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创飞 文档编号:238438165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陂西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陂西镇初中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 2 分 ) 二元一次方程 x-2y=1 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的是( )A.B.C.D.【答案】 B【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析】 【解答】解:二元一次方程 x-2y=1 ,当 时,当 时,当 x=-1 时,故答案为: B,故 A. 是方程 x-2y=1 的解 ;,故 B 不是方程 x-2y=1 的解 ;故 C. 是方程 x-2y=1 的解 ;y=-1 ,故 D. 是方程 x-2y=1 的解,【分析】分别将各选项中的 x、 y 的值代入方程 x-2y=1 ,去

2、判断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即可作出判断。2 ( 2 分 ) 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 x 3y=4 的解的是( )A.B.第 1 页, 共 15 页C.D.【答案】 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 【解答】解: A 、将 x=1, y= 1 代入方程左边得: x 3y=1+3=4,右边为 4,符合题意;B 、将 x=2, y=1 代入方程左边得: x 3y=2 3= ,1 右边为 4,不符合题意;C、将 x= 1, y= 2 代入方程左边得: x 3y= 1+6=5,右边为 4,不符合题意;D、将 x=4, y= 1 代入方程左边得: x 3y=4+3=7,右边为 4,不符合题意故答案

3、为: A【分析】由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将选项中的x、 y 的值代入已知的方程检验即可判断求解。3 ( 2 分 )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 x、 y,满足方程组 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5B.4C.3D.5 或 4【答案】 A【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 【解答】解:解方程组 ,得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2, 1若腰长为 1,底边长为 2,由 1+1=2 知,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若腰长为 2,底边长为 1,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5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5故答案为: A【分析】 首先解方程组 得出 x,y 的值, 由于 x,y 是等腰三角形

4、的两条边, 但没有明确的告知谁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谁是腰长,故需要分 若腰长为 1,底边长为 2, 若腰长为 2,底边长为 1,两种情况再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由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算出答案即可。4 ( 2 分 ) 已知方程 5m 2n 1,当 m 与 n 相等时, m 与 n 的值分别是( )第 2 页, 共 15 页A.B.C.D.【答案】 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 【解答】解:根据已知,得解得同理,解得故答案为: D【分析】根据 m 与 n 相等 ,故用 m 替换方程 5m 2n 1值,进而得出答案。5 ( 2 分 ) 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有( )

5、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的 n 即可得出一个关于 m 的方程,求解得出 m 的;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A.0 个B.1 个C.2 个D.3 个【答案】 B【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解析】 【解答】解: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第 3 页, 共 15 页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正确;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误

6、;综上所述:正确的有 1 个 .故答案为: B.【分析】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且一边是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由此可知 和均错误;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 ,由此可知 正确;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可知 错误 .6 ( 2 分 )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 )A.B.C.D.【答案】 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 【解答】解:+得: 3x=6,解得: x=2,把 x=2 代入 得: 2 y=3,解得: y= 1,即方程组的解是 ,故答案为: B【分析】 由题意将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可求得值,则方程组的解可得。x 的值,

7、 再将求得的 x 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求得 y 的7 ( 2 分 ) 在 - , , ,了 11,2.101101110(每个 0 之间多 1 个 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第 4 页, 共 15 页( )A.2 个B.3 个C.4 个【答案】D 5 个B【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 【解答】解:依题可得:无理数有: , , 2.101101110 ,无理数的个数为 3 个 .故答案为: B.【分析】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8 ( 2 分 )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的点落在( )A. 线段 B.线段 C.线段 D.线段AB 上BC 上CD 上DE 上【答案】 C【考点】估

8、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 【解答】解: =2 2 1.414 ,2.828 2.8 2.828 2.9,在线段 CD 上 .故答案为: C.【分析】根据无理数大概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9 ( 2 分 ) 如图,下列条件: 1 3; 2 3; 4 5; 2 4 180 中,能判断直线 l 1l2 的有( )第 5 页, 共 15 页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 C【考点】平行线的判定【解析】 【解答】解: 1 3;, l1 l2 .故 正确; 由于 2 与3 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位角,故 2 3 不能判断 l 1l2.故 错误; 4 5 , l1 l2 .故 正确; 2 4 1

9、80 l1 l2 .故 正确;综上所述,能判断 l1l2 有 3 个 .故答案为: C.【分析】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正确; 由于 2 与3 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位角,故不能判断 l1l2 .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正确;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正确;10( 2 分 ) 解为 的方程组是( )A.第 6 页, 共 15 页B.C.D.【答案】 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析】 【解答】解:将能使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A、 B、 C 均不符合,只有 D 满足故答案为: D分别代入 A、 B、 C、 D 四个选项进行检验,x、 y 的值即是方程的解【分析】由题意把 x=1 和 y=2 代入方程组计算即可判断求解。11( 2 分 ) 三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