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38724241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试卷(含答案和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免费试卷1、选择题在原始农业领域,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包括人工栽培(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黄米的原产地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而玉米原产地在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所以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包括人工栽培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排除,故选D。2、选择题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黄河流域是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B. 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 C.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 D.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是粟的起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例如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就是典型的种植粟的部落,而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除了黄河流域的

3、半坡人,还有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也是原始农耕的代表,ACD都符合史实,D项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B。3、选择题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 )A. 元谋人和半坡人 B. 元谋人和北京人 C. 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D.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答案】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纺线、织布和制衣。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答案选D。4、选择题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

4、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 种植水稻 住干栏式房子 挖井饮水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会挖井饮水;是世界上最早会种植水稻的居民。所以符合题意,故选B。5、选择题在春秋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田间使用牛来耕地 B.已经可以使用文字记录社会现象 C.诸侯祭祀的时候使用九个鼎 D.商业活动还全部是物物交换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在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商业活

5、动不全是物物交换,所以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在春秋时期均有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6、选择题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C. 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 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BC项说法不正确,排除

6、;故选D。7、选择题解读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下图的阐述最准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B.铁农具和牛耕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条件 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质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所以对图片的阐述最准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8、选择题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

7、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答案】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图片反映了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史实,为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统一使用原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故答案选A。9、选择题下列历史事实与汉高祖有关的是( )焚书坑儒 书同文,车同轨 下令“兵皆罢归家” 与匈奴和亲 释放奴婢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汉初还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政

8、策。而是与秦始皇有关。所以与汉高祖有关的是,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选择题“文景之治”时,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减刑慎罚 C.统治者自奉节俭,抑制奢侈 D.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减刑慎罚;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腐华。而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所以“文景之治”时,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

9、合题意,排除,故选D。11、选择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个政权积极发展内政,其中不正确的是A. 曹魏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B.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C.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D. 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不是曹魏,故A说法错误;魏国重视农业生产,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故B说法正确;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故C说法正确;蜀汉注意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

10、南地区的开发。故D说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选择题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自然条件优越 南迁的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依据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分析可知,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有自然条件优越,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1、,因此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所以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选择题列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列表格,其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哪一方面的史实( )A.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 北人南迁的原因 D. 淝水之战的背景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由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所以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很快,农业方面大量兴修水利、手工业技术进步,城市人口增加,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4、综合题材料一: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本也,

12、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文帝十三年还下诏全免田租。中国全史 材料二:“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材料三: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当时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极为富足。除了像旱涝等自然灾害外,帝国约在70年中竟不寻常地没有遭受重大的动乱。人民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城乡的仓廪充实。国库中钱币和粮食多得无法知道数量;串钱的缗断散,粮仓的粮食溢出,在风雨中任其霉烂。在这种丰饶稳定的总形势下,促使犯罪的因素很少。 剑桥中国史 (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汉文帝

13、和汉景帝的共同看法是什么?照此看法文帝、景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不能照抄原文)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建立七十年会如此繁荣和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这一繁荣局面后世称为什么? 【答案】 (1)以农为本;减轻赋税,提倡重视农业。(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 (2)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材料二“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等信息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共同看法是以农为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文帝十三年还下诏全免田租”、材料二“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帝和

14、景帝的共同措施是减轻赋税、提倡重视农业。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汉朝建立七十年会如此繁荣和政府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关。第二小问,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因此这一繁荣局面后世称为文景之治。15、综合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1)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结合地图,指出最早栽培它们的原始人。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5、华阳国志 (2)材料二指哪一水利工程?它对四川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宋书描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黄河流域:粟;长江流域:水稻。粟:半坡人;水稻:河姆渡人。 (2)都江堰。影响:促进了四川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四川地区成为天府之国。(意思相近即可) (3)春秋战国时期。作用: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