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上底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8122739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上底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汕头市上底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上底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上底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上底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象牙刀吴晓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

2、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兴儿惦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

3、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刺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

4、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画匠说,不急,再等等。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画匠说,不急,再等等。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来了来了。画

5、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儿。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闺女说,一千。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

6、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选自百花园,有删改)7. 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B. 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C. 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D. 从小说开头对徒弟的千叮万嘱到结

7、尾不卖泥塑反送刀的做法,一个传统、质朴、钟情于手工艺的画匠形象跃然纸上。8. 本文情节一波三折,情节和文本,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9. 请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参考答案:7. B 8. 波折一: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这个情节转折显现了传统手工艺面临衰败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与结尾送刀形成对比,扣合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主题。波折二: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家很不舒服。这显现了传统手工艺价值无法得到公正认识的现实,为结尾的心满意足蓄势,暗扣主题。波折三: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

8、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个结尾显示了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的宏大主题。 9. 洁白、优雅、贵重的“象牙刀”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象牙刀”作为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全文,它串联出了一系列的人和事,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需要重新认识的主题。形态各异、功能齐全、历经传承的“象牙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

9、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分析不恰当,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这篇小说没有运用肖像描写。故选B。【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情节的波折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按照行文顺序归纳和概括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情节,全文紧紧围绕题目象牙刀展开情节,细致地描述了画匠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如开头写画匠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要去打工而放弃这个手艺,中间写木雕替代了泥塑,再后来画匠上山去戏台子那卖泥塑,最后画匠因小伙子的身份

10、和对泥塑的痴迷将象牙刀赠送给了小伙子。这样即可概括出三个波折:1、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2、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家很不舒服。3、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至于情节的作用则主要答其对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的主题。答题时要应关注情节的位置。【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要求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是考查考生对小说题目

11、作用的理解分析。可以从象牙刀本身、情节结构、内容、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同时要有条理地阐述,体现层次性,如结构上小说以“象牙刀”为标题,贯穿全文,能够引起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的作用;内容上,“象牙刀”串联出了一系列的人和事;象牙刀自身,形态各异、功能齐全、历经传承的“象牙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主题上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需要重新认识的主题。【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的设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

12、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梅光迪先生与他的书杨扬岁月会不会将一个人的名字磨灭?有一段时间,好像对梅光迪先生是这样的。他的书和他的名字,除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思想史的人之外,一般的读者大概已经将他忘却了,而对于一些研究者,大多也未必了解他的思想,除了满足于将他定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

13、学衡派代表人物”、“文化保守主义”之外,好像也没有多少新的理解。其实,以这样的方式来概括梅光迪先生的文化成就是有偏颇的,一个人持什么主义,是他的思想立场问题,而对学术人物来说,他的学问水平恐怕是最重要的。当年鲁迅的估“学衡”一出,给人的印象就是包括梅光迪先生在内的一些学衡派成员的学术素养成问题,国学不精,西学不通,似乎是半吊子学问家。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判断。我最初听到对梅先生学问好评的,是我的师母杨霞华教授。杨先生1930年从浙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她的顶头上司就是当时的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先生。谈及自己的老师,杨先生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赞叹,说梅先生人很洋派,一身西装,出手大方。还有就是他

14、待学生很好,教书非常认真,上课时喜欢大段大段背诵原文。这是与梅光迪先生有直接交往的学生、同事对他的评价。后来读赵元任先生的女公子赵新那编著的赵元任年谱,其中谈到梅光迪是赵元任的好朋友。1923年哈佛大学哲学系准备来年聘赵元任先生为中国语言文化的教职,而赵先生因已接受了清华学校的聘书,要回国任教,就推荐梅光迪替代,梅先生因此而到哈佛大学任教。除了1927年短期回国执教外,梅光迪在哈佛任职近10年,直到1936年回浙大,任文学院院长。赵元任先生的学问大概没有人会怀疑,而能够被赵先生看得上的人,学问水平该不会差到哪里去。还有吴宓日记中对梅光迪也有很多记录,其中吴宓先生最推崇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白话文

15、应提倡,但文言不可废。”吴宓认为这是至理名言。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梅光迪反对五四白话文运动,其实是很大的曲解。梅光迪不反对白话文,但他反对胡适式的废除文言的白话文学运动。他的理由很简单,倡导白话文学运动为什么一定要打倒中国传统文学呢?大家可以各走各的路,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梅先生为今天一般读者不知,一是他过世比较早,1945年12月,因心脏病突发而在贵州逝世,年仅56岁。还有就是论著不多,至今能够见到的就是他过世别人编订的薄薄一本梅光迪文录。其实,梅先生还有不少散佚在外的文章和材料,至今没有搜集成册;另外,与他相关的一些书,也没有被大陆研究者广泛采用。我翻书阅读中,印象较深的有几件

16、事。一是阅读梅光迪先生在哈佛的学籍档案,注意到他的英语成绩始终优异出众,这是他英文水平的见证;还有就是他1916年刊发在波士顿报纸上的一篇英文大作。这真称得上是大作,一张大报,满满的一整版,标题为展望中国:随着袁世凯的下台,未来年轻的掌权者有希望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联邦国家。全文激烈抨击袁世凯政府,同时,对中国未来持有乐观的态度。我曾拿着报纸问美国教授英文写得如何,他告诉我,能够享有这样的发稿规格是非常不容易的,就是今天哈佛的研究生也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水准。另外,台湾出有两本与梅光迪相关的英文著作,一部是他夫人梅李今英的回忆录山高水长,另一部是梅光迪先生家书集。前者有2百多页,收录了梅光迪先生全家的不少照片;后者约3百页左右,收录了梅光迪的同事、学生纪念他的文章,梅先生的家书以及他未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