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措施和对策毕业论文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50KB
约19页
文档ID:236640624
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措施和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1/19

引言 拉祜族民族概况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2. 1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2. 2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思路103. 1加大开发力度 103.2加大宣传的力度 113. 3统一规划、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避免民族文化资源重复开发 113.4发掘民族艺术文化,规范民族艺术表演 113. 5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发拉祜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123. 6加强拉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断推陈出新防止民族文化被异化 124普洱拉祜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134・1加大对普洱拉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134.2加大普洱拉祜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 144. 3建立健全拉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机制,优先保护拉祜族民族文化 144. 4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措施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措施和对策摘要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普洱蕴藏着丰富的民 族文化资源,为普洱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创造了优势民族文化旅游给半地民族带来经济 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旅游资源的破坏。

本文分析了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 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民族化保护措施进行了收集并提出了相关 对策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从根本丄走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统Z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有力带动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关键词:民族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 民族文化保护Abstract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 ・Folk custo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project Purer has fruitful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s. Choose developing model scientifically develop on the base of local culture character to find the balance and the link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intangible culture from the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good economic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will be carried out. The article proposes some measures regarding protection of the pu^er Lahu ethnic cultures that are being encroached upon in tourism upsurge.Key Words: National, national culture,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引言 1拉祜族民族概况 4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2. 1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82.2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8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思路103. 1加大开发力度 103.2加大宣传的力度 113.3统一规划、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避免民族文化资源重复开发 113.4发掘民族艺术文化,规范民族艺术表演 113. 5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发拉祜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123. 6加强拉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断推陈出新防止民族文化被异化 124普洱拉祜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134.1加大对普洱拉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134. 2加大普洱拉祜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 144. 3建立健全拉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机制,优先保护拉祜族民族文化 144. 4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措施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普洱拉祜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引言旅游业是21世纪蒸蒸HJL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民族文化旅游正蓬勃发展起来,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半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精神的亨受和满足 独特的民族风情就己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吸引点,因此,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己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些都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它包含了我国各个民族文化的不同内容,资源十分丰富民族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 理需求,己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耍内容Z—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半地少数 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吋,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 用,给云南民族文化保护带来严峻的考验。

1拉祜族民族概况(-)民族概念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丄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 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丄的共同心理素质稳定的共同体共同语言是同一个民族的人 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吋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共同地域是民族 形成的前提条件;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牛活和共同心理索质都是在共同地域上形成的, 人们也只有在共同地域内,世代交往,才能形成一个民族;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特 征中的核心因素,它是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把民族各部分结合 为一个整体的纽带;共同心理索质,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的东西,是维 护一个民族强有力的精神纽带民族的四大特征是彼此依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 同地域的稳定,也有赖于共同经济生活的巩固与发展共同语言是构成共同心理素质的 材料,也是它的表现形式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有助于共同心理素质的形 成和积淀叫(二)拉祜族民族简称拉祜族是聚居于滇西南边境山区的民族之一拉祜”是自称,原意是用一种特殊 的方法烤吃虎肉的音译拉祜语中称虎为“拉”,把肉烤到发香的程度为“祜”因此 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自称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 拉祜)和“拉祜普”(自拉祜)。

解放前,汉文献称拉祜为“傑倪”、“苦聪”或“小古 宗”解放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拉枯族"三) 拉祜族族源支系拉祜族渊源于甘、青地区的古芜人,历史上曾有古芜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入今 云南境内,分布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吋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被泛称为“昆明 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IH金沙江南岸分东西两侧陆续 南迁,其中西路一支经今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临沧,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是 为“拉祜族”;东路顺哀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分布在澜沧江以东地区为“拉祜 西”与拉祜族有历史渊源关系的彝族称拉祜族纳为“大俣黑”,拉祜西为“小保黑”, 称拉祜族寨子为◎果黑加”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两地区,相 邻的西双版纳、红河及玉溪地区普洱地区的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江城等县均有 分布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口治县是拉祜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四) 拉祜族语言文字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 声韵母较少,没有复辅音和辅音韵尾,声调共7个拉祜语中有关动物词汇和傑傣语、 彝语相同,群众一般都懂汉语和傣语拉祜族原无文字,靠刻木记事(竹刻为主)。

