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知识点

1518****09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45KB
约6页
文档ID:236987891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知识点_第1页
1/6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知识点 生理学是探讨生物机能的学科,生理学的探讨方法是以试验为主按探讨对象又分为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细菌生理学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学问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学问点 流淌的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卫和爱护的功能,被称为流淌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亮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须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卫和爱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流的管道——血管 1、 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肯定的方向流淌,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终汇合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留意:动脉中不肯定流淌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肯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宁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5、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学好初中生物的方法和技巧大全 先记忆,后理解”,驾驭基本学问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学问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索的对象是生疏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妙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

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留意学问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听讲 许多优秀学生的阅历都说明白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事实上是解决一种冲突,即已知与未知的冲突,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 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当是很顺当的有许多学生就是课上仔细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仔细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奢侈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明显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爱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爱护、养分等功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学问点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