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上传人:御*** 文档编号:237671216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2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清朝第一次完败给西方列强D.中外民族矛盾取代了内部矛盾2.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延”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战争相反封建与反侵略相结合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

2、思想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B.C.D.4.“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和实践没有向政治改革继续前进,但他们确实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为社会进步的部分质变和量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这些人”应包括A.李鸿章B.康有为C.章炳麟D.孙中山5.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6.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

3、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7.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中事L、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8.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变法维新 自强、求富 民主、科学 民主共和A.B.C.D.9.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民主主义革

4、命兴起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近代化探索的过程10.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A.林则徐“实业救国”的践行者B.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C.张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D.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11.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12.“这次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5、,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 B.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4.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来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

6、解决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5.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选句“宛平城外鸡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长江呜咽钟山悲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大转折挺进大别山16.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D.日本“囚笼政策”的破产17.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五四精神 抗战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A.B.C.D.18.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

7、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这一定格的寓意是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C.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19.某同学在搜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大生纱厂”这三个企业的资料,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外资企业的扩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0.某导演筹拍电视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有明显历史错误的是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朋友相

8、见多行握手、鞠躬礼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A.B.C.D.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21.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关天培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 】改正: (2)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丁汝昌同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改正: (3)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改正: (4)孙中山、陆浩东、赵声等领导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改正: (5)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张自忠血洒疆场。【 】

9、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2分)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2分)材料二: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如下)年代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5年前141231201896-19113817236623813695863.86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

10、纲(2)根据材料二指出1895年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三: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3)材料三体现了谁的思想?(2分)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2分)材料四: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

11、变(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2分)试举一例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四中所说的“树墩”所进行的努力。(2分)2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领导中国人民艰难探索道路,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金冲及生此天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2分)材料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大会通过

12、了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这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材料二中“一大”召开的地点在哪?(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材料三: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两支革命武装,会师在井冈山。建立工农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设起一个又一个红色根据地,用乡村包围城市。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指导着伟大的革命实践。东方红朗诵词(3)上述材料阐述了毛泽东所开辟的革命新道路是什么?(2分)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据此说明毛泽东所开辟的革命新道路有何特点。(2分)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及其他抗日武装

13、,对日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共中日军52.7万余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抗日战争的胜利(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19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24.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多种类别的材料解读历史,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历史认识。请根据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数轴说史】材料一: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如图。(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说说导致“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图表说史】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下图)(2)请分析图表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12-1921年民族工业发展有何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的原因。(4分)【图片说史】图1中国土地法大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