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 歌舞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防火案例分析 分析要点 设置楼层位置的从严要求 一个厅室面积的要求 袋形走道和走道尽端的距离要求 装修材料和消防设施的特殊要求 一级消防工程师歌舞厅案例分析实例平面布置 歌舞厅宜设置在商业中心首层、地上二、三层的靠外墙部位; 歌舞厅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当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9m 歌舞厅当必须布置在商业中心首层、地上二、三层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其以下层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 10m 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0,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 1.00h 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3.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安全疏散 1.楼梯间的形式和位置 商业建筑层数超过 2 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 10m 时,地下室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高差大于 10m 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也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 15m 处。
2.疏散门的数量 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2 个,该房间相邻 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m;但建筑面积不大于 50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不大于 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的地下房间,均可设置 1 个疏散门 3 疏散距离 该歌舞厅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 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歌舞厅为 9m),其他为 22m;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 22m; 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 25% 4.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m 5.该歌舞厅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1.40m 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6.该歌舞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 0.50 人/计算确定 7.该歌舞厅各层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 1m 计算确定。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的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的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或以下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或楼下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8.该歌舞厅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9.该歌舞厅疏散用的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并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垃圾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不应敷设可燃气体或甲、 乙、丙类液体管道 10.该歌舞厅的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闭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2)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11.该歌舞厅如设置室外楼梯,则其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 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 45;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25h;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除疏散门外,其楼梯周围 2m 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12.该歌舞厅如设置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3)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6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13.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一级消防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徐州“徐州“9.5”腾翔轮胎翻新门市部火腾翔轮胎翻新门市部火灾灾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腾翔轮胎翻新门市部,位于江苏省徐州市 104 国道秦洪桥北 200 米路东一幢南北走向、坐东朝西二层建筑的南端,东西长 34.3m,南北宽 11.6m,建筑面积 240m。
