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237652887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8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共8课)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1课。本课与本单元的第2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两个学段目标。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本课以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为主体活动,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本课首先明确调查任务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并设计出调查记录表;最后按照小组数量划分

2、校园的调查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重点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能感悟到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所以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在朦胧中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还是模糊的、零散的。校园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环境,学生通过调查校园的生物可以以小见大,从而感悟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

3、动方案。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没有好的调查方案和详细的调查记录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调查效果。【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调查记录表、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聚焦1.图片导入。谈话:请同学们

4、欣赏一组图片,有的是植物,有的是动物,看完这组图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教师播放图片,学生观看之后回答问题。2.过渡。提问:大家感慨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很多,那你们知道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吗?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谈话:看来同学们需要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一次调查活动,才能对校园里的生物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校园生物大搜索”。设计意图:从地球上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入手,将问题聚焦到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校园,引发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从而揭示本课的主题,即调查校园中生活的生物种类。 二、探索活动一:设计调查方案1.提问:我们如何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调查呢?学生进行交流并回答

5、问题。2.学生分组制订调查方案并进行汇报,老师进行点拨。(1)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上看得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3)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4)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进行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5)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不同颜色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郁金香,也可以分别记录成某

6、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6)要爱护动植物。3.小结:科学家在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时通常也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我们也要像科学家一样做一次真正的调查研究。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首先要明确调查任务,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最后设计详细的调查记录表。这个活动能够让学生知道周密的调查计划对调查活动的重要性。活动二: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1.对校园进行区域划分。全班有几个小组,就把校园划分成几个区域。2.每个小组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调查。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何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

7、,对认真调查的小组及时给予评价。设计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对校园生物的大搜索,我们学会了制订调查方案和分区域调查,发现了校园里许许多多的动植物,知道了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板书设计】 调查记录表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2课,是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的延续,与第1课共同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调查活动,完成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8、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3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学段目标。此前,学生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对植物、动物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了探索,了解了生物的多样性。本课的内容则落在“针对生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示校园生物状况”上。本课首先通过回忆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引出校园生物的相关问题;然后通过交流调查活动将各组的调查结果汇总在一起,形成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整体认识;对生物整体有了认识后,确定一个标准,按照二歧分类法将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最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示校园生物状况

9、。通过观察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校园生物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发现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学生分析】学生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1.具有对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发现的生物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这样为应用二歧分类法将生物进行分类及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奠定基础。2.对校园环境特别熟悉,能在平面上进行简单的分布。3.简单分布之后,通过设计、画图将生物呈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校园生物较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不熟悉的生物,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并实地观察校园生物,为学生的学习、认识提供帮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校园中生活

10、着不同种类的生物。2.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二歧分类法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分类。2.能通过制作生物分布图呈现调查结果。科学态度目标1.能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2.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愿意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校园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校园平面图、直尺、彩色铅笔、记号笔、A4纸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校园生物统计表(班级记录

11、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生物图片)提问:同学们,这些都是什么生物?2.谈话:你还认识哪些生物?它们都生存在哪里?3.小结:是的,大家在校园里认识了很多生物,那我们一起把大家的发现制作成校园生物分布图吧!(板书课题: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交流呈现校园里的生物,为后面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奠定基础。二、交流调查记录,整理汇总调查表1.谈话:通过调查活动,你们发现了有多少种生物?现在就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发现吧!2.提问:请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在校园里搜索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它们各有多少种?各自生活

12、在什么地方?(实物投影展示)3.分组汇报,教师汇总。谈话:我们已经把各组的调查结果汇集成了一份班级记录表。让我们来看一看校园里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4.提问:我们把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找到了吗?(学生思考)5.小结:是的,动物、植物一年四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长期调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交流调查结果的活动。学生对校园生物进行班级汇总,汇总的内容包括调查区域的名称、区域的环境特点、区域中发现的生物名称、区域内生物的数量等,汇总好之后为后面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做好充分的准备。三、用二歧分类法分类1.谈话:同学们,大家在校园里发现了这么多生物,

13、我们将这些调查到的生物又进行了整理、汇总,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整理一下这个调查结果吗?2.提问:排序和分类也是整理信息的两种有效手段。(出示图片)你有什么办法将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吗?3.同桌合作,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整理。4.汇报交流分类结果。5.谈话: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分类的方法,叫二歧分类法,就是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分到不能再分为止。请大家试着用二歧分类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6.同桌再次合作,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7.汇报交流分类结果。8.小结: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二歧分类法,今后也可以运用二歧分类法进行分类,以方便整理信息。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二歧分类法对校园植物进

14、行分类,学生对校园植物有了统一的认识,也对二歧分类法有了全新认识,为今后分类物体提供了方法。四、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谈话: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那我们怎样才能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校园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呢?预设学生回答:可以画一张校园简图,在什么地方发现了动植物,就在校园简图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来。2.提问: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吗?3.学生讨论交流。4.小结:(1)遇到不知名的动物或植物,可以在分布图上把它画下来,尽量画得详细。(2)如果某一个地方的动植物较多,可以给它们分别编号。(3)可以只标注生物名称,也可以在呈现生物种类的同时呈现区

15、域内生物的多少。(4)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应力求直观全面。现在,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直观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5.教师出示一张校园简图,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小组发现的动植物贴到相应的位置。6.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学生回答: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多,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少。花坛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多,操场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少。7.提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预设学生回答: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而动物以植物为食,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会形成食物网,所以花坛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多。8.交流:推测一下,如果扩大我们调查的范围,生物种类会有什么变化?生物种类会有什么特点?9.小结:我们会发现更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校园生物,通过先将校园中的生物编号,再将号码标注在校园平面图的相应位置等多种方法制作了校园生物分布图,便于对校园生物形成整体认识,意识到校园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