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237648931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倾角多断层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灭火分析 摘要:1111(3)综采面是潘北矿首采面。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倾角大断层多。该工作面在收作刷面期间采空区出现了发火预兆,后采取了有针对性又经济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对类似工作面在收作刷面期间防灭火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钻孔灌浆漏风风压差 1、工作面概况: 1111(3)综采工作面走向长1260m,倾斜长160m,斜面积201600m2,平均煤厚4.0m,容重1.42t/m3,可采储量约为106万吨。工作面采用区内后退走向长壁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用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标高为494m-392m。13-1煤层呈块状及粉末状,煤层产状变

2、化较大,煤层产状为:倾向20-439-42,13-1煤厚2.0-6.0m,平均煤厚4.0m。13-1煤有1-2层夹矸,上层夹矸厚0.3-1.2m,夹矸岩性为泥岩;下层夹矸厚0.1-0.4m平均厚0.2m。该工作面为一单斜构造,工作面共揭露9条落差2.5米以上的断层,工作面中部有发育宽缓的褶曲。(收作期间通风系统图1) 2、发火原因 c13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危险,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属易自燃煤层。该工作面地质条件较复杂,工作面收作位置位于四号异常区附近,同是此区域还存在DF5、DF6、fl三条断层(图2)。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采空区跨落不严实及跨落后支架顶板、后帮部存有大量遗煤,给煤炭自燃提供了

3、必要的条件。 1111(3)综采面收作刷面期间,在工作面液压支架顶部及后帮部出现CO气体并呈持续上升趋势,CO气体最高时达150ppm,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综合防灭火措施,防灭火取得成功。 3、综合防灭火措施 3.1上隅角埋管灌浆 由于该工作面倾角较大,工作面上隅角灌浆时,易在煤岩裂隙问形成固定的聚浆通道,达不到灌浆防火的预期效果。因此采取了错茬埋注浆管的方法。收作前期分别向采空区内预埋三根铁管。长度为10米、20米、30米。此种灌浆方法同时也解决了,大倾角综采面收作时易在上隅角聚热的问题。 3.2钻孔灌浆 为了准确判断高温点的具体位置,分别在架档间打孔取样,通过分析气样,确定高温点的大致范围。在

4、架档高温点附近,利用煤电钻在三个不同的角度(图3)预埋人三根铁管(1吋铁管做为钻杆,第一根为带眼花管前方焊接钻头),伸入采空内的长度不少于5米;灌浆时从工作面上隅角逐架逐管向下隅角方向灌注,每次的灌注到局部出浆时停止,此方法有效降低了支架顶板及后帮部煤体的温度。 3.3顶板走向孔灌浆 根据工作面停采线所处的地质构造(断层附近存有大量遗煤),利用高位钻场向采空区施工顶板走向钻孔(见图4),终孔位置控制在7787架后大致范围内。采用此方法有效降低了断层附近遗煤的温度,泥浆胶结后形成隔离带,也减少了采空区后部CO向工作面的流入量。 3.4上风巷煤壁边孔注浆 在上风巷钻场附近向工作面架顶方向施工注浆钻

5、孔(见图4),钻孔终孔位置控制在50-86架架顶范围内,钻孔施工完毕后及时与上风巷注浆管路合茬注浆。此方法有效降低了架顶遗煤的温度。 3.5注氮灭火 收作前在下顺槽预埋两路注氮管,埋人采空区内的长度应不少于20米为宜,氮气释放口高于底板,与工作面保持平行,并用坚硬的护体加以保护。潘北矿地面注氮站设2台KDSZ-1000型变压吸附制氮机组,每台机组的产氮量为1000m3h,出口压力0.8MPa,注氮站总能力为2000m3h。在采空区出现异常期间,24小时连续向采空区注氮。 3.6控制进风与回风压差 该综采面回采初期配风量为1800m3min,随着工作而的推进配风量降至1300m3min,收作刷面

6、期间,为了控制进、回风之间的风压差。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将配风量降至760m3min;采空区出现异常期间,在400回风联巷砌一道调节风窗(见图1),将配风量降至650m3min。此项措施降低了采空区的漏风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注氮防灭火的效果。 4、总结 (1)当采空区出现发火预兆后,应根据顶板的冒落压实状况、浮煤遗留分布等状况,通过钻孔找出火源点的位置,采取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措施; (2)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收作时,收作位置应尽量避免选在地质条件复杂及构造处; (3)顶板走向钻孔及上风巷煤壁边孔应有选择性使用,灌浆时工作面无出水或出水量较小的灌浆孔方可使用。 (4)收作时期,通风系统稳定是非常重要的,漏风会使采空区内的有害气体因压力变化而突然涌人工作面,同时漏风也会降低防灭火期间注氮的效果,控制进、回风压差的措施应慎重。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艺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