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237652956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工程招投标措施及对策 论文摘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几种弊端,分析了形成的具体原因,结合作者二十几年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招投标是一个烫人的火芋,它有时被包裹在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和黑手、暗箱、贿赂等不光彩的词汇纠缠在一起。一旦堕入其中,整个工程就如同走进了永无尽头的黑穴。一个工程项目如果没有承包给一个较好的企业,那么工程质量、投资、安全与进度就很难得到保证,弄不好就会使项目成为“豆腐渣”工程、“胡子”工程、“半拉子”工程。据某相关资料的报道,某一系统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工程建筑领域的腐

2、败案件每年均在二十多件,涉及范围之广、人员之多、大多是由于个别领导干部的黑手或有关行政部门少数人暗箱操作和行贿受贿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故意、找借口规避招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就已正式实施,虽然各级领导及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也在相当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但仍然局限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方面,至于勘测、设计、监理、检测、设备及材料采购、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均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有的甚至未涉足。更有个别领导或有关行政部门少数人借口“稳定”、“内部保护”等规避招标或暗箱操作,把工程

3、通过被“保护”单位转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行贿人等。 2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多于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采取这种方式招标的,招标人可以不公开发布工程招标公告和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知自己熟悉和了解的施工单位前来投标。显而易见,这种招标方式在选择优秀企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就给那些在招标活动中的不正当交易和腐败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造成了吃回扣,权钱交易,虚假招标,私泄标底,串通投标,贿赂投标和违法分包等行为时有发生。 3实行内部保护主义政策。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据了解,一些地区或一些部门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规定,甚至有的领导在会上就

4、直接讲:所有工程项目尽量让自己的企业干,甚至说什么样的工程,给什么样的行业的企业干,都做了口头上的规定。即使本地区内部企业在资质等级、技术人员素质、机械设备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经多项工程调查(2002年28个标段,内部企业中标21个)中标率也高达75,甚至在招投标以前领导就规定了一个内部企业中标率更有甚者,项目法人直接将标底透露出去,或让标底计算人员无根据地凋高或调低计算出来的标底,以让其事先想让中标的单位中标。 4评标委员会成员构成违规 有些工程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其招标的评委大都由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计划委、财务局、审计局、项目法人和设计单位所组成,这些部门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仅不利于招投标的监督工作,而且极易产生行政干预。有些工程项目的评标专家宁可让不懂技术的人员担任,也不让真正的专家担任,这些都严重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5招投标程序不规范,随意操作 程序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招标不报批;就是报批了,也不按批准的招标方式进行招标。如某单位的一项建设项目,上级计划部门批准的是公开招标,可这个建设单位实际实施的却是邀请

6、招标。这样造成漏洞百出,有招标之名而无招标之实。操作的随意性表现在: (1)随意变更中标单位。某单位去年开工的5个标段,虽然也按照招标程序进行了招标,但招标的结果是招标单位所属的1个内部企业中了3个标段。但从这家企业的实力来看,不可能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工程,因此招标人以行政手段调整工程施工单位,调整的结果,原各标段的第一中标单位与施工合同签订单位无一相符。(2)开标后随意更改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如某单位在某工程项目招标时就出现了开标后继续修改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的情况,使本已无效的投标单位最后成为中标单位,从而导致有效投标单位不服而上访。(3)施工合同价与中标价不一致。如某工程的合同总价比中

7、标总价低131万元,其中有个标段的合同价就比中标价低280万元。(4)单价承包合同中,投标单位中标单价与签定合同中的单价不一致。 6措拖和对策 要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减少和限制黑手、暗箱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61严格执行并依法确定招标范围 按现行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应该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上级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应该无条件地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审批,建设单位应无条件地实行招标。不仅工程施工要招标,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检测、设备及材料采购、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也应纳入招标范围。对不按照批准的招标形式进行招标的,或者化整为零的,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应加

8、大执法监察的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查处。 62严格控制邀请招标项目的审批 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在项目招投标的审批中,应严格把关,控制邀请招标形式的审批,因为邀请招标招来的只能是招标人熟悉或有关系的企业,这些企业与招标人的关系可能较好或较密切,但在整个建筑市场上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企业。因此不是特殊工程,上级主管部门不应批准邀请招标。多批公开招标,因为公开招标可以避免对优秀投标人的排斥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外来企业为了得到招标人的“邀请”,不得不寻找和利用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手段与招标人进行“亲密接触”,在此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行贿受贿等腐败问题。 63在施工期短、技

9、术难度不高的项目上积极推行“合理最低投标价法”的总价承包 合理最低投标价法是指投标文件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投标价不低于成本的投标人即作为中标侯选人。其中标价格作为总价签订合同,这个总价视为为实现和完成设计图纸的全部内容,达到合格标准的全部价格,不存在签证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对价格因素进行评审,对其他因素作为参考条件,投标价格低是考虑中标的重要条件。中标价也是合同价,也是结算价。强有力地控制了工程成本和交易过程中的“亲密接触”以及不法行为等问题。 64在评标过程中积极推行“附加本评分法” 所谓“附加本评分法”,就是不署名投标。投标总分一般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商务标,其中最

10、核心的内容是工程报价。由于工程报价是在有公证人员在场的公开场合宣读的,投标人无法作弊。但技术标的评定弹性很大,只要评委乐意,他可以充分地展现他的倾向性。但假如在技术标中不显示投标单位名称和法人代表姓名,其投标文件由监督人秘密编号,各评委要评的投标人是谁,他自己无法知道,只能根据评分标准和评标办法如实进行打分,评委的倾向性就没有发挥的余地了。从而使评标工作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和公正”。 65规范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 招标代理机构是招投标工作的中介机构,招投标工作是否规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标代理机构的职责、职能是否真正到位。然而,目前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权往往取决于业主,它必须按照业主的意愿去操作。

11、建议有关部门应对此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以规范业主和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 66进一步加强专家库的建设 专家库的建设应认真履行每组抽取的专家包含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行业的人员,抽取时专家库的主管部门应严格把关,只能让业主抽取一次,不再重抽。因为重抽就给业主选择熟悉专家、听话专家创造了条件。这样就解决了我们行政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又使行政部门的领导解脱出来。从根本上促进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 67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而且也影响到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是保

12、护落后。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和腐败现象,往往是在“保护本地企业,维护本地利益”的“红帽子”下滋生出来的。因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站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积极主动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 68纪检、监察齐动员,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的力度 招标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况且又是资金投放密集区。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的运作机制,尽可能地减少招投标工作中的漏洞,不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对犯罪分子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让“禁令”这条高压线,时时有电,常常有电。 市场呼唤“阳光工程”,人们呼唤“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建立健全这种人们渴望的市场。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