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38201023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方案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到达教学目标进展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为大家的雨巷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要给学生示范,无论如何教师自己首先要敢于张开嘴,无论能否做到最好,但自己一定要“躬亲”,偶尔的使用名家录音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数时间要自己来,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要求自己90%以上的课文由自己范读。 2、要给学生时间,特别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因为是高一,再加上大多数同学农村,

2、我在课堂上要花去二十分钟的时间给诵读,我称之为铺垫,上来就让他们谈感受,分析意象,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 3、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给予指导。 在朗诵雨巷前,要让学生先理解它的感情基调,我采用了比拟的方法。江涛有一首改编自戴望舒诗歌的歌曲雨巷,我找来放给学生听,他们一下子全明白了,歌曲比拟欢快,而原诗是忧伤而消沉的。 在问题设计上,我采用一竿子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触及诗歌最本质的问题。 1、作者所要传达的他自己的心愿就是作品中的一句诗: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也就是说诗人的希望为什么与“姑娘”意象组合? 明确:从诗经开始,相思、求索主题就与“伊人”

3、意象联系在一起了。“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都是用来表现爱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的。 一般的诗人,在理想和抱负都破灭的情况下,总要追问一些原因,向社会,向祖先,向苍天。追问不到答案时,最后向女性求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离骚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

4、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长相思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徐志摩再别康桥 诗词中的姑娘从抽象的“窈窕淑女”“伊人”到详细的“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了很大的开展。 3、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姑娘”是雨巷的核心意象,为什么是丁香呢,而不是其它呢? 国色天香的牡丹不好吗?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不好吗?一支春带雨梨花不好吗?春雨江南的杏花也很美呀,为什么非得丁香呢? 丁香,夏季开花,枝顶着花,细小的十字小白花或紫花或黄花,一簇一簇的。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似衣襟上的盘花

5、扣,这就是“丁香结”。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丁香”与“愁”相结,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开结春梢。 杜牧代人寄远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秋波媚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贺铸石州慢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 蔡伸柳梢春 每个人都有许多烦心的事、忧愁的事和感伤的事,一件完了又有一件,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愁更是永远解不完的。丁香年年结,结是解不完的,结是解不开的。“丁香结”负载着解不完、解不开的愁,已经很长远了! 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

6、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4、如何理解诗中我的形象? 诗中有一个反复的句子,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可以看出诗中的“我”如姑娘一样苦闷、彷徨、惆怅。 波德莱尔恶之花第四章“一个世纪病的新患者”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欧洲资产阶级文学中出现了一群面目各异却声气相通的著名主人公,他们是歌德的维特、拜伦的曼弗雷德,等等他们都是顽强的个人主义者,都深深地患上了世纪病:忧郁,孤独,无聊,傲慢,悲观,叛逆。这些著名的主人公提供了不同的疗治心病的方法,或自杀,或浪游,或离群索居,或躲进

7、象牙塔,或栖息温柔乡。 诗人翁加雷蒂的怀旧对此作了详尽的描写: 那时 天色即将破晓 春天将临 路上行人稀少 巴黎 笼罩着 惨雾愁云 在桥的 一个角落里 我对一位 苗条的姑娘的 无止境的沉默 陷入沉思 我们 同病相怜 我们失魂落魄 呆在一起 5、诗中还有另外三个意象油纸伞、篱墙和雨巷,其中最重要的意象是为雨巷。 雨巷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这里的雨不是暴风雨,也不是雷阵雨吗。这是江南梅雨天的小雨,连绵不绝的,无穷无尽的,丝丝缕缕的,迷迷蒙蒙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无限伤感。 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

8、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在这里雨巷和篱墙、油纸伞一起为丁香姑娘的出场营造了一个非常朦胧而凄美的背景。 诗歌蒹葭中苍苍的蒹葭,结霜的白露为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出现营造了一个朦胧迷离的气氛,这里衬托的背景和“雨巷”有异曲同工之妙。 甲方:丁香一样的姑娘并不是真的存在于现实社会,她只存在于作者的心里,因为作者在诗中写道:“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因此,丁香姑娘只是一个虚

9、构的角色,她被用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情感,她是一个线索,是诗中的灵魂人物,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作者说“希望”。 乙方:丁香姑娘是存在的,是因为本诗包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没有这个人是不会有那么细腻的描写和那么深的感情的! 总之诗歌反映的是“我”在孤寂中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现时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希望破灭后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人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最孤独苦痛的时候,你的倾诉对象也许只是一个和你一样的完全陌生的姑娘,那一瞬间的相遇与

10、想像开启了你情感的闸门。 与一位陌生人在街头在雨巷在擦肩而过。这种迷惘这种渴望在他们的心中灼烧,在他们的笔下结晶着,千百年来无限地囤积着。与波德莱尔给一位过路的女子一诗比拟阅读,看看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喧闹的街巷在我的周围叫喊。 颀长苗条,一身丧服,庄重忧愁, 一个女人走过,她那奢华的手 提起又摆动衣衫的彩色花边。 轻盈而高贵,一双腿宛假设雕刻。 我紧张如迷途的人,在她眼中, 那暗淡的、孕育着风暴的天空 啜饮迷人的温情,销魂的快乐。 电光一闪复归于黑暗!-美人已去, 你的目光一瞥突然使我复活, 难道我从此只能会你于来世? 远远地走了!晚了!也许是永诀! 我不知你何往,你不知我何去, 啊我

11、可能爱上你,啊你该知悉!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这首诗的

12、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详细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气氛,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

13、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14、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代曾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许邦才丁香花诗:苏小西陵踏月归,香车白马引郎来.。年曾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歌词丁香花等,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姑娘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气氛。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

15、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表现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