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阳罗洲镇宝山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8525567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阳罗洲镇宝山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益阳市阳罗洲镇宝山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阳罗洲镇宝山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阳罗洲镇宝山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益阳市阳罗洲镇宝山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气体通入水中能形成电解质的是AO2 BN2 CCH4 D. HCl参考答案:DHCl在水中的溶解后得到盐酸。2. 用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 用乙图装置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O2C. 用丙图装置可测定反应速率 D. 用丁图装置将碘的苯溶液进行分离参考答案:B略3. 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

2、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 = 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 = 4OH-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参考答案:D略4. 已知:Fe2O3(s)C(s)=CO2(g)2Fe(s) H234.1 kJmol1C(s)O2(g)=CO2(g)H393.5 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C744.7 kJmol1 D16

3、9.4 kJmol1参考答案:A根据2Fe(s)O2(g)=Fe2O3(s),结合已知反应可设计如下转化途径:反应(2)反应(1)即得2Fe(s)O2(g)=Fe2O3(s),所以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H (393.5 kJmol1)234.1 kJmol1824.4 kJmol1,故选A。5. 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含葡萄糖的是A蔗糖 B淀粉 C纤维素 D油脂 参考答案:D略6. 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l、Q2、

4、Q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3Q2 B.QlQ2Q3 C.Q1Q2Q3 D.Q1Q2Q3参考答案:A略7.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ACH3COONH4 BNH4HCO3 CNH4HSO4 DNH4NO3参考答案:C略8. 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能使溴水褪色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D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参考答案:BC略9. 以下集气装置中正确的是 ( ) ACO2的收集 BNO的收集 CO2的收集 DNH3的收集(液体为H2O) (液体为H2O

5、)参考答案:AB略10.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C6H5OH和C6H5CH2OH BCH3OH和HOCH2CH2OHCHCOOH和C17H35COOH DCH3Cl和CH2Cl2参考答案:C略11. 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H216 kJ/mol,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CaCO3(s)=CaO(s)CO2(g)H178.5 kJ/mol,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101kPa时,2H2(g)O2(g)=2H2O(l)H571.6 kJ/mol,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DH(aq)OH(aq)=H2

6、O(l)H57.3 kJ/mol,含1 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参考答案:A12. 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F3Br 1301 B. CF2Br2 122 C. C2F4Cl2 242 D. C2ClBr2 2012参考答案:B13. 受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风波的影响,2011年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

7、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已知塑化剂DEHP分子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EHP是芳香族化合物 BDEHP是酯类物质CDEHP分子中共有5个双键 DDEHP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15.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精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B将准确量取的18.4molL1的硫酸10mL,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C仰视容量瓶刻度线,看到液面超过了容量瓶的刻

8、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刻度线以上的溶液D欲配制1000mL 0.1molL1的盐酸,将稀释后的盐酸溶液全部转移到未经干燥的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某校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装置中的铁架台、铁夹等必要的夹持仪器在图中均已略去)(1)烧瓶A中常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B中石棉绒的作用 ,小试管的作用是 。(2)反应开始时先点燃 处(填A或B)酒精灯,为

9、了安全,在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3)写出高温下Fe 与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实际上是可逆反应,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本实验中是如何实现Fe向Fe3O4的转变的 。(4)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简述证明滤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_。参考答案:(1) 防止液体暴沸;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冷凝水蒸气。(2)A;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3)(2分);实验中不断通入水蒸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并移走氢气减小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反应正向进行。(4)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K

10、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即证明含有Fe3+。试题分析:(1)烧瓶的作用就是加热液体或者对液体进行蒸馏,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常加入碎瓷片;B中发生反应,为了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常放入石棉绒;因为利用产物H2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所以需要将未反应的水蒸气除去,所以小试管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2)因为氢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为了安全,在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点燃氢气。(3)高温下Fe 与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使上述反应向右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

11、以不断通入水蒸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并移走氢气减小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反应正向进行;(4)根据Fe3+的检验方法,最佳试剂用KSCN溶液,所以证明滤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即证明含有Fe3+。考点:考查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基本操作,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离子的检验。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A为烃,B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等物质的量的和组成的混合物0.05mol在0.125mol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1molCO2和0.1molH2O。试通过计算回答:(1)从分子式的角度看,该混合物组成有哪几种可能?(2)另取

12、一定量的A和B完全燃烧。将其以任意物质的量比混合,且物质的量之和一定:若耗氧量一定,则A、B的分子式分别是 , ;若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A、B的分子式分别是 、 。(3)另取a mol的以任意比混合的A和B的混合物,在过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若耗氧量为定值,则该值为 mol(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若生成物CO2的量为定值,则生成物水的质量范围为 。参考答案:(1)5(2)C2H2、C2H6O2C2H4、C2H4(3)2.5a 18a gm 54a g 。18. 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0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

13、溶液30mL,产生C0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盐酸溶液的体积(mL)30303030样品(g)3.324.155.817.47二氧化碳的体积(mL)672840896672(1)另取3.32g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时Na2CO3不分解),产生CO2 112mL(标准状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2)已知Na2CO3和HCl溶液的反应分下列两步进行: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由上表第组数据可以确定所用的HCl溶液的浓度为 _molL-1。(3)依据上表的数据以及天然碱的化学式,讨论并确定上述实验中V(CO2)(mL)与样品质量m(g)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