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237653560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技术突破电力改革的关键 【摘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速,导致电力供应再度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全国目前已经有22个省市相继“拉闸限电”,一些地区的企业不得不采取“停四开三”,直接影响到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电力供应短缺,对于电力改革的实施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供应不足造成“电力市场”无法按期建立。老的垄断管理体系解体了,新的市场体系建立不起来,2004年电力行业将会出现非常复杂的局面,电力改革何去何从成了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忧虑。 曾经被寄以厚望的新一轮“电力改革”,正在因为全国性缺电遭遇空前的尴尬,由于权利的重叠和体制矛盾,新成立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新改组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于电力

2、改革具体措施上出现了政令不协调,让电力企业感到无所适从。改革的前景陷入迷茫,连最权威的改革者们也无法预测这一改革将会产生如何的结果。在电力改革的乱麻中,老百姓直接的感受除了“拉闸限电”,就是电价上涨,还有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指责,难怪老百姓发牢骚:电力改革越改越乱。电力改革会不会真的“越改越乱”?作为电力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的“解体原国家电力”的任务已经完成,然而结果却是一个老老虎顿时裂变为12个新老虎,形成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集团,以及5大电网集团公司,还有5大发电集团公司。在实际生产能力没有相应扩大和执行层也没有加强的前提下,领导机构聚增,使得已经极低的电力行业资产利润率进一步下滑。人

3、们看到的是:办公大楼越来越多,老总副总越来越多,工资待遇越来越高,拉闸限电越来越频繁,电力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还不如改革之前。 实际上电力改革早在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时就已经开始。然而,改革的进度和成效都令人“沮丧”,国务院不得不推进新一轮的电力改革。电力是一个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需要很强的公共意识,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两者存在非常大的矛盾,让一个企业去承担公共义务是没有道理的,将公共利益简单地交给一个利益集团的“改革”就更是个问题。电力部企业化后,垄断经营等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许多方面的弊病更加变本加厉,公共意识完全被“商品经济”意识淹没了。欺行霸市,腐败奢华,占据了近

4、两万亿的国有资产,最后只给政府100多亿的“利润”,最终犯了众怒,使得一些领导同志不管电力改革应该如何实施,采用什么方式,非要将国电公司先解体不可,实际上整个中国社会对于电力改革感情因素超越理智。 电力改革所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协调。问题是我们可不可能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我们的意识可不可能去改变已经存在的“现实”。电力工业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100多年,新中国的电力生产供应体系从1945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东北至今,也已经建立了近60年。它的管理体系是与其生产方式共同生长起来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基本上还是平衡的。今天,我们打破这一平

5、衡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希望重新划分利益格局,引进竞争机制,从而打破垄断,增加政府干预权威?还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电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电力能够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国家电力公司这样规模的垄断企业,在世界上任何国家政府都是无法容忍其存在的。但是,我们通过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最关键的因素。目前正在实施的“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主要为解决发电和输配电之间的问题,可是发电环节的垄断因素有限,垄断在输配电环节更为突出,而这一垄断是现有供电方式和技术决定的,目前的改革措施能否在不改变生产方式的条件下,改变电力垄断的本质?“厂网分开”虽可以使各大发电企业向电网“平等”送

6、电售电,避免歧视,增加一些企业投资建设电厂的积极性;“竞价上网”也可能增加电网的收益。但凡事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电厂脱离了电网的控制,使电网营运风险加大。美国加州电网就是在发电公司结盟涨价的逼迫下,濒临破产,最终还是消费者吞下着名为“打破垄断”,实为“利益重组”的所谓“改革”造成的苦涩后果。目前,中国企业的道德意识还未必及美国,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若是将最后的调峰、调频电源都出售了,不要说经济性能不能保证,恐怕起码的安全都无法保证。改革需要新技术的支撑 综观中国的各项改革,我们不难发现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有技术突破作为依托。1978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一波接着一波地推进,越来越深入,

7、从形式上改革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但是正是因为一些新的科技推动经济基础方面的改变,才能够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推动“意识”的不断转变和更新。专家们在对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研究中发现,化肥的大量使用是这一改革能够最终被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接受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不仅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中国对外开发的大门。中国重新开始恢复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大型化工设施的陆续进口,以及大量进口的化肥使粮食产量明显增加。对于农民来说,按照土地分配的化肥和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政策,保证了不论有无充足劳动力的家庭基本都能够在“包产到户”的浪潮中生存和发展。此后

8、,农业与养殖业的技术革命不断出现,特别是种子改良技术的发展,保持了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入。随农村改革之后开始的城市其他各项改革中,电视机带来的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极为主要的作用。正是因为电视机进入家庭,中国的干部和老百姓能够直接通过视频信息了解到当今世界进步的状况,知晓“三分之二受苦人”的实际生活状况,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化成广大干部群众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支持和动力。 在行业改革中,因为技术进步作为后盾来推动改革的成功例子更多。例如交通行业的改革,这是一个各种技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各个行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来促进整个行业改革的完美过程。在中美关系

