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8122036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武帝建立了独立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刺史制度的渊源可追溯到秦代的御史监郡制。自惠帝以来的御史监郡制已经出现了监御史不奉法、多失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情况,文帝不得不派丞相史巡视地方并督察监御史的行为。但是,丞相史巡视又带来了监察权力不集中,监御史、丞相史职事重叠交叉、互相推诿的问题。汉武帝元封元年御史监郡制废止,建立了刺史制度。 关于刺史之职掌,根据颜师古注引的汉官典职仪可知,刺史“以六条问事”,不在六条范围之内的,则不予过问。而从“六条”的内容看,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

2、,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有关。这里的“二千石”是指郡国守相,因而刺史的监察对象主要是郡国守相和地方豪强。这表明武帝初置十三部州刺史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郡国守相的监察,防止守相专权坐大。这一制度一直为后人所赞誉,清顾炎武称“刺史六条乃百代不易之良法”。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唐朝的十道巡按制度就是西汉刺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过根据汉书记载,刺史职责还包括对诸侯王的监察。 汉武帝设立刺史,实现了监察权和行政权相分离,标志着汉代对官吏监察权的独立,也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但是,随着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掌握监察大权的监察官权力越来越大。监察制度设立的目的是监督百官尤其是地方郡守的贪腐和不法

3、行为。如何保证监察官吏自身廉洁,真正做到依法监察又是一个新的问题。秦汉时期在监察制度设计上,既让监察权与行政权逐渐分离,扩大监察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化对行政官吏的权力制约,又运用行政手段,制约监察权力的膨胀,以保证监察权力被制约在一定范围以及监察官吏的清正廉洁,形成了一种双向制衡机制。 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丞相担一定监察职责,使两府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虽然朝中文武百官和地方郡守县令都处于不同监察官吏的严密监督之下,但反过来,秦汉时期所有官吏也有权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吏进行举奏弹劾。 刺史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郡守,权力很大。汉武帝为了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扰地方政务,

4、规定刺史只能以“六条”监察。如果依法行事,则会受到褒奖。如果刺史追求“六条”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守有权举奏弹劾,并使其受到惩罚。 虽然监察官负责督察百官,但必须听命于皇帝,实际上他们也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在监察系统内部,秦汉时期要求监察官吏之间相互监督,尤其是御史中丞负有对本系统属吏督察之责。如严延年是侍御史,仅仅因为没有阻止受到弹劾的大司农入宫,作为侍御史的严延年就受到御史中丞的斥责。秦汉时期监察制度设计上的这种相互制约机制,既是保证行政官僚廉洁奉公、勤政廉政的需要,又有效防止了监察权力失控,避免监察权力滥用。 (节选自李传印“百代良法”已是一个传说)6下列关于“刺史制度

5、”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刺史制度是一种独立的中央对地方实施监察的制度,最先为汉武帝所建立。B刺史制度的源头可上溯至秦代的御史监郡制,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C刺史制度是在御史监郡制及丞相史巡视制均让监察权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建立的。D刺史制度由刺史对地方行使监察权,其监察的主要对象是郡国守相和地方豪强。7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汉时监察权与行政权“双向制衡”关系的一项是A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丞相担一定监察职责,使两府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B朝中文武百官和地方郡守县令都处于不同监察官吏的严密监督之下,同时所有官吏也有权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吏举奏弹劾。C刺史以“六条

6、”问事,监察地方郡守,若追求“六条”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守有权举奏弹劾,并使其受到惩罚。D虽然监察官负责督察百官,但必须听命于皇帝,实际上他们也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均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对“刺史六条”作出了解释说明,由“六条”内容可看出刺史的监察对象是哪些人。B清代顾炎武对“刺史六条”给予高度评价,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及唐朝的十道巡按 制度都完全遵循了汉代的“刺史六条”。C汉武帝设立十三部州刺史,加强了对地方郡国守相的监察,有效地防止了守相专权 坐大,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在监察系统内部,秦汉时御史中丞对本系统属吏负有督察之责,如侍御

7、史严延年曾 因滥用职权受到御史中丞的斥责。参考答案:6.答案:C 解析:据原文,实行御史监郡制监察权并没有受到制约。7.答案: D 解析:监察官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须听命于皇帝,这不能表明监察权与行政权是一种“双向制衡”的关系。8.答案:A 解析: B项“完全遵循”说法不当,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及唐朝的十道巡按制度应是对西汉刺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C项“理顺了”说法太绝对,应是“基本上理顺了”;D项“严延年曾因滥用职权受到御史中丞的斥责”理解错误,应是严延年因未履行职责受到御史中丞的斥责。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古代西方传说鳄鱼在吃人时会流泪哭泣,因此有了“鳄鱼的眼泪”这

