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兴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8673408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北京兴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北京兴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北京兴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兴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北京兴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过程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I、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参考答案:B略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冰、干冰、冰醋酸都是纯净物 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被破坏后,铁都容易锈蚀 向大

2、气中大量排放S02, N02或C02,都会导致酸雨 使用光导纤维长距离输送电流,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或明矶来处理,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A.B.C.D参考答案:C3.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NaOH溶液B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氯化钠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盐酸参考答案:A略4. 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

3、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电极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B. X是铁电极C. 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为蒸馏水D. 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X、Y两极材料也互换,实验方案更合理参考答案:D【分析】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I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阴极、Y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以此解答。【详解】A. 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

4、32-,选项A错误;B. X是阴极、Y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X是石墨电极,选项B错误;C电解过程是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得到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交换亚铁离子生成氢氧化亚铁,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蒸馏水的导电性较差一般不用做电解液,选项C错误;D. 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X、Y两极材料也互换,则Y极产物的氢气能起保护气作用,防止X极产生的氢氧化铁迅速氧化,实验方案更合理,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5. 化学在生产

5、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参考答案:D【Ks5u解析】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错误;选D。6. 参考答案:D7. 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 AR位于第四周期VIA族 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 C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DR的阴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参考答案:B8. Bodensteins研

6、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 ?H=+11 kJmol-1。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改变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B若再次充入a mol HI,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7、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相同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I的体积分数减小,H2的体积分数增大,又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相应点上移,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正确;B、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分解反应,若再次充入a mol HI,则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反应速率加快,纵坐标值增大,正确;C、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分解反应,增大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相应点的横坐标不变,反应速率加快,相应点

8、的纵坐标上移,错误;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相应点的横坐标不变,反应速率加快,相应点的纵坐标上移,正确。9. 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氧化剂是H3AsO3; 还原性:ClAs; 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M为OH; SnCl62是氧化产物。A B C D只有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

9、铜时,可用精铜作阳极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可用铜作阳极参考答案:C略11. 有氨水 NH4Cl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B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7,则c(NH4+) D向溶液、中分别加入12.5 mL 0.1mol/L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参考答案:D略12.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C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分子的数

10、目小于0.1NA D1L0.5 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5NA参考答案:略13. 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 0.1molOH含NA个电子C 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气体单质中,一定有键,可能有键 B一般情况下,键比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键DN2分子有一个键,两个键参考答案:A略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铝铵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 N

11、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C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Mg22HCO3-4OHMg(OH)2 2CO32-2H2OD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参考答案:C解析:A、向硫酸铝铵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与氢氧根反应的只有铝离子,故A错误;B、Fe(OH)3溶于氢离子后铁离子还会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由于氢氧化镁比碳酸镁更难溶于水,所以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C正确;D、NaOH溶液过量,缺少碳酸氢根离

12、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亚硝酸钙Ca(NO2)2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亚硝酸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Ca(OH)2+NO+NO2=Ca(NO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原因是_。(2)装置D的名称是_;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_。(3)装置F中的酸性K2Cr2O7溶液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溶液由橙色(Cr2O72-)变为绿色(Cr3+),发生反应

13、的离子方程式为_。(4)已知Ca(NO2)2溶液显弱碱性,其对应的酸容易分解,产生NO气体,设计实验证明装置F中有亚硝酸钙生成:_。(5)工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参考答案:(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将生成的NO氧化为NO2 (2) U型具支干燥管 蒸馏水 (3)Cr2O72-+2NO+6H+=2Cr3+2NO3-+3H2O (4)取少量E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许稀硫酸,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5)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污染环境 产品中Ca(NO3)2杂质含量升高解析:(1)因为NO极易被氧气氧化为NO2,所以实验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的目的是为了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避免将NO氧化。(2)装置D为U形管,而且两边各有一个支管口,所以是U形具支干燥管。装置B中的试剂就是水,其作用是为了将可能氧化出来的NO2转化为NO。(3)酸性K2Cr2O7溶液将NO氧化成NO3-,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