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通道规划设计

上传人:悠*** 文档编号:237671660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通道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火通道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火通道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防火通道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防火通道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通道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通道规划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林草局XX林场林区防火通道建设作业设计(XXX年12月)1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XX县林草局XX林场森林防火通道规划设计1.2项目实施地点:XX林场XXX林区、XXX林区、XX林区、XX林区、XXX林区。1.3建设规模:新开挖防火通道200公里,清理维修防火通道200公里。1.4实施单位及法人代表:XX县林草局XX林场 XXX1.5概算投资:1600万元。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一大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XX林场位于XX县境内西部,地跨XX、XX两乡镇,辖区面积XX公顷,森林覆盖率XX。林场辖区内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落后,全场防火隔离带只有15.7k

2、m,现有防火通道及林区公路共200公里,由于天然林禁伐后年久失修,目前畅通里程不到10%,原有防火XXX也由于周围林分生长迅速及地势较矮已不具备XXX的基本功能。如发生重特大火灾,扑救人员及后勤补给无法及时供给,特别是XX林区XX一带,全部是中龄林,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而扑救不及时的话,损失将会无法估量。加之,XX镇60的薪材取自本场的XXX林区,林区内人员活动频繁,易发生人为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在防火通道不能保证畅通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特大森林火灾。因此,在本场XX林区XX至XX年天保工程造林区、XXX林区、XXX至XX、西山称勾山至红旗墩子、XX金竹林至山顶等几处建设防火通道,不仅能起

3、到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还能有效地保护我场天保工程造林的成果。同时,XX、XXX和XXX林区原有防火通道的修复,将更好的巩固历年来在该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效果,也能使本场的防火基础设施布局更趋于合理。通过维修防火通道等,将对我场林区防火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极积作用:1、XXX的准确监测,将有助于对火灾的快速反应。2、一旦发生火灾,防火通道对林火的阻隔作用明显;3、防火通道属一般林区公路等级,维护保养便捷简易;4、防火通道清理畅通后,便于防火期扑火队伍的快速调集和扑火物资运输畅通;5、森林管护综合效益显著。3项目区基本情况3 .1 地理位置XX林场地理坐标介于于东经9858一9915

4、,北纬2529 2604,之间。新开挖的防火通道包括:XXX至XXX接XX地区共60公里、称勾山至红旗墩子50公里、金竹林至山顶30公里、XX至XXX40公里、XXX至XX20公里。需维修的防火通道包括:XXX林区100公里、XXX林区100公里。维修及建设公路里程总计400公里。 3.2自然条件(1)地形地势 林场位于XX山脉南缘,分属XX江和X江水系,以X江水系为主。山川南北纵贯,东西并列,北高南低。全为山地,坡度较陡,多在26。一XX。之间,仅在水岭以北、XX储术场以东、XX西垃脚下有一小片地段较为平缓,坡度在10度以内。(2)地质、土壤 地质构造为XX褶皱带岩系,母岩为石灰岩、花岗岩、

5、砂页岩、千枝岩。母质多为残积物。林地土壤为黄棕壤,土层厚度为中、厚层,局部薄层。林内腐殖质层较厚。(3)气候 通道海拔在XX 0 03 0 00米之间,最高为290 0米,最低为XX40米。由于海拔较高,气候比较冷凉。根据XX森林垂直热带分布带的分类系统,大部属温凉性热量带(海拔26003200米),海拔2600米以下为暖性热量带。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9。c,极端最低气温一3.8。c;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14.2。e;年均温8.8。c,霜期较长,一般在霜降节令后1 0天开始至次年2月底3月初结束,约12 0天左右。年降雨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一般递增为28mm1 0 0m。年降雨量在15

6、 0 02000mm之间,较为充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日照和蒸发都较县内其它地区少,属于湿润区域。(4)植被 森林植物群落的地理分布与它所在的环境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是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以及植物等目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热量和水分。从整体来说,森林植被的分布存在着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大规律。 根据XX森林的分类系统,林区内的植被群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温凉性针叶林 主要由人工华山松纯林或者针阔混交林组成。混生的阔叶树以常绿栎类为优势树种。暖性针叶林主要由XX松组成。生长较差,郁闭度较小。暖性阔叶林 林区内的暖性阔叶林,分布较广,树种组成复杂。除上述两种针叶林外,境

