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237642741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论文: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 摘要:信贷投放的因素主要有,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以及支农贷款利率的相对过高等。近年来,机构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信贷供应与需求中仍存在诸多,从而影响了农村信贷的投放力度。(一)农村信贷供需中存在的问题1.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适应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经济已由过去单一的粮棉油种植逐步向多元化,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但目前的小额农贷期限都是三个月到半年,最长不到一年,这与农作物生产周期不协调,尤其是农民在产品结构调整时,“深加工”、“

2、精加工”产品所需期限更长,多为13年,期限上的不对称,使部分农民到期不能偿还,容易形成逾期;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用的充分发挥。2.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不适应当前规模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目前,支农贷款单笔金额较小,而规模养殖大户所需贷款一般存在急、频、大等特点,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其要求。另外,农户贷款手续较繁杂,金额较大的需经上级机构审批,与当前规模农业生产不相适应。3.县级金融机构对辖区乡镇的信贷投入明显不足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强调信贷资金的风险控制和集约经营,加大了对新增贷款的审查审批力度,集中资金支持优势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导致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越来越小,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3、,造成县域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突出。4.支农再贷款的发放助长了基层信用社的依赖思想由于的原因,脱钩后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包袱沉重、资金实力与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差,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国家为发展农业、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帮助农信摆脱困境,采取发放支农再贷款的信贷政策对信用社给予支持。但这不同程度地助长了一些基层信用社和工作人员的依赖思想。每到再贷款到期日,有的农信社要求基层人行即收即放,倒换借据;每当国家下达支农再贷款,一些农信工作人员不管当地是不是需要,都是要了指标再说,存在着国家的资金、不要白不要的思想。(二)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1.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邮政储蓄的管理和改革相

4、对滞后,现行监督体制和财务制度导致基层邮政储蓄成为监管盲点,中央银行不能对其有效监管,导致资金畸形集中,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主要原因是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过高,直接导致人行利差倒挂,邮政储蓄局揽储积极。近几年来,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占全部城乡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呈增长趋势;邮政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全部储蓄存款增加额的比重从1996年的10.4%增加至2001年的40.4%,其中2000年占比高达54.4%;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快于城乡储蓄存款,县级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更快。邮政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造成了农村资金的严重分流,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

5、用社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2.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前期,一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从农行和信用社,贷款后赖债不还,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死滞沉淀,使得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增贷款审批严格,造成其基层机构信贷授信额度小,资金上存较多,形成农村信贷资金瓶颈,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靠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3.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信用社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都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保证担保,但目前存在的抵押、担保难已严重制约了小额农贷的发放。目前小额农贷的抵押物多为房产、车辆,但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变现难

6、。加之抵押手续收费过高,农民不愿缴纳这笔费用,造成抵押手续不规范,形成无效抵押。而随着担保纠纷的逐渐增加,农民为他人作担保也日趋谨慎,导致农户贷款担保难度加大。4.支农贷款利率仍相对过高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特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受条件的特别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收益低,尽管今年国家调低了再贷款利率,但农信社对农民贷款实际执行利率较基准利率可上浮到50%,从调查情况看一般都是上浮40%-50%.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调整和受资金来源的制约,贷款投放能力下降,信用社已成为农村的主要融资渠道,农户贷款主要靠信用社来支撑。这相对于利润较低的农业生产而言,一些农民仍然感到利息负担过重,他们认

7、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信用社也要在利率上给农民充分的优惠。(三)政策建议1.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投量,投放渠道和期限结构近几年随着农村的,农业多元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信贷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要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必须把握农村市场需要和农民信贷资金的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一是要把信贷资金支持粮、棉、油等基本农作物始终放在突出位置;二是信贷投量数额逐渐增加;三是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信贷投放渠道,积极支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需要、效益好、有销路的农产品生

8、产,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继续做好“联农桥”富民工程、助学贷款、小额农贷三项重要支农工作。四是期限结构要进行调整,适应农业、农产品加等的需求。2.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辖区机构重点支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加工增值为重点、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化农业。各金融机构要优化投入,调整信贷结构,把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支持特色经济,积极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农村信用社更要充分利用国家支农再贷款政策,积极支持农户小额贷款需求,支持优势林果业、畜牧业、花卉业及重点蔬菜基地建设。3.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

