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237854060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获得H2,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 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 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解析】【详解】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A错误。B、H2

2、燃烧生成水热值高、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C正确。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生成CH3OH,D正确。故选:A。2. 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A. N2B. O2C. H2OD. CO2【答案】A【解析】【详解】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由Cu、O、H、C元素组成,不含氮元素,故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氮气,故选:A。3. 六氟-2-丁烯(C4H2F6)是一种绿色环保发泡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C、H、F三种元素组成B.

3、由12个原子构成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属于有机化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六氟-2-丁烯由C、H、F三种元素组成,A正确。B、一个六氟-2-丁烯分子由12个原子构成,B错误。C、六氟-2-丁烯C、H、F三种元素质量比为,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C正确。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六氟-2-丁烯由C、H、F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D正确。故选:B。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以下小题:“科枝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天津大学科学团队制备出二氧化碳加氢的催化剂Ag/In2O3,该催化剂比In2O3具备更好的催化稳定性。(2021年5月12日 Green

4、 Energy& Environment)浙江大学科学团队发现:在尼龙,蚕丝等传统纤维表面涂上层氧化石墨烯,可形成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一氧化石墨烯纤维。(2021年5月7日Science)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首次合成新原子铀-214。(2021年4月14日物理评论快报)4. 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A. +5B. +3C. 0D. -25. 氧化石墨烯纤维属于A. 金属材料B. 合成材料C. 复合材料D. 天然材料6. 铀-214的质子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14。下列有关铀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核电荷数为92C. 中子数为92D. 铀-214与铀-235属于不同种元素【答案

5、】4. B 5. C 6. B【解析】【详解】(1)设In的化和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x=+3,故选:B。(2)氧化石墨烯纤维是在尼龙(合成材料),蚕丝(天然材料)等传统纤维表面涂上一层氧化石墨烯(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C。(3)A、铀带“钅”属于金属元素,A错误。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92,故核电荷数为92,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214-92=122,C错误。D、轴-214与铀-235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D错误。故选:B。7.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药品

6、取用,瓶塞需要倒放,A错误。B、托盘天平使用,左物右码,图示不符,B错误。C、测pH值,试纸不能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C错误。D、量筒读数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D正确。故选:D。8. 小明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浓硫酸稀释,将水倒入浓硫酸B. 闻气体气味,靠近瓶口吸气C. 氢气验纯: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D. 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A错误。B、闻气体气味用扇闻法,不能靠近瓶口吸气,容易呛到,B错误。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防止空气逸出,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C错误。

7、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D正确。故选:D。阅读下列料,完成以下小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晋陈寿三国志)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烧铁器浮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9. 下列认知有误的是A. “薪草”“膏油”是可燃物B. “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C. “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D. “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10. 下列理解不当是A. 数枝梅的暗香指的是梅花的物理性质B. 梅花开

8、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 作者判断是而不是雪的依据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D. 暗香来是分子运动的结果11.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烧铁器”中的“烧”属于反应条件B. “即成铜色也”中的“铜色”指黄色C. “成铜色“后“胆矾水“质量增加D. “铁器”适宜盛放“胆矾水”【答案】9. B 10. C 11. A【解析】【分析】【9题详解】A、根据“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可知“薪草”“膏油”是可燃物,说法正确;B、“同时发火”提高了可燃物的温度,并不是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说法错误;C、“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说法正

9、确;D、“膏油”密度比水小,可浮在水面燃烧,“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说法正确;故选:B。【10题详解】A、数枝梅的暗香指的是梅花的气味,属于物理性质,说法正确;B、梅花开的过程中梅花内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C、作者判断是而不是雪的依据是梅花有香气,而雪没有,此处根据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说法错误;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人在远处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法正确;故选:C。【11题详解】A、“烧铁器”中的“烧”属于反应条件,说法正确;B、“即成铜色也”中的“铜色”指紫红色,因为铜是紫红色金属,说法错误; 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成铜色“后

10、“胆矾水“质量减小,说法错误;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器”不适宜盛放“胆矾水”,说法错误;故选:A。12. 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40gNaC1、40g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50C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B. 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gC. 50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D. 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C,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现有40gNaC1、40g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50C蒸

11、馏水充分溶解,甲全部溶解,乙部分溶解,说明50C时,甲溶解度大,乙溶解度小,由图可知甲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钾,A错误。B、甲中固体是氯化钾,乙中为氯化钠,50C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g,氯化钠部分溶解,乙中溶液的质量小于140g,B错误。C、甲中固体是氯化钾,50时溶解度大于40g,甲中溶液不饱和状态,C错误。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C,甲溶解度变小,小于40g是饱和溶液,乙溶解度变化不大,还是小于40g,还是饱和溶液,甲乙饱和溶液,10C乙氯化钠溶解度大于氯化钾溶解度,故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正确。故选:D。13.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12、含碳量不同B. 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 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一一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D. 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溶液具有稳定性【答案】C【解析】详解】A、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性能不同,A正确。B、最外层电子决定化学性质,镁原子和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正确。C、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容易飞溅,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低,C错误。D、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D正确。故选:C。1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B除

13、去KCl溶液中的MgCl滴加适量Ba(OH)2溶液C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D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酒精燃烧,因为氧气中含氧元素,无论酒精是否含氧元素,都能检测到氧元素,A错误。B、氯化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引入新杂质,B错误。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可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C正确。D、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既要得到铜粉还要得

14、到铁粉,加入稀硫酸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15. 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的值为12.6B. 铁的氧化物中x:y=3:4C. 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D. 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由图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根据碳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的值为8.4+8.4=16.8

15、,说法错误;B、由于m=16.8,即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FexOy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FexOy,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FexOy中铁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铁的氧化物中x:y=1:1,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说法错误;D、由以上分析知,该铁的氧化物为FeO,设当二氧化碳质量为4.4g时,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则解得z=2.8g;此时容器内CO质量为16.8g-2.8g=14g,说法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