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237600490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起步阶段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构建“十字”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田五中关于三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有效课堂模式构建”阶段性工作总结根据明教中 2011111 号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和明教研 201181号关于“三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 等文件精神,我校经过多方酝酿确定了“有效课堂模式构建”教学改革项目,集中初中部优秀教师的集体知慧和常态课教学方法,提炼出“十字教学法”教学改革模式,即课堂教学的“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模式,并于 2011 年 11 月 28 日举行启动仪式。现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总结如下。一、围绕“有效”,注重模式实施的可行性。我校

2、构建“十字”教学法模式主要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效率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现象仍然严重,学生在一种沉闷的课堂气氛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逐步养成“等、靠、要”(等待老师讲解、依靠老师思考分析、要老师给答案)的不良习惯,缺少主动学习精神,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丧失了学习信心。因此,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的教学模式必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改革的可行性问题。教学改革必须符合试点校的实际才会有生命力,为此,我校充分考虑教学模式的“贴近本校,贴近老师,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从师

3、生中来, 再到师生中去” ,让教师感到这种教学方法与自己平时的教学方法似成相识,但又高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这种教法自己参与容易,没有负担且又有效果。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我校从部分优秀教师的常态教学模式中提炼出“十字教学法”模式。二、搭建框架,赋予模式更多的灵活性。“十字教学法”是指教师课堂教学按照“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五个环节十个字进行。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新课前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先学。尝试,就是在老师讲新课前先让学生回答与新课相关的问题或完成与新课内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容有关的练习。探究,对预习或尝试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则要通过学生看书,思考或参与小组讨论进行探究。应用

4、,即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应用。归悟,利用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领悟。这五个环节我们只给一个框架,每个环节如何操作,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预习环节可以提前一天布置让学生在课外预习,也可以是上课后的前 10 分钟让学生预习。又如,探究环节,不一定都要进行小组讨论才算探究,可以是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思考或者是课外上网找资料的个体探究,还可以是老师的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的探究。三、分步实施,确保模式落实的有效性。为了确保试点项目落实的有效性,我校将试点项目的实施分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试点阶段和成果总结推广阶段。第一阶段: 2011 年 12 月 2013 年 12 月为研究

5、试点阶段。第一阶段的实施目标:推进“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课堂教学,基本达到对该课堂教学模式熟练驾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第一阶段的具体措施: 确定初中部数学教师6 人、语文教师 5 人先行先试, 待取得一定经验后逐步增加试验的学科和教师。 试验教师编写的教案按“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的要求进行设计,格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三维目标、重难点、尝试、探究、应用、归悟、预习作业或本节的课外作业。 试验教师加强对“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各个环节的研究、总结,做到“工作课题化,课题工作化” 。平时在践行“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过程中,可对以下子课题进行研究。布置预习

6、作业有哪些技巧和方法?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设置尝试练习应注意哪些事项?尝试训练有哪些方法?怎样尝试有利后续的探究和应用环节的实施?怎样进行课内有效探究活动?探究环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设置当堂训练的练习?应用环节有哪些有效的形式?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才有利最后环节归悟的实施?归悟环节有哪些有效形式?一般安排多少时间为宜? 定期开展试验教研活动。试验教师除了自主试验与研究外,项目组负责人还要定期组织试验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为“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研究, 活动形式可以是听课评课、 集体备课、片断教学、 说课,也可以是专题讨论或专题讲座

7、,还可以是阶段性试验的经验交流。项目组每学期召开一次试验总结汇报会,首先是试验教师代表上汇报课;其次是试验教师代表汇报阶段试验情况,介绍成功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同时对所听的汇报课进行点评 ;第三是布置下阶段试验任务。 外出学习或交流。优先安排试验教师参加省市县关于有效课堂的培训,或者由项目组组织试验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交流。第二阶段: 2014 年 01 月至 2015 年 12 月为成果总结推广阶段第二阶段的实施目标:“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模式已基本成熟,有一套相对实用的理论和经验,促成一批业务过硬的教学骨干。第二阶段的具体措施: 编印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改革成果汇编一

8、书。 编印大田五中“十字”教学法优秀教学设计选编一书。 录制“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优质课视频若干个。 在 CN 刊物发表或在省市评奖、 汇编中有“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学法研究成果论文若干篇。 在初中部推广使用“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四、抓好起步,保证模式启动的有序性。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3 月是我校“十字教学法”模式投入试行的起步阶段。前期,我们安排了6 周时间对试验教师进行训练,这是整个改革试点项目的关键时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万事开头难” ,头没开好,以后的实施步骤就难以落实。为了使模式启动阶段有序进行, 我校

9、对 11 名试验教师每一周的工作作了具体的布置。第周,对 11 名试验教师进行培训, 要求他们熟悉掌握“十字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理解其精神实质,比照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与方法,寻找共同点与不同点,为试验改革做好思想和行动的准备。第周,向学生宣传“十字”教学法及其意义, 说明在试验中学生应做好的有关事项,激发学生参与改革的兴趣,按“十字”教学法模式的五个环节试行。第 3 周,寻找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主动与同伴或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第 4 周,试验教师互相听课评课研究试验方法。语文由肖冬妹、数学由苏启仙负责安排授课、听课时间,要求同学科每人至少互听一次课,评课

10、研究时要做好记录。第 5 周,开展试验专题研讨活动,总结分析6 周试验的得与失。第 6 周,收集相关试验材料。要求每个试验教师上交一个月来的试验教学教案,5 次试验教学听课记录表,次试验公开课教案,篇试验心得;语文、数学试验小组各交 3 次试验研究活动记录表。我校的试点项目由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这6 周里教研室共召开次试验教师碰头会,抽查两节试验教师公开课,参与次数学试验小组研讨活动,检查试验教师教案次,检查试验教师听课记录次,个别了解试验教师试验情况人次,收集教师试验心得体会10 篇。由于起步阶段工作安排具体,检查及时到位,加上试验教师工作的自觉主动,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保证了启动阶段试验的

11、有序进行。五、保障措施,有利模式运行的持久性。为了让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能持久有序地进行,我校成立了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章德泉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林建成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教研室正副主任、教务主任、语文数学科教研组长和初中部各年段长为成员。学校教研室为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试点工作的落实与管理,整个工作由市挂点专家王毕珍老师具体指导。11 名试验教师的日常试验工作由教研室布置、落实和监督。同时,我校还制定了四条措施以提高试验教师的试验水平和调动试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是通过校本培训让试验教师逐步掌握“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十字教学法,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试验教师进行培训

12、,提高试验教师的试验水平和科研水平。二是注重过程管理,细节管理和效益管理,向管理要质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围绕试点项目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效果。四是学校为试点项目提供专项研究经费,每月发给试验教师每人报刊资料费50 元。我校试点项目虽然已顺利完成了起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要得到较大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十字教学法”的五个环节,每个环节如何做才更显高效,还有待试验教师不断探索与总结,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改革的成效,也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但我们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按照我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逐步落实,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实现我们既定的改革试验目标。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二一二年四月一日(执笔:黄清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