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江村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8519321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江村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永州市江村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江村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江村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江村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坚实载体和重要保证。文字的统一,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多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 用。文字的统一与各地方言乡音并存,在相同中保留特色,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汉字的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汉字具有象形与表 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万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籍时同

2、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道理与智慧,将世代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孔子对文字很重视,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思想要传播久远,需要有文采的语言文字记载。古人所强调的“三不朽”,其中之一就是“立 言”,足见文字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的传统,显示了文化典籍和语言文字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与改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汉字风格多样的书写形式,形成了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和表达人们审美感受的书法 艺术。书法以艺术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修养、爱好与情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般于毫端”。因此,不同时期的书法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观、历史观与人生观,它们既受到历代 思想文化

3、的深刻影响,又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如易学的阴阳相推思想、儒家的中庸学说、道家的相反相成观念、禅宗的顿悟静修主张等。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古今传承,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和交流。中华民族对外域文化的研究,不仅重视语言文字的翻译,而且侧重思想内容的介绍与阐释,注意从整体性上加以理解,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是从整体上加以研究的,在唐代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公元13世纪初,印度佛教式微以后,其中许多教派和经典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这是中国佛教学者全面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结果,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 明作出了贡献。(人民网

4、-人民日报。原标题: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作者张岂之,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原校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B. 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是中国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重要保证。C. 汉字风格多样的书写形式的形成,受到历代思想文化和传统哲学丰富内涵的影响。D. 汉字象形与表意的特点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证了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B. 第二段中举孔子和“三不朽”的例子都是为了强

5、调汉字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C. 第四段主要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论证了汉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重要性。D. 文章主要是从汉字书写的相对稳定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来论证汉字文化系统的特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文章整体来看如果没有汉字独特的文化系统,那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就无从谈起。B. 汉字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针对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而言,风格多样主要针对书写形式而言。C. 书法艺术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可见中国书法与中国哲学也有着密切关系。D. 印度佛教的许多教派和经典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汉字文化系统在中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答案:

6、1. B 2. D 3. A【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不能体现“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C项,原文是“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不是“受到影响”;D项,“汉字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偷换概念,原文为“独特的文化系统”。【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全文主要论述的是“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的优势”。【

7、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无从谈起”的说法太绝对。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佛、道二教同传统儒家并称“三教”。三教自并立以来。既相互排斥争斗,也相互吸收、不断融合,成为中国文化一大特色。儒家自汉武帝“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与此同时,佛教精微的义理、道教长生不老等思想对皇帝贵族和一般士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果轮回、鬼神报应又迎合了普通大众的迷信心理。故无论儒家如何抵制,佛道二教的声势和影响日渐扩大,包括小说在内的艺术领域亦受其浸染。三教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向世俗化推进,以求贴近广大下层民众,扩大影响。这在小说中有大量的反映,太平广记载唐代俳优李可及以倡优身份讲论三教,言释迎如来、太上老君、文宣王皆为妇人。将三教所奉教主作为取笑的对象,虽有不敬之嫌,但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较为宽松的文化环境,以及三教间融洽的关系,而皇帝听罢“意极欢宽赐颇厚”,也表明统治者乐见三教间和谐共处。

9、唐宋文言小说中三教思想的融合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小说中收入表现三家思想的故事,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作品中就已有所表现;二是在一则故事中反映出两家甚至三家思想。唐宋文言小说中存在大量有意模糊佛道界限的作品,僧人道士化、道士僧人化。如广异记刘清真中的五台山僧人便是佛道一体的形象。中国古代的三教融合往往呈现“以儒家为主导,释道二教向其靠拢”的形态,如释道二教都将“忠”“孝”置于教义中的重要地位。唐代佛教类书法苑珠林中没有“君臣”“纳谏”“忠孝”等类目,显示了佛教典籍对儒家思想的吸收。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提倡和强调较佛教更加主动,其戒律要求信徒“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

10、尽节君亲,推诚万物”。可见在三教融合的过程中,忠孝节又等儒家伦理观念同样成为道教价值中的一部分。释道二教向儒家的靠拢在唐宋文言小说中有诸多袁现,如五代杜光庭所撰录异记在“仙”“异人”后设有“忠”“孝”二门,是忠孝观念在道教小说中的反映。在道教小说中有一类因孝而得道成仙的故事,仙传拾遗写阳翁伯“事亲以孝”,他的父母死后葬于无终山,他在墓侧“昼夜号恸”,因此感动了神明,最终得结佳偶,双双得道成仙。宋代三教融合更蠹深入,表现在小说上,就是不少作品中的三教思想浑然一体,无法截然区分。宋代李昌龄所编乐善录多辑因果报应之事,它出现于理学昌盛的南宋,受到上层文人的推重,称其“深有益于世教”,反映了当时三教融

11、合已选相当之程度。(摘编自周瑾锋唐宋文言小说中的“三教合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儒释道能够融合,是因为佛教敬畏精微的义理和道教长生不老的思想对人们产生了吸引力。B. 唐宋文言小说借收入表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故事等方式,达到了融合三教思想的创作目的。C. 佛教和道教都主动地提倡儒家伦理道德,把儒家的忠孝思想放到了教义中的重要地位。D. 宋代时三教的融合较唐代更深入,其表现是三教思想在小说中浑然一体,无法截然区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前两段介绍三教融合的基本情况,后面四段论述三教在小说中的融合方式及表现。B. 文章第四段是总分结

12、构,前面讲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形态,后面则分别举例加以论证。C. 文章提及魏晋南北朝小说,表明唐宋文言小说收入表现三教思想的故事有一定的历史渊源。D. 文章举录异记乐善录中的内容,论证了唐宋文言小说中“三教合一”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儒家是官方意识形态,对佛教、道教进行了抵制,但这并未阻止佛道二教日渐扩大的影响力。B. 在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三教之间直呈现相互靠拢、相互吸引的形态。C. 从宋人辑录的乐善录等文言小说来看,当时三教融合的程度较之于唐代更加深入。D. 了解唐宋文言小说中的“三教合一”思想,有助于今人鉴赏唐宋文言小说并分析当时人的思想状

13、况。参考答案:1. C 2. A 3. B【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是因为佛教敬畏精微的义理和道教长生不老的思想对人们产生了吸引力”因果颠倒,根据原文“佛教精微的义理迷信心理”,佛道二教的声势和影响得以扩大,这为后来三教融合提供了基础,但不能直接说是三教融合的原因。B项, “达到了融合三教思想的创作目的”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14、。D项,“其表现是三教思想在小说中浑然一体,无法截然区分”范围扩大,原文说“表现在小说上,就是不少作品中的三教思想浑然一体,无法截然区分”,原文是不少作品,选项扩大范围。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后面四段论述三教在小说中的融合方式及表现”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四段只是讲得释道二教是如何向儒家靠拢的,并没有提及小说。故选AA。【3题详解】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中国古代的三教之间直呈现相互靠拢、相互吸引的形态”说法绝对,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中国古代的三教融合往往呈现以儒家为主导,释道二教向其靠拢的形态”,原文是“往往呈现”,且不是互相靠拢。故选B。【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

16、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王 蒙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呼。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