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6837874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名族建筑文化特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云南少数名族建筑的文化特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美术学姓名:郭庆宗学号:20101080212时间:2013年5月目 录摘要3引言41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42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丰富性4(一)建筑分布的丰富性(二)建筑样式的丰富性3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原生性5()建筑材料的原生性(二)建筑样式的原生性4云南少数名族建筑的景观独特性55总结语6参考文献7浅谈云南少数名族建筑的文化特征郭庆宗摘耍: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貝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牛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 民与口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 异、审美心理、宗

2、教信仰以及对外來文化的兼收并箫。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憩和创适力的象征, 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关键词: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特征;历史文化遗产引言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傑傑族的木楞房,元江 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 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 “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 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 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 技术后,

3、结合本地、木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口己特 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而,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 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儿千年 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 彝、白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 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貝有悠久民族传 统的住宅。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 意识形态。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

4、,云南少数民族 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 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从地理经济上看,氏芜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芜族群,是i种高原游牧游耕文 化,“编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方越族群, 稻作、干栏建筑、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 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 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 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

5、精 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Z分。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 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 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要及神圣的地方广土掌房的炕是标志社会 地位的地方,等等。二、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丰富性(一)建筑分布的丰富性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2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分布上有“大杂居, 小聚居”的特点。在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样式,例 如大理口、彝族、宁菠纳西族、怒江傑傑族、元江哈尼族、西双版纳傣、景颇族 等,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

6、筑样式都是统一的,沿袭自己民族几千年来 的风格;在杂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曲此而衍生 出的很多新的建筑样式。少数民族在云南分布很广,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 和滇东南地区;傑傑、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侃、景颇、布朗、纳西、藏、 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另外,各民族居住 的立体分布也较明显。白、壮、回、纳西等族多居于平坝;傣、阿昌居于低热河 谷;彝、哈尼、拉枯、仇、景颇、布朗、瑶、德昂多居于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 多居于高寒山区;藏和普米居于滇四北高原;慄慄、怒和独龙族则分布在怒江、独 龙江两侧的山区。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

7、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 傑傑、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低、景颇、布朗、纳西瞥藏、阿昌和德昂等 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二)建筑样式的丰富性从建筑的样式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可谓丰富多彩:冇平顶的,例如哈尼 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宁菠纳西族和怒 江傑傑族的木楞房;还有白族、彝族由重檐瓦房发展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 天井以及彝族的一颗印等等。这些建筑样式按照今天的建筑标准來看也是相当科 学的,它们Z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备通风、透气、透光、保暖等功能,有的还具有 冬暖夏凉,防潮、抗震等功能。三、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原生性()建

8、筑材料的原生性炎热多用潮湿的云南南方地区竹木繁茂,各民族以充足的竹木材料建造竹楼, 凉爽、防湿,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良好住房。高寒山区森林茂密,气候寒冷,各民 族就地取材,建造了保暖性良好的木楞房。滇南山地建筑土掌房,所需泥土木材多, 这种房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好,屋顶做晒台晒粮食,便于牛产牛活。重檐式瓦房和一 颗印式房屋保暖和防风性能好,适宜温带地区人们居住并可防风和抗震,适合云南 大理、丽江等地的自然条件。滇池、洱海地区是云南经济文化中心,彝、白、回、 纳西、汉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各民族建筑三颗印式、三合院、 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造价和技术要求高。而云南东南、南方的木柱房

9、、土掌 房、竹楼等造价低,技术不高,适合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状况。(二)建筑样式的原生性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境,IT占以來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就不多,除了云南的政治 文化中心大理、昆明以外,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充分保留了自己民 族的建筑特色。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云南少数 民族独特的建筑样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 候。四、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景观独特性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 外一个特色一一景观独特性。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 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

10、、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 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的四合五天井,即四方 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 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 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H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 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 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定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 是一种光宗輝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 砖和青

11、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厉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 的综合性艺术建筑。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冇照壁,大门外冇照壁,村前也有 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彝族的颗印”,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 两间。子房常为楼房(出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空气,促成阴 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卬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由于住宅地盘方 整、外观方整,故称“一颗印”。宁菠纳西族和怒江慄傑族的“木楞房”典型的平面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 式三种,每-种又有带外廊及不带外廊的区别。除此之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

12、 建筑还有哈尼族的“土掌房”,傣族的“竹楼”等,这些建筑样式和周围的环境融 合起來,形成非常好的景观效杲,由于建筑材料的原生性,使得少数民族的建筑和 环境看起来很和谐。总结语综上所述,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塊宝,具冇很高的历史研究 价值,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对少数民 族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值得高兴的是,云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冇将古建筑 及少数民族建筑保存、保护得更好,才能对旅游业起到更好的帮助,具有代表性的 工程有大理、丽江古城的改造。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原本的生活状态、生态系 统必然会改变,如何做到两全其美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参考文献1 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牛态建筑设汁J.建筑学报,2001(5).2 王绍周冲国民族建筑(第1卷)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3 王绍周中国民族建筑(第2卷)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