8、个谚语。生物学家们当然不会相信鳄鱼真的会装哭,因为鳄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眼泪能有什么用呢?上个世纪早期有个科学家用洋葱和盐擦鳄鱼的眼睛,发现它们不会因此流泪,似乎支持这个说法。但是鳄鱼是有泪腺的,人们在野外和公园中有时能看到鳄鱼的确会流泪。海龟也会流泪,生物学家早就发现那是眼眶附近的盐腺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于是生物学家难免会猜测鳄鱼的眼泪也有这个作用。这个猜测很合情合理,毕竟,鳄鱼和海龟都属于爬行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上应该很相近,而且有些鳄鱼生活在河流的入海口,也需要排出从海水吸入的盐分,在鳄鱼身体表面看不到有别的液体排出,眼泪就是个很好的候选。但是这只是猜测。到了1970年,才有生物学

9、家去检测鳄鱼眼泪的成分,发现海湾鳄鱼在海水生活一段时间后,其眼泪的含盐量有所增加。这似乎证明了鳄鱼的眼眶有和海龟一样的盐腺,被写入动物学专著和教科书。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实验表明鳄鱼眼泪的含盐量比海龟、海蛇等海洋爬行类的盐腺分泌物的含盐量明显要低,因此也有生物学家(包括这个实验的人)认为它其实否定了鳄鱼眼眶有盐腺的假说。这场争论在1981年结束。那一年,悉尼大学塔普林和格里格注意到湾鳄舌的表面会流出一种清澈的液体,怀疑这才是鳄鱼盐腺的分泌物。但是液体分泌的速度太慢,无法收集进行分析,给鳄鱼注射盐水刺激盐腺分泌,也不成功。最后他们采用的办法是给鳄鱼注射氯醋甲胆碱,以前的实验已表明给其他海洋爬行动物

10、注射氯醋甲胆碱能刺激盐腺的分泌。鳄鱼舌头上果然不停地分泌出液体,能够用针筒收集来分析钠、氯、钾离子的含量并测定渗透压。他们同时也搜集了鳄鱼的眼泪做比较。结果发现这些分泌液的盐分比血盐浓度高得多,大约是其36倍,渗透压则是血液渗透压的3.5倍,和海水的渗透压相当。而眼泪的盐分虽然也升高,但只是血盐浓度的2倍左右。随后他们对鳄鱼舌头做了解剖,在舌头的粘膜上发现了盐腺,其构造和其他海洋爬行动物的盐腺,特别是海蛇舌下的盐腺很相似。此后其他人的研究也都证实了这个发现。如此,那么鳄鱼的眼泪起什么作用呢?鳄鱼通常是在陆地上呆了较长时间后才开始分泌眼泪,是从瞬膜后面分泌出来的。瞬膜是一层透明的眼睑,鳄鱼潜入水

11、中时,闭上瞬膜,既可以看清水下的情况,又可以保护眼睛。瞬膜的另一个作用是滋润眼睛,这就需要用到眼泪来润滑。鳄鱼吃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会流泪?美国一位动物学家在鳄鱼饲养场观察、拍摄了4头凯门鳄、3头短吻鳄在陆上进食的情况,发现其中的五头的确会边吃边流泪。该动物学家推测这是因为鳄鱼进食时伴随着吹气,压迫鼻窦中的空气和眼泪混合在一起流出来的。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学家猜测鳄鱼眼泪能排泄体内多余盐分的理由的一项是 A鳄鱼和海龟都属于爬行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上理当接近。B鳄鱼眼泪的含盐量比海龟等海洋爬行类的盐腺分泌物的含盐量明显要低。C一些鳄鱼生活在河流的入海口,需要排出从海水中吸入的盐分。D鳄鱼的身

12、体表面看不到有别的液体排出。9下列有关“鳄鱼盐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鳄鱼的盐腺存在于鳄鱼舌头的粘膜上,其构造和其他海洋爬行动物相似。B鳄鱼盐腺分泌液含盐量的高低与鳄鱼在海水中生活的时间长短有关。C鳄鱼盐腺的构造与海蛇舌下盐腺的构造相同。D鳄鱼盐腺的分泌会加速是因为给鳄鱼注射了氯醋甲胆碱。10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塔普林和格里格的实验发现鳄鱼眼泪的盐分比血盐浓度高得多,大约是其36倍。B塔普林和格里格的实验以及之后其他人的研究结束了有关鳄鱼眼泪的作用的争论。C检测鳄鱼眼泪中的含盐量并不能确定鳄鱼是否有和海洋爬行类动物一样的盐腺。D有动物学家证明鳄鱼吃东西时流泪的原因是鳄鱼进食时伴随

13、着吹气,压迫鼻窦中的空气和眼泪混合在一起流出来的。11人们对鳄鱼眼泪的作用的认识,从本文看,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参考答案:8.B 9.A 10.C11.由猜测鳄鱼的眼泪能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到最终发现它起润滑眼睛的作用。(此题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若多答鳄鱼眼泪的成分或瞬膜的作用等则扣分,多答1点扣1分。) 3. 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

14、一件大事。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的思想。中华传统美德之中,有一种可贵的思想,叫做循序渐进。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段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荀子集诸家之说而加以改造,乃化为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发展到南宋,再经朱熹的创造性总结,遂成“循序

15、而渐进”的至理名言。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一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同样可以追溯至老子。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往今来,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思想有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急功近利、追逐金钱的坏习气蔓延滋长、无孔不入。结果,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