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交融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237647638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交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和谐·交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和谐·交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和谐·交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谐·交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交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交融 摘要:生态乐园是一种以生态性为主要特征的游乐园。生态乐园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一个完美、和谐、生态稳定的生态乐园,其外部形式应符合美学规律,内部结构与整体功能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当涂县太白生态乐园以和谐、生态、人居环境和景观美学等理念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为游人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和谐交融的场所。 关键词:生态乐园;规划理念;和谐;当涂县 Abstract:Eco-Eden is a kind of amusement park characterized by ecology. Eco-Eden is people yearning for beautiful to nature. A

2、 perfect, harmonious, ecological and steady ecological paradise, its external form should accord with the aesthstic law, inside structure and whole function should accord with the ecology principle. Dangtu Taibai Eco-Eden carries on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the ideas, such as harmony, ecolo

3、gy,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etc., have offered visitor a place, one the visitor harmony and blend with nature. Key words:Eco-Eden; Idea of planning; harmony; Dangtu 城市日益繁华,而越繁华就越远离自然的温馨,生活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人仿佛是生活在半空中的动物,疲惫的身心日积月累,不再有能力敏锐,不再有能力回忆。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人们,假期带着家人远离城市的繁华,

4、回归到大自然的宁静,这是所有人向往。于是乎,以自然景观为欣赏主体的生态型游乐园便应运而生。 1生态乐园 生态乐园并不是一种全新创造的类型,而是面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乐园是指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建立起来的、为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提供游览、休闲、娱乐等体验性和参与性活动为主体,以生态性为特色的游憩境域。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有机会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并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发自内心的喜悦。生态乐园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顺应(或恢复)自然、保护

5、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此外,生态乐园还包括一些节能、环保、高效益、低维护等内容。因此,一个完美、和谐、生态稳定的生态乐园,外部形式应该符合美学规律,同时,其内部结构与整体功能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 2当涂县太白生态乐园概况 2.1 地理位置 太白生态乐园位于当涂县太白镇东北部,距镇所在地2km,距当涂县3km,距马鞍山市15km,距芜湖市15km,距南京50km。经镇西部穿过的205国道和芜宁铁路与马鞍山和芜湖市相连,经镇东部穿过的沿江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太白生态乐园仅距1.5km,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前景良好。(图1

6、) 2.2 自然概况 太白生态乐园东至沿江高速公路西侧的机耕路,西至花山,南至新太路,北到姑溪河,总面积约224.72hm2。 太白生态乐园地属长江下游水网地区,为姑溪河和青山河交汇处,西南有青山河和花山、北有姑溪河,东有青山森林公园。园区中部龙湖面积为54. 78hm2,水面开阔,莲花成片,龙湖四周为呈梯田状的耕地,层层叠叠,与呈南北走向的青山和花山相接,以充满自然野趣的田园风光为园区的基本特征。 园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气温15.7,无霜期233天,年平均降水量1087.6mm,年平均太阳辐

7、射总量118.4KJ/m2。冬、夏季长,园区地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是较好的农业生产用地,为生态乐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园区东连省级青山森林公园,西接花山,南临青山河、北临姑溪河,地处“山”“水”之间,既有山之伟岸,又有江南水乡之风韵。“秀丽中显壮观,淡雅中含悬殊”,一副“两山夹一湖”的优美山水画卷。中部为龙湖,水域开阔,水体由浅至深,层次分明,并由堤埂分割,浅水区生长着各类水生植物,特别是大面积的荷塘,为生态乐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2.3 功能定位 太白生态乐园根据目前“生态旅游”的兴起以及太白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园区的功能定位于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走龙路、游

8、龙湖、赛龙舟、吃龙虾、住农舍”为特色,集观光、度假、娱乐、科普教育,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 2.4 功能布局 根据太白生态乐园资源条件,功能定位,将该乐园分为6个功能区,即商务服务区、水上休闲观光区、农耕园、花卉盆景园、生态果园农家乐景区、新农村示范小区。(图2) 3规划理念解读 太白生态乐园在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和谐、生态、人居环境、景观美学等理念,在设计中体现“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人为本”,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游乐境域。 3.1 和谐理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辞海:“和,即和睦,协调。如和衷共济。”现代汉语

