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近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练考题含答案(1)(考练提升)

lili****20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0KB
约7页
文档ID:237844265
近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练考题含答案(1)(考练提升)_第1页
1/7

近五年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玩具中,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 )A.运动性玩具 B.建构玩具 C.益智玩具 D.传统玩具2 .婴幼儿的“认生”通常出现在( )A.3~6个月 B.6~12个月 C.1~2岁 D.2~3岁3.2~6岁儿童掌握的词汇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通常是( )A.动词、名词、形容词 B.动词、名词、形容词C.名词、动词、形容词 D.形容词、动词、名词4.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A.肢体接触 B. 空气飞沫 C.虫媒传播 D.食物传播5.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小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图表来记录和整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 )A.6岁左右 B.5岁左右 C.4岁左右 D.3岁左右7.最早提出“以儿童利益为首要考虑”这一原则的文件是( )。

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B.《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身学习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身学习9.活动区活动该结束了,可是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有撘完,他跑到老师面前:“老师,我还差一点就完成了,再给我5分钟,行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整理••••••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应该( )A.与幼儿积极互动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10.教师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表现的是(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吃得很快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C.某幼儿动手能力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幼儿D.通常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地身体攻击性行为二、简答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

15分)12.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15分)三、论述题(20分)13.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4.在一项行为试验中,教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到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玩具,一会儿我们一起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教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的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幼儿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看?”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15.材料:问题:(1)上述三幅画各反映出幼儿绘画的哪种表现形式?(6分)(2)怎样理解幼儿的绘画?(4分)(3)评价幼儿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0分)五、活动设计题(共1题,30分)16.请根据下列素材,没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的名称、主题活动的总目标、2个子活动。

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周一早晨户外活动,幼儿被园子里五颜六色的花吸引了,有的在指认花的颜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有的在数花瓣,三瓣的、五瓣的、六瓣的;有的在争论花的名称他们发现有的花朵长得一样,但是颜色不一样;有的花朵有香味,有的花朵没有香味••••••户外活动的时间结束了,幼儿还一直很兴奋地谈论着••••••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从功能角度,可将玩具分为建构玩具、运动玩具、教育玩具和表征玩具其中,教育玩具也称益智玩具2.【答案】A解析:婴儿5~6个月左右开始认生认生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程度3.【答案】C解析:在幼儿对各类词的掌握中,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儿童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儿童对实词掌握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4.【答案】B解析:4风疹发病高峰期为春季至初夏风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以鼻咽分泌物为主要传染源该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能力不强,偶尔接触未必形成感染,其潜伏期为10~21天,此后表现为咳嗽、流涕、咽部疼痛、头痛、发热、食欲不佳等临床症状。

面部会首先出现皮疹,一个月内遍布全身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5.【答案】D解析:思维发展的表面性是指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青青的问题正体现了其思维的表现性6.【答案】A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科学领域中提到,5-6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7.【答案】D解析: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按照《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其中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8.【答案】C《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几本理念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9【答案】B《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指出:(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因此题干中所说的正是体现了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应该照顾到幼儿个体差异,同时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10.【答案】A解析:幼儿个体差异包括能力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B项属于气质差异,C项属于能力差异A选项体现的只是暂时情况,并不是个体差异的表现二、简答题11.【参考答案】(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够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12.【参考答案】(1)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他会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把自己和别人分离思考如一些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争夺零食,这在幼儿阶段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如果在父母的陪伴下,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就可以对幼儿的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进行引导,从而使幼儿形成与他人进行分享、换位思考、处处为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私”性格,长大以后,就很难改变2)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发挥幼儿游戏的引导性游戏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幼儿的各种学习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游戏的方式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加强引导3)父母的培养教育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最早建立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孩子与其他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的重要角色,尤其在幼儿期,父母的陪伴不仅让其有安全感,更能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4)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终身享用的财富有关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如果不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将会贻害终身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长的影响至关重要三、论述题13.【参考答案】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避免和减少因两个学习阶段间存在的差异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入小学后的发展及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幼儿园方面的衔接工作1.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给幼儿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展开,培养有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整理书包等生活习惯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课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5)发展动作,增强体质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能力;较强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2.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1)入学情感的激发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2)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倾听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3)安全意识的培养(二)家庭方面的衔接工作实际上,无论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信心的培养,都与家长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也应该成为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适宜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协调、润滑功能具体来讲,主要是帮助幼儿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即做好入学前的身体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生活习惯准备和学习习惯准备四、材料分析题14.【参考答案】根据材料中幼儿自我控制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特点幼儿自制力反映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1)开始从受他人的控制发展到自己的控制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控制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在遇到外界诱惑是,主要是受成人的控制,而且成人一旦离开,很难自己控制的行为,很快就会违反规则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刚刚离开的时候忍了一会,之后禁不止诱惑打开盒子偷偷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