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新编

玥1****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7页
文档ID:237956009
2022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新编_第1页
1/7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一、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熬炼同学独立工作力量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培育同学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学问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争辩的力量;培育同学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同学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件    必需在规定的年限内,学完教学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除毕业设计(论文)之外的其他全部实践环节;按教学规定修读完各类选修课,方可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三、同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任务    依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进行毕业设计中的各项工作在毕业设计进行中,准时地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状况,并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经批阅后,参与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不能获得学士学位,不发给毕业证书只发给结业证书在毕业后一年内,经个人申请,学校同意,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通过者,换发毕业证书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需符合专业培育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教育的内容,对所学学问有综合运用性质,具体题目应多样化,并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进展水平,与当前的生产实际、工程实践、经济实践、管理实践和科学争辩相结合,也可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模拟题目,但都应使同学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科研等较为全面综合的教育。

     2.题目的难度要适当,重量要合理,过程要完整,要符合同学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使同学在教学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一旦确定,不得任凭改题     3.提倡不同专业(学科)相互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同学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依据专业培育目标的要求,跨专业(学科)进行选题     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同学,在选题和内容上提出较高要求,以充分发挥其才能     5.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有关指导教师提出,教研室批准,由同学选定同学可自愿报名选题,但要由教研室调整、平衡最终确定优秀生可自行确定题目,但需经教研室批准,并指定指导教师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管理    1.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系、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把好质量关    2.各系应支配政治思想好,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有较丰富经验并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校外有关企事业及经营、管理部门具有副高职以上的专家)担当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与同学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7    3.各系应在同学进行毕业设计前,按学校要求尽早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做好同学的选题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开头一周内将参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同学名单、题目、指导教师状况报教务处试验管理科备案    4.指导教师要依据题目要求,制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是同学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应写明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时间和最终的工作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计算程序等)和主要参考资料、调研等任务书经教研室审批后,于同学毕业设计开头前下发给每个同学    5.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原则上做到每人一个题目,如确有个别题目较大,一个同学难以完成的,可允许有2人或多人做同一个题目,但在内容上要有明确的分工,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不能相同    6.毕业设计(论文)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同学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应在拟定论文提纲、收集、选择和运用资料、理论、方法等方面经常对同学进行全面指导,定期检查和答疑,全面把握同学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    7.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校内进行,也可结合产学研项目、同学毕业安排等在校外进行各系专业教研室和学校有关部门,必需保证同学进行毕业设计所需的各项条件,如参考书刊、技术资料、加工、试验及使用计算机等。

    8.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肯定字数的文献综述和肯定数量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肯定量的外文文献翻译并附有外文摘要    9.各系应组织有关教研室切实做好同学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对同学毕业设计状况进行检查,准时解决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尤其要把好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撰写、批阅和答辨关教务处要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抽检同学毕业设计(论文)的进行状况   六、答辩及答辩委员会     1.答辩委员会在系主任领导下,按专业组成答辩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三至五名,秘书一名(可由委员兼任)     2.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以我校教师为主,委员应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也可聘请校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当答辩委员     3.依据工作需要,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3—5人,设组长一人     4.答辩委员会名单应在答辩前2周报教务处审核,学校批准后,由各系在答辩开头前张榜公布     5.答辩前5—7天,同学应将设计成果整理装订成册,送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对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争辩论文或成果进行认真审查,依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质量、独立工作力量和态度等写出评语交答辩小组。

     6.在答辩前2—3天,各有关教研室负责组织各指导教师对同学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属下列状况之一者,不得参与答辩     (1)工作量明显不足或未完成规定任务最低限度要求;     (2)成果存在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     (3)剽窃他人成果或直接照抄他人论文;     (4)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在文字上或其他方面未满足任务书规定的最低要求    7.答辩前一天,由教研室公布参与答辩同学名单、出场次序和时间    8.每个同学答辩时间一般为40—50分钟,其中20分钟由同学本人简要汇报设计(论文)内容,另外时间答辩    9,答辩委员会在答辩时,除了对同学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质询外,还应考核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试验方法等    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          1.认真选题并拟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对同学进行毕业设计的预备工作、设计方法、方案论证、以及课题方向等设计程序做必要的启发式的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3.对同学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等要进行认真审查     4.参与对所指导同学的毕业答辩,并结合同学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对同学的基本概念把握、系统的理论学问状况,解决实际问题力量,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等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写出评语。

   对不认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并屡教不改的同学,有权停止其毕业设计(论文),以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论处    八、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需通过答辩委员会(或小组)的答辩,方可获得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或学分     2.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按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     3.答辩小组在答辩完毕后,应依据同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状况、答辩状况和导师给出的评语初步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果     4.答辩委员会负责对各答辩小组的评定成果进行审定,并按学校规定标准和要求从各小组推举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候选人名单中评比出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系上报教务处     5,答辩委员会要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进行宏观把握使其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指导性比例为:优:15—20%,良:30—35%,中:25—30%,及格及以下:15—30%各档次成果须按下列基本要求评定:      (1)获“优秀”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乐观主动、认真、遵守纪律能按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全面、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反映的基本概念(或论据)全部正确,综合运用学问和分析解决问题力量强,论证充分,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肯定的创新性,文字书写正确、工整。

工程绘图图面清洁美观,符合国标,设计的结构或工艺先进答辩时叙述和回答问题正确流畅,表达力量强     (2)获“良好”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比较主动、认真、遵守纪律能按时、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反映的基本概念(或论据)正确,论证合理,有肯定的见解文字书写正确、工整工程绘图图面清洁,符合国标,设计的结构或工艺先进答辩时叙述和回答问题较流畅正确     (3)获“中等”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较好,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反映的概念(或论据)基本正确,论证一般,没有较大原则性错误书写文体清楚通顺工程绘图图面清洁,符合国标,设计结构或工艺一般答辩时叙述和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获“及格”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一般,能遵守纪律基本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中反映的基本概念(或论据)没有原则错误,论证欠充分文字书写清楚,工程绘图图面一般,基本符合国标,设计结构或工艺欠佳,答辩时能叙述和回答问题     (5)被评为“不及格”的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表现差,不遵守纪律。

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中基本概念(或论据)有原则性错误,论证模糊文字书写零乱工程绘图图面欠清洁,与国标不完全符合,设计结构工艺有明显缺陷、答辩时基本概念模糊,不能正确叙述和回答问题    九、资料管理     1.答辩结束后,同学应将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图纸、参考文献、用毕业设计(论文)经费购买的参考书、试验数据、运算数据、调研记录、程序、磁盘、图片资料及其它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交指导教师,由教研室确定保存方式并保存至少五年对于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保存问题,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2.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同学不得将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公开发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马上删除资料共共享,我们负责传递学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