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分析软件学院计网1033 曹湘豪近年來,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朝着强调消费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 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不 断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也有所改善但因农民收入水平 不均衡、消费观念落后、消费环境亟待完善等因素导致农村消费与城镇 消费增长差距扩大,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进一步升级因此,关注和研 究郴州农村居民消费,对加快推进郴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郴州 农村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变化特征一、郴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21世纪以来,郴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完成了从温饱 到小康的过渡(根据联合国测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为贫困, 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不仅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具体从食品、 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 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方而的消费进行分析郴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整体变化,呈现出温饱型需求下 降,而奢侈性消费增加的趋势。
表一 2000-2007年郴州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演进 (单位:%)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食品0.520.510.490.470.50.450.460.48衣着0.050.050.050.050.050.060.060.06居住0.10.10.120.140.10.1 10.120.1 1家庭设备、用品0.050.050.050.050.040.050.050.05医疗保健0.040.050.050.050.050.070.050.05交通与通讯0.040.050.050.060.070.080.090.09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0.130.120.120.120.120.120.1 10.1其他商品和服务0.030.030.030.020.020.020.020.02(数据资料來源于郴州市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1、 饮食质量不断提升郴州市农村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总量随收 入的不断增加而逐年增加,但所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 势2000年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为52%, 2007年下降到48%,下降了 4个 白分点,其中2005年食品支岀比例低至45%,距2000年下降了 7个白 分点。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回升与食品消费 价格上升有直接关系,近年來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的略微回升是与食 品消费价格提高有密切关系,2008年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提高14. 3%(2001年-2008年农村食品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2. 6%)与此同时,农 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均粮食和蔬菜 的消费不断减少,禽、肉、蛋、奶及其制品类的消费虽有波动但总体上 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说明我市农村居民饮食质量和结构不断得到 提高和改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02年,这一年的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是49%, 这对郴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按照恩格尔定 律,这一年是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的关键年份从此,郴州市农村居民 开始进入小康社会2000年以來,郴州市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 一直有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基本保持在0・4~0.5Z间波动恩格尔系 数是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耍指标,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表明农村居民 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 衣着消费档次提高2000年以来,郴州市农村居民衣着消费占 总消费的比重从2000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6% (达到当时全国 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比重6%),衣着消费支岀整体趋于上升趋势。
衣着消 费比重的不断上升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农村居民越来越注 重衣着的改善3、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住房消费在农村居民消费中占有较为重耍的 地位,郴州市农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2000年的10%先上升到 2003年的14%,接着2004年乂下降到最低点10%,随后乂持续回升, 2007年回升到11%郴州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郴州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每年都有较多的增加,比重总的趋势是上升 的,但呈波浪式的变化,由上升——下降——再上升——到再下降21 世纪以来,郴州农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在消费中始终居于第三的重要 位置,这是由丁农村住房一直是农民的私有财产,所以农民在收入增加 后耍做的第一选择就是建房,特别舍得把钱花在建房上随着农村经济 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的到来,农村生活环境将逐步得到改 善,居住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家庭宗内装饰、装修也越來越得到重视 因此,居住类消费支出将会迅速增加,比重也将得到提高4、 家用电器日趋现代随着我市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 提高,各种耐用消费品如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纷纷进入农村 居民的家庭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近八年来一直保持在 5%的水平,这普遍高丁当时全国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的平均水平。