7、内所有阔叶林均属于此类型此类型森林由常绿阔叶树种和落叶阔叶树种组成,以前者为主,后者次之,常绿树种多为壳斗科和栎类,以栎类纯林出现或与其它阔叶树组成混交林。个别地方有桤木纯林。下木以箭竹、悬钩子、小蘖、杜鹃、南烛为主。草本有蕨类,禾本草类、草莓等。 常绿阔叶林内,一般较为阴暗、潮湿,腐殖质层较厚;在落叶阔叶林内,则较干燥,通风较好,阳光充足,下木草本也较少。竹林 主要由其它竹、箭竹组成,多生长于林下。3.3社会经济概况 XX县XX镇地处三江并流XX江纵谷区,最低海拔XXX米,最高海拔XXXX米,镇辖面积36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全镇辖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XX000 ,其中农业人口占31

8、500人。居住着汉、自、彝、XX、苗、回、XX、傣等8个民族为主的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3。4资源调查4.1调查方法(1)小班因子调查方法 地类: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操作细则中地类划分标准进行调查。起源:通过现地调查,结合访问而确定。 优势树种(组):根据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能确定优势树种的就确定优势树种,确定不了优势树种的就确定优势树种组。而树种的组成按其蓄积或株数所占的比例,用十分法表示,组成系数最大的为优势树种(组)。(2)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的调查方法 平均胸径:根据小班面积大小用角规控制检尺方法逐株实测各树种的胸径,推算各树种(组)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由树高曲线计算小班

9、平均树高。(3)郁闭度、龄组的调查方法 郁闭度:目测调查林冠投影对地面的覆盖程度,用十分法表示,调查记载两位小数。 龄组:优势树种平均年龄采用查数年轮枝或查阅造林档案、访问等方法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的年龄即为小班的平均年龄,记至年。(4)林种的确定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按照XX县天保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布局图、林种规划图等资料综合确定林种。 (5)其它因子调查 按地块(小班)调查立地条件,记载包括地形因子(坡向、坡度海拔等)、土壤因子(土壤亚类、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含石量、湿度等);用目测法调查地被物优势种(含有收集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名称和覆盖度,覆盖度以百分法表示,记载灌

10、木、草本植物等植被情况及水土流失情况等。4.2 调查结果 4.2.1土地面积新建防火通道共划为47个小班,总长度为200000米,路基宽7米,路面宽5米,总面积为100公顷。全为林业用地,权属为国有。其中,新建部份乔木纯林面积362公顷,混交林面积185公顷,其它灌木面积120公顷,详情见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附件一:4.2.2森林资源评价新建防火通道周边覆盖林区面积广,对森林防火意义重大,覆盖林区立地条件优越,水份、土壤条件较好,气候适宜林木生长,适宜发展林业。5项目施工设计5.1项目建设规模及布局(1)新建防火通道200公里:1、XX林区,沿海拔2800米高度,北起XXX,南至XXX接XX地

11、区共60公里;2、西山林区,称勾山至红旗墩子50公里;3、XX林区30公里;4、XXX林区40公里;5、XX至四XX林区20公里。防火通道设计:路基宽7米,路面宽5米,总长200公里。(2)需维修的林区防火通道200公里:1、XXX林区共100公里;2、XXX林区共100公里。5.2项目建设地点 XX国有林场XX林区、XXX林区、XXX林区、XX林区、XXX林区。5.3项目建设要求 清理通道内灌木、杂草,开挖、填平、夯实路面,修理桥涵、侧沟,一旦险情发生,保证车辆及人员畅通。5.4项目建设时间 XXX年11月至xxxx年12月。 XXX年11月项目申报,筹集资金。 xxxx年4月前进行技术准备

12、,招标施工队伍及人员。 xxxx年4月开始施工。6项目投资概算6.1新建防火通道 新开挖防火通道,包括清理采伐,路面开挖、桥涵、边坡挡墙、侧沟等在内6万元/公里,共200公里,总计1200万元。6.2维修防火通道维修防火通道,包括路面、桥涵、边坡挡墙、侧沟等在内2万元/公里,共200公里,计400万元。总计:1600万元。6.3施工管理 (1)、注意生产安全,杜绝工伤事故; (2)、施工时避免毁坏周围林木; (3)、注意林区防火。7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森林防火制度,在林区严格控制火源,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维修建设,与地方XX一起建立区域性防火联防组织,互通情报,互相支援,共同协作,做好所辖林区及周边地区的森林防火群防联防工作。 XX年XX月二十日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