9、信用社要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必须在管理工程、形象工程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一是疏通结算渠道。目前,农村信用社没有自己的结算渠道,同城清算、票据签发还须通过人行或专业行来代理,影响了业务发展,造成借款户在信用社只有贷款没有存款,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渠道。二是加快化建设步伐。农信社电子化金融服务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电子化网点屈指可数,因此,要尽快加大资金投入,建成电子化服务渠道,方便客户的存、贷、结算。三是强化信贷管理,提高新增贷款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近年来,机构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起到

10、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信贷供应与需求中仍存在诸多,从而影响了农村信贷的投放力度。(一)农村信贷供需中存在的问题1.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适应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经济已由过去单一的粮棉油种植逐步向多元化,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但目前的小额农贷期限都是三个月到半年,最长不到一年,这与农作物生产周期不协调,尤其是农民在产品结构调整时,“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所需期限更长,多为13年,期限上的不对称,使部分农民到期不能偿还,容易形成逾期;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用的充分发挥。2.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不适应当前规模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目前,支农贷款单笔金额较小,而规模养殖大户所需贷款一般存在急、频、大等特点

11、,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其要求。另外,农户贷款手续较繁杂,金额较大的需经上级机构审批,与当前规模农业生产不相适应。3.县级金融机构对辖区乡镇的信贷投入明显不足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强调信贷资金的风险控制和集约经营,加大了对新增贷款的审查审批力度,集中资金支持优势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导致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越来越小,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造成县域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突出。4.支农再贷款的发放助长了基层信用社的依赖思想由于的原因,脱钩后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包袱沉重、资金实力与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差,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国家为发展农业、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帮助农信摆脱困境,采取发放支农再贷款的

12、信贷政策对信用社给予支持。但这不同程度地助长了一些基层信用社和工作人员的依赖思想。每到再贷款到期日,有的农信社要求基层人行即收即放,倒换借据;每当国家下达支农再贷款,一些农信工作人员不管当地是不是需要,都是要了指标再说,存在着国家的资金、不要白不要的思想。(二)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1.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邮政储蓄的管理和改革相对滞后,现行监督体制和财务制度导致基层邮政储蓄成为监管盲点,中央银行不能对其有效监管,导致资金畸形集中,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主要原因是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过高,直接导致人行利差倒挂,邮政储蓄局揽储积极。近几年来,邮政储蓄存款余额

13、占全部城乡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呈增长趋势;邮政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全部储蓄存款增加额的比重从1996年的10.4%增加至2001年的40.4%,其中2000年占比高达54.4%;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快于城乡储蓄存款,县级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更快。邮政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造成了农村资金的严重分流,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2.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前期,一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从农行和信用社,贷款后赖债不还,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死滞沉淀,使得目前

14、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增贷款审批严格,造成其基层机构信贷授信额度小,资金上存较多,形成农村信贷资金瓶颈,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靠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3.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信用社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都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保证担保,但目前存在的抵押、担保难已严重制约了小额农贷的发放。目前小额农贷的抵押物多为房产、车辆,但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变现难。加之抵押手续收费过高,农民不愿缴纳这笔费用,造成抵押手续不规范,形成无效抵押。而随着担保纠纷的逐渐增加,农民为他人作担保也日趋谨慎,导致农户贷款担保难度加大。4.支农贷款利率仍相对过高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特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受条件的特别大。长期以来

15、,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收益低,尽管今年国家调低了再贷款利率,但农信社对农民贷款实际执行利率较基准利率可上浮到50%,从调查情况看一般都是上浮40%-50%.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调整和受资金来源的制约,贷款投放能力下降,信用社已成为农村的主要融资渠道,农户贷款主要靠信用社来支撑。这相对于利润较低的农业生产而言,一些农民仍然感到利息负担过重,他们认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信用社也要在利率上给农民充分的优惠。(三)政策建议1.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投量,投放渠道和期限结构近几年随着农村的,农业多元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信贷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要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必须把握农村市场需要和农民信贷资金的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一是要把信贷资金支持粮、棉、油等基本农作物始终放在突出位置;二是信贷投量数额逐渐增加;三是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信贷投放渠道,积极支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需要、效益好、有销路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继续做好“联农桥”富民工程、助学贷款、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