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237654043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摘要: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原则、布局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实际,详细论证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园林道路 规划设计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园林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得当,对园林绿地的整

2、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园路的类型1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1.1主要园路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1.2次要园路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1.3游息小路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1.4变形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形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3、。2园路功能与特点2.1功能分区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是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2.2组织交通

4、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2.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3园路规划原则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

5、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则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和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需要设计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2。3.2园路的布局3.2.1 平面成形布局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

6、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讲究平面几何形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3.2.2 立面成形布局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设有过路亭。在许多园林中,设置坐登、椅子在园路外延边界,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

7、合等等。这样宽狭变化,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转贴于 3.3园路路口规划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则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尽量采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过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圆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

8、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3。路口要设计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台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则式的地形进行设计。3.4园路其他要素3.4.1园路与建筑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起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常见的园路与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

9、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路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向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段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圆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3.4.2 园路与水体中国园林常常以水面为中心,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

10、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4。3.4.3园路与山石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既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3.4.4园路与植物园路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

11、,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进行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既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5(1)现代园林中,避免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改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2)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

12、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3)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某些规划设计中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4)某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圆形花坛相切分布、在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于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5结束语(1)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2)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参考文献1 唐明全城市道路建设, 1993(1):4548.2 任如红建筑美学. 浙江林业科技, 1999(3):511.3 张鸽香.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4) :5861.4 刘口穗.中国园林. 2003(2):7378.5 赵世伟主编园林工程景观设计.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8):927956.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