新 拉祜文共有26个字母,有29个声母,19个韵母和7个声调五) 拉祜族服饰拉祜族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服饰有着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但因支系,居住 地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男子穿无领右开襟短衫和裤管宽大的长裤,头裹黑包头或瓜形 小帽,出门时多挎背包挂长刀拉祜西妇女头缠黑色土布头山,身穿无领对襟短衫胸 前袖口处缀以彩色布条几何纹布块,下穿长筒裙;拉祜纳妇女服饰保留着南迁以来北方 服饰的特点,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最末一端长长地垂及腰际,穿开衩很高的长袍, 右襟、衣领周用和权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儿何纹的布块或布条,沿衣领及开襟处嵌雪亮整 齐的银泡,内穿花格长筒裙筒裙上缀有素雅美观的彩色图案澜沧县的糯福罢长乃南 段等地的拉祜族妇女裹黑头巾,穿黑色或白色上衣,穿窄袖衬衫和宽大的长统裙,短衫 饰有彩色图案,裙子多用红、黑、白、蓝色;男子裹黑头巾,穿黑色无领大襟衫和长裤 (六)拉祜族节日拉祜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有葫芦节、春节、火把节、祭祖节、新米节、小秋节、清明 节、端午节等,它们是拉祜族文化延续,传播的主要载体,凝聚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 伦理道徳以及价值观下面是拉祜族的一些传统节日表:,节日时间节日简介葫芦节农历十月十五——十七拉祜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

葫芦在古 诗歌中称为“阿朋阿龙”朋”和“龙”都是吉祥、幸 福、丰收的含义人们用葫芦保存粮食和籽种、水,表 示五谷丰登,健康长寿二月八节农历二月初八拉祜族佛教地区的节口,拉祜族中信仰佛教的群众都 要凑钱杀猪,到佛堂拜佛圣诞节公历十二刀二十五日是拉祜族信仰基督教地区(包插澜沧、沧源、双江、耿 马等地)的盛大节口卡腊节农历正月初卡腊节拉祜语称为“安贺别别节”清明节阴历的二月邙口历三月)拉祜族“清明”扫墓的活动祭祖节农历七月十五拉祜族的传统节日“祭祖节”八月八月圆节八月月圆吋是拉祜族的传统节口,各家都要用新鲜瓜果拜祭月亮,拉祜语称为“八月哈巴多节”,即“月亮节”新米节七、八月间拉祜语为“扎四长”,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新米 节时开镰收割地里已经成熟的谷子,选一天过新米节, 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品尝新米饭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拉祜族的火把节,家家杀羊,吃羊肉能够得到“福气” 和“吉祥”夜晚寨子里的广场上,燃起篝火,跳芦笙 舞,这吋也是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好吋机扩塔节年三十到初拉祜语译为“过年的日子”分大年和小年,大年是女九人的年,小年是男人年年前“扫尘”,三十晚,寨子4吃集体团圆饭,晩上舂耙耙、群众一起狂欢。

唱年歌,邀请其他寨子的(七)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意义民族文化旅游是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民族文 化是民族固有的木质文化是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索质的集中体现,是形成i个民族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是融合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的“聚合力”民族文化旅游能促进各民族间的 相互理解,增进友好往来,从血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民族文化旅游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 重要手段,向外界展示木地民族的民族风情,吸引旅游者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起到宣 传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作用,开展民族旅游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其次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一•种多行业的综合体,涉及到旅馆业、旅行社业、交通运 输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以及园林、艺术、医疗等众多产业和经济部门如果把民俗 文化旅游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来看,可说是"一•业带百业”牵动了整个民族地区 经济链条的加速转动八)普洱开发民族旅游的条件分析普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