9、改善之后,美国解禁了对华飞机出口的限制,波音客机开始进入中国。巡航高度达到8000米以上,巡航速度超过900公里/小时的波音707和737喷气式客机可以在没有气候变化的同温层高效运转,逐步代替了老式的巡航高度只有5000-6000米,飞行速度只有500-600公里/小时的俄制伊尔18和安24涡轮螺旋桨客机。由于飞机性能的提高,使民航航班不再受到气候、航程的限制,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飞行成本不断下降。在民航进步的压力下,铁路开始先后六次提高运行速度和改善服务。此后,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铁路和民航短途航班形成了新的竞争压力。就是在这一波又一波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交通行业

10、的各个专业部门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改革互动。不仅是交通,电讯改革更是一系列新技术的延伸。首先是手机的出现,使传统固网承受了巨大的挑战,为了生存和发展,固网积极改进服务,并利用光导纤维,以及对通讯网络实现了数字化的技术升级。固网的数字化,推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手机移动网的数字化升级,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IP长途电话业务,以及正在发展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技术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电讯行业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次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商业行业的改革也是因为自动收款机、条码光识别技术、现代物流配送技术等,以及自选式销售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商业销售方式的革命,这种革命性的转变,导致传统柜台

11、式销售的萎缩,最终提高了商品和资金周转的效率,降低了消费者的代价,改善的服务质量。实际上不仅中国如此,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技术的发展推进着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最终带来变革。西方国家的电力改革也是起源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曾经面临过一次空前的能源危机,因为石油输出国家的联合禁运,导致北美和西欧出现严重的能源供应危机。这次能源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痛定思痛,决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能源供应品种,特别是鼓励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但是天然气的利用必须通过效率更高的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由于当时的技术局限,燃气轮机和内燃机的功率不能造的很大,再有天然气成本远高于煤炭,在利用时必须尽可能地提

12、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天然气作为燃料更加适合于用户端的能源系统和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但是,发展用户能源系统就意味着将要直接影响电力公司的垄断经济利益,自然受到了电力公司的抵制。为此,美国国会于1978年修改了公共事业法,以法律的形式强逼电力公司接受用户能源系统,特别是热电项目的并网。从此,热电联产在美国方兴未艾,甚至各大电力公司也积极参与,现在一技术形式已经正式归类为“分布式能源”,并被认为是美国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后,各国都效法美国大力发展用户端的热电联产设施,并制定相关法律推动这些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因为这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能够调动企业和民众的参

13、与热情,成为政府大力支持的技术方式,最终成为改革的技术动力。丹麦是当今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已经发展到全国没有一台工业锅炉不发电,也没有一座火电厂不供热的水平。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丹麦GDP增加了1倍,能源消耗没有增加,污染排放反而大大减少,原因就在于丹麦所有的改革政策都是立足于技术的发展。丹麦政府通过征收能源环境税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对于技术落后、能源效率低、污染大的发电技术征收相当0.1元人民币/kWh的税,同时对技术先进、能源效率高、污染小的发电技术给予免税甚至补贴,在这已条件下再竞价上网,采用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段推动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的电力改革也是建筑在技

14、术的不断发展之上,最近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居民可以选择相应的发电企业进行结算,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用电规律通过网络系统选择不同发电商的电价模式。信息技术正在将发电、输电、供电和用电,以及发电上游的燃料供应系统,用电下游的制冷供热系统进行整合优化,这一技术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创造一个全新的能源综合供应体系,专家们将其称为:第二代能源系统。 这种为先进技术开绿灯的改革,不仅对电力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也推进了整个能源行业的变革,甚至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允许分布式能源电站并网,不仅增加了边远地区的电力供应,而且使煤矿抽放瓦斯和煤层气利用形成了热潮,最终有效利用了这些宝贵

15、的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更有意义地是降低了矿井的瓦斯爆炸,遏止了矿工的伤亡事件。同样是这个原因,美国出现了许多热衷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商业机构。其中有一间公司以利用垃圾填埋沼气发电为主业,每年的利润比2003年中国占有近2万亿资产的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12大集团的总利润还多一倍。正式因为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垃圾填埋沼气不在成为温室气体污染环境,周遍居民不必为垃圾的臭气而烦恼,还解决了垃圾填埋场瓦斯爆炸的安全问题,而且使这些土地资源在若干年后可以重新使用。 以技术为引擎的成功改革的范例还很多,这些范例恰恰是我们坚持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最佳左证。但是,在中国不断推进的电力改革中,我们确

16、看不见技术进步的因素。没有技术支撑的中国电力改革在中国那些可能推动电力改革的技术没有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应有重视,而改革本身更重视利益格局的重新安排。尽管热电联产是一项被国家已经以立法形式肯定的技术,但是这些年来热电行业一直处于忐忑的存在边缘,常常被一些主管机构莫名其妙地归入限制淘汰的行列。一些主管部门领导常常因为某个热电厂是未能供热的“假热电”,而表现出对这个行业的排斥和厌恶之态。远的不说,2002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电通知,国家为限制135MW及以下小火电机组的违规建设,就正式发文将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与“小火电”项目归于同类,不论大小,一律报“国家批准”,否则银行不准贷款,项目不准开工建设,电网不准购电。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4月27日竟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格禁止对13.5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提供信贷资金的通知”银发(2002)115号,文中提出:“各金融机构不得对13.5万千瓦及以下火电项目发放贷款或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通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