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236963812 上传时间:2022-01-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孔子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学霸们一般都有极高效的学习方法,多参考、借鉴一些优秀同学的学习方法不是什么坏事情,学习地理的目的很简洁,在增加学问的同时,可以为自己考一个高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学地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学地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改变的根本缘由: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诞生率和死亡率共同确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 欠发

2、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诞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头:安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更。 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具备条件:变更常住居住地;变更居住地达到肯定的时间;跨越肯定的

3、行政条件。 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难;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斗争和宗教、文化教化、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 缘由: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觉、新航线开拓; 特点: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二战后: 缘由: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点: 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定居移民削减,流淌工人增加。 9、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头中期前: 缘由: 安排经济体制;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特点:有安排、有组织地进行;

4、 方向: 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20世纪80年头中期后: 缘由: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淌; 方向: 内地到沿海; 山区到平原;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迁入地: 有利影响: 为迁入地供应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化、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迁出地: 有利影响: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

5、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冲突; 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

6、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根据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阻碍将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相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峻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提倡尽最大可能把人口限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允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同等权利。 (3)敬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

7、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渐渐形成和改变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肯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惊慌、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超大城市

8、(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难,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

9、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生物的多样性削减; 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安排,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 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改变,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 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

10、出现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堵; 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削减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11、。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肯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浇灌条件较好;气候温柔,光热足够,降水相对较多;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对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激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袤。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

12、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自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优点: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地利用时间支配农业活动; 有很大的敏捷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相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浇灌水源足够;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特点: 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对市场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柔,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足够;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袤;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柔,草类茂密(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