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第 四 单 元教学内容:1.唱: 《抓妈荷》 、 《采莲谣》 2.听: 《五月五赛龙会》 、 《喜报》 3.动:采集与分享(抓妈荷) ;歌表演(采莲谣)乡音多喜乐4.认:三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标:1.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 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2.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和《采莲谣》 ,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3.欣赏《五月五赛龙会》 ,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并尝试跟录音模唱欣赏《喜报》 ,熟悉主题一旋律,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4.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能随《抓妈荷》和《采莲谣》音乐,边唱边划拍5.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和采集与分享“抓妈荷” ,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 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教学重点:在抒情、优美的乐声中,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不同地方的方言和特定的民俗场景,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和采集与分享“抓妈荷” ,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课时划分:4 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唱: 《抓妈荷》 2.认:三拍子指挥图示3.动:采集与分享《抓妈荷》 1 / 10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 ,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 2.了解沭阳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气息,能用沭阳方言演唱歌曲并尝试运用多种演唱形式 演唱歌曲教学重点:1.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 ,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 2.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难点:能用沭阳方言演唱《抓妈荷》 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沙包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沙包,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个玩具吗?平时都是怎么玩的?2.学生示范玩沙包。
(抛着玩、溜溜球、互相抛接)3.请同学跟音乐试一试玩沙包师:你知道涟水话怎么说沙包?(挖蛋子)宿迁话怎么说沙包?(妈荷)4.你知道沭阳人怎么玩沙包吗?我们一起去看看5.视频欣赏《抓妈荷》 二、唱《抓妈荷》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内容2.相互交流,了解歌词 1)学生交流2) 师小结, 前半部分是抓妈荷的玩法, 后半部分说的是一些节日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3.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轻声跟音乐唱一唱2)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填词唱第一段3)跟琴把第二段唱一唱猜一猜家家户户带活猴是什么意思?接女儿的意思)2 / 10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4)同样的方法跟琴唱第三段歌词5)理解歌词继续学唱第四段歌词6)难点乐句学习7)连起来唱一唱8)变换方式唱一唱9)完整演唱歌曲4.认一认:三拍子指挥图示 1)出示三拍子指挥图示,师示范指挥2)学生跟音乐《抓妈荷》练习3)边唱边指挥三、沭阳方言唱歌1.听音乐完整地唱一唱歌曲民谣,想一想:怎么才能记住歌词?2.交流:你怎么记歌词的?数字记法3.听一听沭阳方言的歌曲4.用沭阳方言分段演唱歌曲。
(可分男女生分段唱)5.评价沭阳方言的唱法,纠正不正确的唱词四、采集与分享:抓妈荷1.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收集、了解“抓妈荷” 2.变换方式玩一玩“抓妈荷”游戏3.你还能找到哪些同类的歌曲?学唱一首,展示一下《丢手绢》 、 《传传传》 、 《包子剪子锤》……五、师总结下课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1.听: 《五月五赛龙会》 2.拓展:端午节相关文化3 / 10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教学目标:1.欣赏《五月五赛龙会》 ,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并尝试跟录音模唱2.通过欣赏,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重点: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歌曲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风味, 感受歌曲表现的端午划龙船场景教学难点: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刘和刚演唱的《赛龙舟》 ,说一说你的感受2.学生相互交流3.师小结,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赛龙舟吗?4.小结拓展,端午节相关文化。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春秋之前, 吴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 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二、欣赏《五月五赛龙舟》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和一般的赛龙舟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3. 再听歌曲, 这首歌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跟着录音模唱, 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4.师生交流小结五月五是龙船会,揽船摇放浜 (浜:小河)端阳锣鼓轻轻摇,沙拉一声响4 / 10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打一招呀揽船摇放浜, (打招:转向)再打个招呀摇进山塘……5.随琴用苏州方言哼唱主旋律6.综合欣赏,创编划船的动作和赛龙舟的声响,并加入到歌曲中。
X—嘿……︱ X X ︱划 呀三、拓展1.欣赏《大九连环》 ,你能从中找出熟悉的旋律吗?2.交流小结《大九连环》又名《姑苏风光》 ,民间小调汉族民间有将若干首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其中《大九连环》就是代表该曲流行于江南苏州地区,由“码头调”“满江红” “六花六节调” “鲜花调” “湘江浪调” 组成该曲共有七段,尽管较长,但由于调式和结构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很耐听,曲调明快、活跃、乡土味浓弹词吸收为女声独唱的小曲唱段 《五月五赛龙舟》就取材于《大九连环》 3.欣赏《姑苏风光》 ,感受江南风情和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教学反思: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1.唱: 《采莲谣》 2 .动:歌表演《采莲谣》 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 ,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 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 2.通过演唱、表演歌曲,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
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 ,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5 / 10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教学难点:1 .准确表达出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和跳音2 .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你去过哪些水乡小镇?说说你的最深印象? 2.师: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当我们摇着橹,划着小船,你最想看到什么?或者最想做什么?二、配乐(采莲谣伴奏)朗诵《采莲谣》歌词三、教唱《采莲谣》 一)初听《采莲谣》 ,感受音乐配以水乡、摇橹、采莲的图片二)学唱《采莲谣》 1.学唱第一声部 ( 1)师:看到这么美的水乡景色,听到这么美的水乡歌曲,老师的心儿也变得美了,真想 放声歌唱, 尤其是副歌采莲部分。
老师边唱边采莲,同学们也不能闲着,干嘛呢?摇橹划船啊!(2)先引导生随着三拍子做摇橹状然后师生配合 (师唱副歌第一声部,做采莲状,生随乐做摇橹状)(3)教唱副歌第一声部,学会以后,男女生配合摇橹采莲2.学唱第二声部( 1)生继续唱第一声部,师加入第二声部(2)教唱第二声部在合唱部分,高低声部有很多音符是相同的先找一找,然后再唱一唱3.双声部配合1) 学生分两组A 组摇橹、 B 组采莲,分别担当第一、二声部6 / 10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2) 引导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变化边唱边听,两组的声 音是否和谐3) 两组互换4.复听《采莲谣》 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5.学习主歌部分 1)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