建筑的东侧和西侧各有一个院子,东院东西方向长度 9m,南北方向长度 12.3m,周围为实体围墙封闭,东院南侧主要堆放废旧轮胎,北侧主要堆放翻新后的轮胎; 西院东西方向长度 13.3m,南北方向长度 11.6m,主要堆放回收的废旧轮胎,其中南侧和西侧为实体围墙,北侧为铁制围栏,西侧围墙有一铁制大门;建筑的一层为翻新轮胎的加工场地,南北 3 个开间,东西进深 2 跨,西北侧为打磨机、东南侧为硫化炉,机器周边的空间摆放了数量不等的轮胎,二层为承租人王 XX 一家及其侄子日常生活起居的房间 2004 年 4 月,刘湾村第三村民小组与茅村村民任 XX 签订租赁合同,将火灾现场所在位置的 22.95 亩土地出租给任 XX2004 年 7 月,任 XX 捋承租的部分土地转租给陈杭莲,口头协议每年租金为 600 元2006 年 11 月陈 XX 在所租土地上建设 240m 的二层砖混结构楼房,此楼与2006 年年底建成,无土地、规划、建设等有关手续2007 年 9 月,陈 XX 将此楼租给王 XX,租金为 14000 元/年,王 XX 无证经营腾翔轮胎翻新门市部至火灾发生 二、起火的简要经过及初期火灾的处置情况二、起火的简要经过及初期火灾的处置情况 2011 年 9 月 5 日 4 时 42 分,支队 119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翔轮胎翻新门市部发生火灾,立即调派了孟家沟中队 3 辆消防车 14 名官兵前往现场扑救,孟家沟中队指挥员临近现场发现火势和烟雾较大后立即请求增援,4 时 55 分孟家沟中队到场后迅速展开救人和灭火行动。
支队接到增援请求后,迅速调派特勤一中队、杨庄中队、特勤二中队、大马路中队共 18 部车 90 余名官兵前往增援6 时 20 分左右捋火彻底扑灭 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 火灾导致 5 人死亡,过火面积 517m,烧损房屋、轮胎和翻新设备等消防部门经现场统计并走访,同时经物价部门评估,直接财产损失为 46.83 万元(其中建筑物损失 17.95 万元,其他财产损失 28.88 万元) 四、灾害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四、灾害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起火部位认定 起火部位位于西院偏东北与一楼西北结合部具体位置位于打磨机以西,北侧铁制围栏以南,西院中间人行走道以北,南北走向架空线路地面投射线以东 现场勘验发现:该部位轮胎烧损整体重于其它部位房间内中间的 2 根立柱的迎火面朝向西北,整体部位指向建筑西北侧及以外的部位 打磨机南支撑杆、电动机西侧面高温变色痕迹较重,即打磨机的西面为迎火面东面为背火面, 表明部位在打磨机的西侧 西院中间人行道南侧窗户外下方摆放的轮胎内胎堆上表面过火,整体烧损较人行道北侧轮胎烧损轻中间木门框北侧门框炭化,下部残存 0.85 米,南侧门框基本无残存 北起第一间与第二间中间墙外堆放杂物(塑料口袋、废纸、塑料布、废皮等)表面烧损,西北侧烧损重于其它部位。
西院内上方南北走向四根架空铝线,自西向东绝缘层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蓝红色线残留端较长,南侧电线杆上端线路残留呈东短西长状通过走访 最先发现火灾报警人证实西院偏东北部位先起火 (二)起火原因分析 事件性质是意外引起的火灾事件刑侦部门排除放火引发火灾的可能,消防部门排除遗留火种引发火灾的可能,但不能排除电气引发火灾的可能 1.可以排除放火 (1)从起火发现时间看,不符合放火案件的一般时间规律 (2) 现场紧邻 104 国道,车流量大,人员过往较多,且有监控录像,暴露的可疑性较大,不符合一般犯罪选择的作案目标 (3)经现场勘验,现场周围无明显攀爬痕迹 (4) 王 XX 及其家人为人和善,与周围邻居关系和睦,在此经营期间没有和他人发生过足 以造成报复放火的矛盾王 XX 夫妻关系和睦,儿女双全,家庭幸福,二人脾气性格随和,未发现生活作风问题,无不良嗜好 同时对与王 XX 及其家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店内打工人员的调查,以及对同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没有发现可疑情况 (5)经尸表检验,五名死者均无外伤,符合火灾致死 (6)根据死者多次报警录音,均未反映被加害的事实尤其是王 XX 在最后和房东陈 XX通话时,始终未提到受到别人加害的可能。
2.可以排除遗留火种引发火灾 (1)经调查,王 XX 等人平时不吸烟 (2)经查,9 月 4 日晚到过现场的王 X(工人)、XX(老乡)等人均未吸烟,离开时也未发现异味 (3)模拟实验:烟头未能引燃橡胶粉 3.不能排除电气引发火灾 靠近起火部位处有打磨机、电表、总闸刀等用电带电设备经调查,发生火灾时打磨机未使用,火灾后打磨机的 3 个电动机接线盒内线路连接完好,无短路拉弧痕迹,对打磨机周围以及墙上的电表、总开关、电线烧损掉落地面的燃烧残留物进行筛选水洗,提取了接线柱、多股铜导线、金属接线盘、金属接线、熔珠等送公安部沈阳消防科研所,经鉴定未发现一次短路熔痕,没有找到电气引起火灾的直接证据 但基于以下原因认为不能排除电气引发火灾:一是该门市部用电设备多,部分用电设备功率大,电线敷设不规范,且门市内存有轮胎、橡胶粉、生胶、汽油等可燃易燃物品,存在电气引发火灾的可能;二是现场可燃物多、发热量大、燃烧时间长,铝导线全部烧熔化,铜导线部分烧熔化,火灾时部分楼板坍塌,现场破坏严重,未能发现电气引发火灾的证据也很正常;三是排除了放火和遗留火种引发的火灾的可能,只有电气引发火灾不能排除 火灾事故认定已按程序告知并送达。
(三)主要教训 (一)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造成“三合一”场所失控漏管 (二) 少数经营业主明知险情还冒险经营,重效益、轻安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 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 这起火灾事故暴露出相关部门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2011 年 12 月 5日徐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监管不力、负有责任的相关部门的 8 名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撤职、行政记过、警告和诚勉谈话及通报批评等处分;责合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街道办事处向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作出书面检查 六、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六、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一) 部分场所监管缺位该起火建筑位于城乡结合部,应为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东环派出所列管, 在支队集中开展 “三合一” 场所专项整治期间, 辖区派出所没有及时进行梳理排查,工作措施不实,造成该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