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周期注水在水驱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2.50KB
约6页
文档ID:236742229
周期注水在水驱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_第1页
1/6

周期注水在水驱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朝202区块自1989年投入注水开发以来,随着累计注采比的增 加,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本文结合大榆树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通过 周期注水理论研究表明,大榆树区块采取周期注水可行,且注水时机适合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井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周注方式,并通过理论计算 注水周期,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的注水周期通过实施周期注水, 试验区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稳油控水效果好关键词】周期注水 见效时间 含水上升率1朝202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控水难度大1.1累积注采比高,但水驱 波及体积小,平面矛盾突出朝202区块自1996年投入开发以来,累积注采比逐年增加,但并未见到 明显的注水效果,反而含水上升速度逐年加快,注入水波及体积小,注入 水容易蹩压,造成注水压力高,单向突进严重,平面矛盾突出目前全区 综合含水39. 8%o1.2常规注水条件下,注采比较高,调整余地小,控水难度大常规注水调整效果较差,虽然大榆树区块油井大面积见水后,分别进行 了层间和平面的注水调整、低速平稳注水、主要来水井停注等注水调整措 施,这些调整对含水上升速度有一定减缓,达到了一定的控水效果。

但由 于水井控水,导致油井产液下降幅度,递减率增大,稳油效果较差,不能 从根本上改变开发效果2周期注水的提出2.1周期注水原理一般说来,周期注水是指一定时间内进行定期的注水和停注,主要冃的 是在油水井之间形成一个有规律变化的压力场低渗透区的压力在停注或 减注时要比高渗透区的压力降落速度慢,这样就可以在渗透性有差别的有 个区域形成压差;注水时,渗透率不同的区域又形成反向压力差这样, 压力差可以导致在高低渗透区之间产生交互渗流在停注的半周期内渗流 方向由低渗区流向高渗区;在重新注水的半周期流体由高渗区流向低渗 区,如此反复,使低渗透层的油不断渗出,从而达到提高注水波及效率的 冃的2.2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1)非均质油层周期注水规律下,非均质性地层在周期注水的作用下,能够不断提高波及系数及波及体积,因此,地质工作人员通常把周期注水的主要地质条件认为是油层非均质性2) 油层亲水地层中岩石的亲水作用是周期注水的主要依据,也是周 期注水原理的主要来源,主要方式是使注入水滞留在低渗透层中,将部分 油从低渗透层中驱替出来3) 地层原油粘度较小只有在地层原油粘度较小时,才能靠毛管力克 服原油的粘滞力,使水将原油从低渗透层中驱替出来。

3朝202区块周期注水可行性3.1朝202区块扶余油层非均质性强,具备周期注水主要条件朝阳沟油田朝202区块开发扶余油层,属于外围低渗透薄差油层,该块 储层总体表现出薄差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断层较发育平均有效厚度 5. 7m,渗透率2.32mD,孔隙度13. 4%,地层原油粘度5. 48mPa?s,油层属 于弱亲水3.2理论研究和开发实践表明,实施周期注水时机适合理论研究周期注水时机,一般认为改周期注水越早效果越好,但通过数 值模拟研究表明,采取周期注水最佳时机是为含水率为30%-50%的时候, 目前长30-31区块含水率为39. 8%,恰好在该范围,目前的注水条件下, 采取周期注水恰当且可行4周期注水的应用4. 1周期注水方式的确定对砂体发育连续性较好,层间吸水均匀,中高含水井存在多方向多层位 见水的井区,井组采取砂体轮换注水方式以朝110-78井组为例,该井连通的油井中有中高含水井3 口分析该井 组的含水上升特点:几口含水较高油井的含水上升时间比较接近,且该井 组的低含水采油周期较长;水淹层位上判明油井存在多方向多层位见水现 象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对朝110-78的F152以上及F1121以下层分别实 行了 3个月的停注,效果比较明显:井组3 口中高含水井有2 口含水下降, 口产液由停注前的H. 5t/ d下降到8. 7t/d,下降了 2.8t/d, □产油由停 注前的3. 5t/上升到3. 8t/d,增加0. 3t/d,综合含水由52. 3%下降到35. 6%, 下降了 16. 7%,井组另外2 口低含水井产量保持稳定。

4.2理论注水周期的确定周期注水的周期,通常来说,可以认识是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 井底压力波动大小及在油水井之间储层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变化即注水 井选用的周期必须使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且这 种变化(升压、降压)必须在油水井间同时完成一般认为,注水时压力 波由注水井井底开始经过一段时间传播到采油井井底,采油井开始见效, 这段传播时间被称之为见效时间to而压力波传导的距离一般为井距Lo 通常见效时间与井距的关系为:式(4)表明,周期注水的周期与地层渗透率成反比,即渗透率越低压力 传播的速度越慢,注水周期越长反之渗透率越高,当关井是圧力下降速 度快,压力传播速度快,需要的注水周期就短4.3实践中注水周期的确 定由上述理论可知,周期注水的周期与地层渗透率成反比,即渗透率越低 压力传播的速度越慢,注水周期越长通过观察水井停注时压力变化,发 现压降速度不但与渗透率有关,还与有效厚度有关,也就是与地层系数对 应关系更明显观察上表关井后一个月内压差,压力的传播速度,大部分跟地层系数的 对应关系更为明显,与渗透率成反比,反映与地层系数成反比关系,所以 在确定注水周期时,计算出的理论周期,要根据地层系数调整,相同渗透 率下有效厚度较大要适当缩短注水周期。

以朝112-72井组为例,把该井组的静态资料,代入公式(4)计算出理 论半周期为98天,在根据该井的有效厚度,调整半周期为90天在水井 停注后,对比停注前,井组5 口井中的3 口高含水井含水下降,H产油上 升,井组另外两口低含水井产量保持稳定所以该井组注水半周期为90天 是适合的,证明注水周期的确定方法切合实际1) 朝202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具备周期注水的主要条件,适合周期注水,能够扩大水驱波及效率,提高最终米收率;(2) 周期注水的方式应根据井组中油井的含水上升特点及水井的油层发 育情况进行确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