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237653612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8.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统编版六年级下册(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金色的鱼钩人教部编版版 六年级下金色的鱼钩部编本人教版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新课导入 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向我们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

2、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瞻仰那枚金色的鱼钩听录音,小声跟读,标出自然段。思考:思考: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注意录音范读的语气变化。讲授新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故事?初读感知初读感知 本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以鱼钩为线索,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

3、认识吗?字词学习字词学习你会读吗 ?颧骨qun你会读吗 ?bn两鬓你会读吗 ?威胁你会读吗 ?喜出望外你会读吗 ?收敛你会读吗 ?弥漫你会读吗 ?衰弱你会读吗 ?瞻仰你会读吗 ?奄奄一息颧qun笔顺:眼眶下面,两颊上面突起的部分。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横 竖 竖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鬓t 笔顺:鬓角,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 也指这个部位所长的头发: 两苍苍。重难点字书写指导横 竖 横 横 横 撇折 点 撇 撇 撇 点 点 横撇/横钩 撇 竖 横 竖 横 撇 点同学们,识字练习结束啦!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 听写本课词语。对照课本,

4、检查改错。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课文学习学生合作,概括主要内容:接受任务护送病号永远怀念壮烈牺牲接受任务(第1、2自然段): 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护送病号(第322自然段): 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壮烈牺牲(第2333自然段): 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永远怀念(第34自然段):讲“我”把

5、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1.学习第一部分。(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老班长的任务是什么? (3)画出文中对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课文解读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饱经风霜2. 学习第二部分。 小组合作:在护送病号的途中,老班长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写上批注。 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

6、鱼汤。分男女生读:没有吃的,忧虑。发现了鱼,开心。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作批注,再读一读。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为什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这些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从“皱紧”、“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难以下咽。可是老班长却自己吃

7、鱼骨头充饥,表现了老班长让战友吃鱼的这种舍己为人、关爱他人的品质。表现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痛苦,也表明“我”看到这种场景是内心的难受程度。3. 学习第三部分,感悟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快要走出草地时,老班长怎么样了?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老班长奄奄一息为什么不喝鱼汤呢?4. 学习第四部分,传承革命精神。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小组交流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表面是在写鱼钩,实际上是写老班长,意

8、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倔强的小红军,体会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拓展延申 长征途中,陈赓看见一个十分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我的粮食分给他。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我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我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我。汇报交流: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

9、,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全文总结随堂练习一、佳句赏析1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奄奄一息为什么不喝鱼汤呢? 。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2.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为什么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 。 这句话表面是在写鱼钩,实际上是写老班长,他亲手做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永放光芒!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军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请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拒喝鱼汤,叮嘱鼓励 金色的鱼钩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老班长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