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38722349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1、选择题如下图为我国某一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的考古遗存。结合这些考古发现所作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 该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B. 该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 C. 该原始居民生活中旧石器时代 D. 该原始居民以粟为主要粮食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考古遗存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水稻和使用的陶器。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活在新石器时代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

2、意,故选择A。2、选择题“通过厚赏严罚的制度规范和疏导,成功地把秦国人的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战国时期秦国这一变化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相关A.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 改革户籍制度,用严酷刑罚管理人民 D.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根据“成功地把秦国人的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可知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

3、授予爵位和田宅有关,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选择题如果把“秦朝郡县制”“西汉推恩令”“明朝厂卫机构”“清朝文字狱”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 国家的统一 B. 政权的分立 C. 专制集权的强化 D. 文化专制的加强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西汉推行郡县制削弱诸侯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厂卫机构是明朝时皇帝为了加强统治、监视官吏而建立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特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是明朝皇权加强的表现;文字狱是清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而实行的文化高

4、压政策。由此可知,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选择题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城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创新 政府大力鼓励海外贸易繁盛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城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体现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符合题意。 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创新体现在知识的普及的成就,符合题意; 政府大力鼓励海外贸易繁盛,体现商业的活跃,符合题意; 火药在唐朝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且与

5、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无关,不符合题意。 所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5、选择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C明朝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东南边境的稳定D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辖A. A B. B C. C D. D【答案】 C 【解析】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

6、义,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社会较之前稳定,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B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戚继光抗倭打击了倭寇势力,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稳定;促进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C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D不符合题意。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6、选择题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7、,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事实中最早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 D.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了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A项西域都护是管理新疆事务的机构;B项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D项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不符合“最早”。C项符合题意,故选C。7、选择题下图

8、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在哪一朝代“八股取士”开始推行 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朝代的前期海外贸易繁盛 出现了“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 “八股取士”开始推行 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朝代的前期海外贸易繁盛 出现了“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八股取士”、“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等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朝代是明朝,明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实行八股取士,明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有水浒传等著名小说,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8、选择题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恩格斯的话有提到英国、法国和俄国,还提到“战争”不是对英国、法国有利,而对俄国有利,说明他评价是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因为虽然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受益者是俄国,因为俄国不费一文钱和一兵一卒就割占我国北方15

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获得比英国和法国多好多的利益。所以答案选B9、选择题“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

11、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在此之后”指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故选项B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割让九龙司给英国,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选择题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A. 中国共产党的

12、成立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知,“日出东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力挽狂澜”指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进京赶考”指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选择题把握历史时代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阶段的特征。其中应填的是历史时段时

13、代特征18401919年百年屈辱,民族抗争192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同仇敌忾,抗战到底A. 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国共对峙,星火燎原 B.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 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国共对峙,星火燎原【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并发起北伐战争。北伐的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所以“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符合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1927-1937年,此时期为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其时代特征是国共对峙,星火燎原。所以A符合题意,

14、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2、选择题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民国元年1912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A. 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崇尚科学的革新精神 B. 五四运动英勇奋斗、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C. 中共成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D. 红军长征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华民国八年”,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为民国元年,据此可知民国八年为1919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故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

15、动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中共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选择题下表为不同史籍对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台儿庄战役记述出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回忆录“在战役中中国军民奋起还击,先后击退了日军8次大规模的进攻虽然处在劣势地位甚至在手执大刀、手榴弹的情况下,也能创造战机与强大的日军作战,并能打败优势的日本侵略者。”历史不能忘记A. 中国军民作战英勇 B. 这是抗战的第一场战役 C. 中国抗战取得了新突破 D. 这是抗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答案】 C 【解析】 根据“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