9、大词典:“和谐:如气氛和谐,色彩和谐,旋律和谐等等,表示配合适当之意。和谐,强调彼此融洽不矛盾,互无不利影响;协调强调彼此相称,一致而有利于共同的发展,行动或存在。”和谐就是系统与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相互协调。首先在太白生态乐园的规划设计中,始终遵循“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在岸线的处理上,景区景观的规划上使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园区的规划设计在保持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资源,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再次,园区的建设就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良好的环境是园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支撑基础之一。因此,在园区的

10、规划过程中,始终把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之一,努力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此外,与毗邻的青山森林公园、李白文化园、谢公祠、园艺挑花园紧密相连,充分协调,共同形成环大青山旅游链,实现园区外部之间的和谐。 转贴于 3.2 生态理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一种以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

11、发展的旅游方式。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1。因此,在规划中根据园区内地形地貌,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的水体、树木、草、农用地和湖泊岸线等自然资源。在区域的功能布局上也充分体现了尊崇自然、塑造高品位观光休闲环境的规划理念。规划做足生态文章,充分发挥园区内的自然特色。 水上观光休闲区将湖泊作为自然的交通载体,让城市居民忽视已久的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从而再现新的江南水乡生活面貌。农耕园的规划保留基地东部和北部耕地,发展生态农业,种植优质、高产农作物,保持其现有的田园风光。让游人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满

12、足游人向往农村、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生态果园以种植桃树为主,种植枇杷、葡萄、柿树、石榴、草莓等适地果树为主的多品种果园,在种植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生态平衡,使果品成为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是充分利用太白生态乐园内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展示乡土风情、体验农家生活的新型乡村旅游项目。在花卉盆景园,主要进行盆景制作、室内盆景展览以及异地(包括国外)名花名果引种、花卉生产,创建一个既供观赏又进行生产的园区。在商务服务区和新农村示范小区的建设上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住宅建筑、服务设施

13、、景观小品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在具体细节上注重生态化的设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 同时,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景观小品等途径向广大游客传播生态旅游的知识,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使游客通过对生态景区的观光旅游后,获得生态保护的知识,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使旅游的增长转化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3.3人居环境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品质,在满足各项物质条件过后,将会更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深深厌倦了水泥丛林的拥挤和居住环境的恶化后,空前地渴望与来自大自然的诸多元素进行亲密接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

14、境界。因此,在太白生态乐园的宾馆和新农村示范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始终贯彻“自然、生态、自由、健康”的休闲式生活准则,体现环境对人的关怀,追求心情的释放与自然属性的回归,使住区环境、建筑形态、建筑群轮廓线等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空间形象,深化和升华人居生活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人、建筑与自然的共存与融合”这一基本主旨,重点突出生活区内空间环境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原始生态水域、注重利用周边丰富的山水资源;利用地形组合成的高低错落,变化有致的住区景观效果,营造居住区内部与外部景观体系,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空间效果,创造生活区特色鲜明的居住品质和良好的水域概念农村生态住宅形象。在使游人与

15、住户充分享受到绿地、山水、空气、阳光的同时,细致设置景观小品、铺地、游泳池、灌木、草坪等,丰富人们交流场所的艺术性。 3.4景观美学理念 景观美是太白生态乐园的生存基础。因此,太白生态乐园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了景观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园区内的各个景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在景点和景区的布置上采用我国古典园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在风景视线的设计上采用“隐”、“显”和“半隐半显、忽隐忽显”的手法,在导游线的规划上,采用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转折收缩尾景)的处理方式以及采用曲直结合的游览路线形态,使各个景点景区有机串连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意境空间。使久居嘈杂都市的人们,在心理上靠近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给予其以心灵的关怀。 4结语 生态乐园的形成,是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人们向往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态”思维观。是人类在遭到自然报复后,开始从“人定胜天”观念中觉醒,从人居于自然之上到看成自然的一员,再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天人共生”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我们期待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感谢项目负责张峰所长及设计人员赵红琳、陶丰收、周迪、邓文奎等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参考文献: 1 张廷毅,黄观志. 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