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7867058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苯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C甲烷燃烧反应 D苯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参考答案:B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O2B Cl2 C NaHCO3DHClO参考答案:A3. 下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参考答案:A略4. 参考答案:A5. 氢氧燃

2、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参考答案:D略6.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A.有剧毒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放射性参考答案:C7. 如图所示,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且

3、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单质a呈气态 B、单质c具有强氧化性C、稳定性:de D、f受热易分解为d和e参考答案:C8.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mol CO2的分子数与12 g 12C所含的原子数相等1 mol O2的原子数与0.012 kg 12C 所含的原子数相等1 mol H2O与1 mol CO2所含的原子数相等1 mol O2与1 mol CO2 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A B C D参考答案:A略9. 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A. 分别加入到

4、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看有无气泡产生B. 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C.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C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D. 分别配成溶液,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参考答案:B【详解】A、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都和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都产生气泡,不能鉴别,应通过生成气体的速率判断,故A错误;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故B正确;C、Na2CO3、NaHCO3均可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C不正确;D、二者均含有

5、Na元素,焰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不正确;答案选B。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存在所有物质中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无论强酸还是弱酸与NaOH溶液反应测得中和热的数值是相等的D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放出能量参考答案:BD略11.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仅使用溴水不能鉴别的是A. 苯和四氯化碳 B. 乙烯和丙烯 C. 乙烯和乙烷 D. 苯和酒精参考答案:BA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色层的位置不同,可鉴别,A不符合题意;B乙烯和丙烯都含不饱和键,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不能鉴别,B符合题意;C乙烯可与溴水发

6、生加成反应,乙烷不反应,可鉴别,C不符合题意;D苯不溶于水,而酒精与水混溶,可鉴别,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鉴别,注意把握有机物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任何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差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可用于物质的鉴定。在物质鉴定过程中常常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是否有气体产生、能否溶解、有无沉淀、有无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来判别。可以根据能不能产生某个现象来判别,也可以根据产生某个现象的快慢进行判断。所以常常可以用多种方法鉴定某种物质。12. 将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铜片不溶,再加入下列试剂后,可使铜片溶解的是( )A稀盐酸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钠晶体 D氯化铁晶体参考答案

7、:CD略13. 下列仪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锥形瓶B烧杯C容量瓶D试管参考答案:D【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锥形瓶应垫石棉网加热,故A错误; B烧杯应垫石棉网加热,故B错误;C容量瓶不能加热,故C错误;D试管能直接加热,故D正确故选D14.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a、Mg、Al、S BC、N、O、F CF、Cl、Br、IDLi、Na、K、Rb参考答案:A略15. 下列物质中,属于

8、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2 BHCl CNaCl DNaOH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某项探究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

9、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锭。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填AF)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3)此实验的结论: 参考答案: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7分)19.6克铁粉和8克硫粉混合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250毫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反应后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升? (2)所加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大?参考答案:(1)2.8摩/升(2)7.84升略18. 现有一块质量为10 g的金属镁样品,经测定它的表面已有部分被氧化,将该样品投入到100 mL密度1.14 gmL-1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收集到0.5 g氢气。求:(1) 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HCl的质量为多少?(保留过程)(2)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略19. 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100g(2)47.5%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