虽然整个“十五”期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消 费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Z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农村家庭设 备用品的饱和,因为进入“十一五”农村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乂不断上 升岀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物价的涨幅较快,导致农村居民的 购买力降低,更多的支出花费在食物上,也包括由于医疗等负担过重造 成的总Z,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消费比重近儿年来迅速上 升,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该市场的开拓潜力很大,因为这是生活现代化的 必然5、 交通通讯消费方兴未艾随着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它们 与人们的口常生活越來越密切,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收入增长和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促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 变,导致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郴州农村居民在交通通 讯消费支岀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4%上升至2007年的9%, 这与全国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变化趋势基本上保持一致在整 个“十五”计划期间,前四年全国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占总消费的 比重相当稳定,保持在5.6%到6.0%的范围内从“十五”的最后一年 开始,交通通讯消费比重迅速上升,进入到“十一五”期间的2007年 达到了 10.2%, 2008年略有回落到9.8%c由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水平可 见郴州农民的现代化信息程度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也是农村消费市场中 一个可不断挖掘的前景市场。
6、 文教娱乐丰富多彩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思 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岀逐年增加郴州 市农民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13%, 2001-2005年一直保持 在1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1的6. 3%, 2005年的11. 6%),随 后在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降至11%农村居民文娱消费支出占生活消 费支出的比例先一直保持平稳的高水平,随后乂缓慢下降造成这种现 彖的原因主耍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精神文明的追 求,文娱方而的支岀不断增多,同时2006年义务教育改革Z前,教育 成本不断增大导致了 2000年到2006年Z间文娱消费的高比重,随着 2006年起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居民的教育成木不断降低,从而使得文 娱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娱乐教育文化事业还不 发达,许多农村还不具有高水平、上档次、普及性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 动站,导致农民不得不减少用于娱乐文化方而的支出7、 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与农民的生产能力紧密相连,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有能力关注自 己的身心健康,从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岀不断增多。
郴州农民的医 疗保健消费从2000年的4%, 2001年略微上升至5%,到2004年一直维 持5%的比例,至2005年上升至7%, 2006-2007年,乂继续下降至5% 郴州的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相对全国水平來说是非常低的,郴州 农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是不够的十五”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的医疗 保健支岀占总支出的比重从2001年的11. 06%, 2002年的11. 5%,增加 到2003年的12. 1%和2004年的11. 3%,接着开始下降,2005年为6. 6%, 2006 年为 6. 8%, 2007 年为 6. 5%, 2008 年为 6.7% 2001-2004 年,中 国农村居民的医疗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平稳增加,这说明农村居民对身 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04年以后,农村医疗消费保健支出出现了 加大下降,并维持在6. 5%-6.8%,岀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的启动和推广,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成本,因此出现了 医疗保健消费比重的下降当然也包括政府长期以来实行农村医疗保健 和个人用品的低价政策(2001年-2008年农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 费价格平均每年增长0.8%)。
相对于全国农民医疗保健消费变化情况, 郴州农民的医疗保健消费比重严重偏低,需耍大力引导农民关心自我, 关注自我的身体健康状况二、影响郴州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制约因素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制约消费增长近儿年来,郴州农民收入虽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出现 积极变化,农村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是长期以來农村居民收入偏 低、缺乏增收长效机制等问题仍然存在十五”时期农民增收的支撑 因索主要是政策支持、粮价回升、粮食增产及工资性收入增长,冃前农 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趋降,粮食大幅增产的可能性 不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民收 入进一步增长,从而制约农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 农村消费环境较差农村消费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和流通体制不健全两个方 面十五”时期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虽然得到进一步 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乡村电网设施落后,交通通讯条件差 等,限制了一些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削弱和影响了农民消费的欲 望和热情另一方面,冃前农村流通体制尚不健全,农村市场规模小, 部分消费市场仍以路为集、以简易棚为摊,服务质量差,有的地方市场 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民不敢放心消费,诸多因素导致农村 流通渠道不畅,使“买”与“卖”之间经常出现脱节和断层。
3、农村居民内部消费能力不均衡由于受收入的影响,农村中、低收入组居民大多还以生存性消费为主, 吃、穿、住支出仍居主导地位,购买力有限,医疗保障、精神生活以及 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支岀比重还较低,距离殷实小康标准尚有一定 差距而高收入组居民即便增收形势逐年看好,多数农民表示也不能盲 冃乐观由于对“生、老、病、死”心存后顾之忧,即便具有购置高档 耐用消费品的能力,消费结构升级的愿望也并不强烈,而是选择增加预 期储蓄以备不吋Z需再者,仅依*高收入组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显然 是不够的,要注重提高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消费 水平的普遍提高4、农民消费观念陈旧,人情往来消费不堪负重当前,在郴州农村中农户Z间的人情往來支出已经成为农户经营性 支出以外的一个不堪负重的项冃在农村支出名冃中除了婚丧嫁娶外, 还有新生儿满月、儿子参军、孩子升学、新房上梁、乔迁新居、生日祝 寿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