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38723720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高二语文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

2、:“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

3、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

4、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诗句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

5、谢庄、陆厥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 B. 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C. “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 D. “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即“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B. 文章列举含“木叶”的实例,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 C. 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D.

6、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会察觉它的存在。 B.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 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D. 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因此在写作和鉴赏中要培养谨严的态度。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

7、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中,B项,“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错误。根据原文第段“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可知,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并非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

8、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错误。通读全文可知,笔者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在第段指出“木”和“树”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但文章并未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选项分析不正确。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

9、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A项,选项说法正确。 B项,“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错误。根据原文第段“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可知,“木”有“木头”的形象,而不是“双重形象”。选项说法不正确。 C项,“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错误。根据原文第段“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

10、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可知,是“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而不是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选项说法不正确。 D项,“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错误。根据原文第段“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可知,文章是紧扣着“木”与“树”的差别来推理的,并非所有的表达都是一字千里。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

11、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2、选择题对这首唐诗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A.早春时节,作者与友人陆丞一起游览风景,作诗唱和,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 B.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

12、惊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尾联以“忽闻”示听闻友人诗作之意外,巧妙表现陆丞的诗无意中触到了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 D.全诗构思精巧,结构缜密。首联扣题,尾联借景抒情,“归思”即为全诗诗眼,也照应首联“宦游人”。 【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3、,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尾联借景抒情”错,尾联没有写景,“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应是直接抒情 故选D。3、选择题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注孟浩然: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此诗即隐居襄阳所作。羊公碑: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 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14、。 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

15、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这首诗辞藻华丽”错,“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等诗句语言朴素,本诗辞藻很朴实无华。 故选C。4、选择题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错。“照”用夸张手法,渲染出情势危急,在远远的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