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

上传人:客****陆 文档编号:237855658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名词解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名解为非重点为重点1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 or occupational harmful factors):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2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 工作有关疾病: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史。4 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ies):又称工作伤害,简称工伤,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

2、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5 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6 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余分钟。7 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氧债几乎等于氧需,这种剧烈活动只能持续很短时间,一般不超过 2 分钟。8 静力作业(static work):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9 动力或动态作业(dynamic work):则是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10 反复性作

3、业(repetitive work):又称轻动态作业,参与作业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的 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 15 次/分钟。11 作业能力(work capacity):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劳动的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能力。12 终末激发(terminal motivation):有时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见到工作效率一度增高,这与情绪激发有关,称终末激发,但不能持久。13 职业心理学(industrialpsychology):是从人与职业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角度研究人在职业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14 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

4、):也称工作紧张,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15 职业工效学(occupational ergonomics):是人类工效学应用的重要分支,以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职业人员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保持最佳工作效率。16 劳动组织(organization of labor):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按照生产的过程或工艺流程安排使用劳动力,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目标的形式、方法和措施的统称。17 下背痛(low back pain

5、,LBP):是患病率最高的一种肌肉骨骼疾患,一般表现为腰部间歇性疼痛, 间歇期数月至数年不等,不发作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严重发作时可丧失劳动力。18 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19 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不职业中毒。20 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21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即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亦称代谢转

6、化。22 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未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23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大量吸收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24 慢性中毒(chronic poisoning):指毒物少量长期吸收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25 亚急性中毒(subacute poisoning):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但无截然清晰的发病时间界限。1326 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toxicity):包括对接触者生殖器官、相关内分泌系统、性周期和性行为、生育力、妊娠结局

7、、分娩过程等方面的影响。27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可表现为胎儿结构异常、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不足、功能缺陷、甚至死亡等。28 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29 中毒性肺水肿(toxic pulmonary edema):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肺泡内及肺间质过量的体液潴留为特征的病理过程,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之一。30 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es):是指被机体吸入后,

8、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3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亦称煤气中毒,是我国最常见、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也是生活性中毒之一。32 急性一氧碳中毒迟发脑病:指少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 天的假愈期, 又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和意识障碍症状。33 赫恩小体(Heinz body):又名变性珠蛋白小体,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在体内经代谢转化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的巯基,使珠蛋白变性。34 化

9、学性发绀:苯胺急性中毒,早期表现为发绀,最先见于口唇、指端及耳垂等部位,其色调与一般缺氧所见的发绀不同,呈蓝灰色,称为化学性发绀。35 高分子化合物(high molecular compound ):指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化学组成简单,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化合物,故又称聚合物。35 TNT 面容:有的工人接触TNT,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耳廓青紫色。36 肢端溶骨症(acroosteolysis AOL):多发生于工龄较长的清釜工,发病工龄最短者一年。早期表现为雷诺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肿胀、变白或发绀等。37 氟聚合物烟尘热(fluoropolymer fume fe

10、ver):通常发生在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丙烯加工成型是地,烧结温度在 350-380左右,作业工人吸入氟聚合物热解物微粒所致,病程经过与金属烟雾热样症状相似。38 农药(pesticides):指用于防止、控制或消灭一切虫害的化学物质或化合物。39 生产性粉尘:指在 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40 分散度:指粉尘颗粒大小的组成,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前者称为粒子分散度,后者称为质量分散度,粒径或质量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越高。粉尘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飘浮

11、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体就越多。41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最广、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42 矽肺(silicosis):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43 速发型矽肺(acute silicosis):少数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 年即发病者。44 迟发型矽肺(delayed silicosis):有些接尘者,虽然接触较高浓度矽矽尘,但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 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发现异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矽肺,在脱离接尘

12、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45 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是指煤矿作业工人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的总称。46 煤矽肺(anthracosilicosis):既在岩石掘进工作面也在采煤工作面工作过的工人,他们接触煤矽尘或既接触矽尘,又接触过煤尘,其尘肺在病理上往往兼有矽肺和煤肺的特征,这类尘肺可称这为煤矽肺。47 煤斑:又称煤尘灶,是煤工尘肺最常见的原发性特征性病变,是病理诊断的基础指标。48 可吸入性纤维(respirable fibers):直径5mm 的局限性胸膜增厚,典型胸膜斑主要在壁层形成, 常位于两侧中、下胸壁,高出表面,乳

13、白色或象牙色,表面光滑与周围胸膜分界清楚。53 石墨尘肺(graphite pneumoconiosis):是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石墨粉尘导致的肺部呈弥漫性纤维化和肺气肿病变的尘肺。54 炭黑尘肺(carbon black pneumocomiosis)生产和使用炭黑的工人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炭黑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称为炭黑尘肺。55 铸工尘肺(founder pneumconiosis):是指铸造作业中的翻砂、造型作业者长期吸入成分复杂而游离 SiO2 含量不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结节型或尘斑型并伴有肺间质纤维化损害为主的尘肺。56 陶工尘肺(pottery workers penumoconiosis)

14、:是指陶瓷制造工和瓷土采矿工长期吸入大量陶土粉尘而引起的尘肺。57 有机粉尘(organic dust):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有机物颗粒,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源性的颗粒和微滴。58 棉尘肺(byssinosis):是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59 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 2或 2以上的作业。60 热适应(heat acclimatiztion):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61 中暑(heat stroke):是高

15、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62 热射病(heat stroke):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失衡所致。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甚高。63 热痉挛(heat cramp):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 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多见,尤其以腓肠肌为最。64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相应增加,因此不能足够的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