,但不能确定是果糖,不能说明不含淀粉,B项、D项错误;实验说明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C项正确。12、选择题

13、“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直接调节细胞代谢 C. 参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形成 D. 促进更多血浆的产生 【答案】 C 【解析】 调节血浆酸碱平衡是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不是铁离子的作用,A项错误;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Fe2+进入人体后能参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形成,不能直接调节细胞代谢,也不能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故C项正确,B、D项错误。13、选择题在白细胞内能将吞噬的病菌杀死和消化分解的结构是( )A. 核糖体 B. 溶酶体 C. 中心体 D. 线粒体 【答案】 B 【解析】 溶酶体内含有许

14、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和“消化系统”。 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与杀死和消化分解病菌无直接关系,A错误;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杀死和消化分解病菌,B正确;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与杀死和消化分解病菌无直接关系,C错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杀死和消化分解病菌无直接关系,D错误。14、选择题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观测到被标记的亮氨酸按照时间的先后出现在不同细胞器或细胞部位的顺序为A.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B. 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 C

15、. 内质网核糖体细胞外 D. 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 【答案】 A 【解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观测到被标记的亮氨酸按照时间的先后出现在不同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中,并最终分泌到细胞外的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15、选择题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膜为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染色质与染色体成分相同 D.核孔是细胞中所有大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的通道 【答案】 D 【解析】 1.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2)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其上有核孔,A正确; B、核仁与某RNA的合成以及核糖的形成有关,B正确; C、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因此组成成分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