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论文1000字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36628037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规划论文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镇规划论文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镇规划论文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规划论文1000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规划论文1000字篇一: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论文题目:论汽车场站的交通组织设计规划问题以双流客运站及机场客运站为例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130802029201131703049所属院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建筑系专业:班级: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2日引言:现代交通运输通常有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在客运的多种方式中,公路运输是四大运输业务: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陆交通,航空客运里与众多旅客接触最广泛的一种方式。对于短途交通来说,它是最方便,最常用,最快捷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依赖更多的基础设施条件,只要有适宜宽度和坡度的公路即可通行。近年来,随着公路运输客流量增加,公

2、路建设速度加快,路网遍及城市和乡村,这些公路交通运输的建设带动了交通枢纽汽车客运站建设的发展。因此,研究汽车站场交通组织规划问题,如何合理的规划汽车站场内部的交通以及合理衔接其与城市的交通成为了我们的议题。关键词:汽车场站功能流线内外交通组织章节:一、汽车客运站的功能和性质二、汽车客运站内部的功能组织和流线分析三、汽车客运站对城市的交通组织设计规划四、乘客在汽车客运站的汇集以及分散五、汽车客运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六、总结与心得第一章汽车客运站的功能和性质1.汽车客运站客运站的主要任务是安全、迅速、有秩序地组织旅客乘车、下车,便利旅客办理一切旅行手续,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条件。依据我国交通行业标准

3、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车站等级划分可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我国客运站主体建筑平面主要由候车厅、售票厅两大部分构成。按两者的相互位置分为:沿马路一字布局,和候车厅、售票厅相互垂直布置呈“T”字形,根据旅客流线,这部分应为售票及综合服务之用,而候车厅则可用单层伸入内院。在交叉路口设站时,可用“L”字形。双流客运中心及机场客运中心的位置(图1-1)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案例的两个客运站。双流客运站辐射范围(图1-2)1.1双流客运中心位于成都市西南绕城高速外城市边缘的小型客运枢纽站,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日发客量13000人次。它有28个站台,每个站台有发向多个地

4、方的班车在不同时刻发车。跨时区地州的客车辐射范围主要在成都东南方向,而其跨县区市辐射范围东南西三面环绕。他还有县内镇乡村公交线发往华阳中心站,黄龙溪车站,藉田车站,花龙门站,杨公乡村等县内乡镇村公交路,同时可发预定的长途班车。总结,双流客运站的功能:1.少量跨省长途2.跨区地州的班车3.跨县区市班车4.跨县内镇乡村的班车5.公交车1.2机场客运站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位于T1航站楼与T2航站楼之间,是机场旁边的小型客运站,日发60班,日发送旅客1000人次。目前,客运站已经开通的班线有:绵阳、南充、自贡、泸州、宜宾、德阳、雅安、乐山、安岳、眉山、遂宁、内江、隆昌、资阳等14条班线。总结,机场

5、客运站的功能教单一,只提供跨区市地州的短途汽车路线。第二章汽车客运站内部的功能组织和流线分析(图2-1)2.1乘客流线及客运站平面功能客运站的平面设计,首先空间安排要紧凑,清晰,充分利用空间;其次流线简捷,便利,避免站内主要功能流线的混杂交叉。资料集中将汽车客运站的功能区分为:1.站前广场2.客运站房3.停车场区4.附属建筑。调研了双流客运站和机场客运站后,我们将汽车客运站归纳为为三大功能空间:1.旅客使用空间2.内部人员使用空间3.车辆使用空间。站前广场,部分客运站房以及附属建筑主要是提供给旅客服务和使用的因此将称作旅客使用空间,停车站主要是提供给车辆使用的,它的设计尺度主要是依据车的尺寸以

6、及转弯半径及流线来确定的,因此这部分我把它称作车辆使用空间,剩下的建筑空间即为内部人员使用空间。根据这样的分类以双流客运中心为例做了分析(如图二.4)。双流客运站所在的建筑是医院改建的,现在旁边仍有小部分医院的建筑。双流客运站有一个小的站前广场以及旁边停满了始发公交的公交广场,附带商业和餐饮的功能。双流客运站的其他功能用房如售票,候车室,广播室,卫生间和盥洗室等一应俱全比较紧凑。但在乘客流线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双流客运站的乘客流线设计稍有不合理,去买票的人流和买票回来后去候车室的人流有交叉。机场客运站无站前广场,车辆使用空间在客运站前部,乘客经过左边的小道,从客运站的左下角进入,安检,买

7、票,候车,上车,一字形流线,快捷,方便,合理。在功能方面,有井然有序的汽车站场,VIP候车室,售票处,候车提供,篇二: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班级:交通C092班姓名:石小英学号:096981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展望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城市化,而且中国今天宏观经济最大的推动力是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也或多或少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通过解读各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有效挖掘有用的相关信息,从而得出与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事件以及造成的影响,得到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种种措施,

8、并有效地让城市化进程悄然为我们服务,同时以期对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打好背景基础和做好前提准备。并指出当前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在改革开放后步入了平稳发展期,遵循城市化逻辑增长模型,利用19732008年的数据进行估计后得出:中国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0.0412,远远快于001729的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左右,中国将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此时的城市化率将达50.11%;中国城市化的饱和值约为8498%,而67%左右可能是中国未来20年城市化发展的顶部,此后城市化水平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维持在70%左右。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率;

9、人口流动;基础教育;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一、关于城市化1.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1)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2)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

10、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3)经济学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

11、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1.2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其特点同所有的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历程一样,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78、79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45%左右。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4%的城市化率和1.91亿的城市人口相比

12、,城市化率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增加了4.16亿,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较差,所以中国城市化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低水平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一、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差距在21个百分点左右,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世界100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分析认为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与人均GDP有着一定的正比关系,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就应为60.1%。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刚刚达到40%,可见,中国城市化与工

13、业化的水平差距是比较大的,第二、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的状态,2006年,东、中、西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差距明显。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表现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居民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第四、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反映中心城市吸纳和集中城市人口的能力,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率(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大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和城市化水平十分落后,

14、全国的工业化率仅为1257%,城市化率仅为1064%而且,工业和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畸重的格局,广阔的内地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工业生产能力都较小至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是城市化的起步和正常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661977年,是城市化的低徘徊停滞时期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入复苏和加速发展阶段,呈现出自下而上特征虽然,乡镇企业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带动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了非农产业空间分布的分散化,影响了我国城乡人口移动的特点,如大量的流动人口在非农产业

15、中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和非正式的服务业工作,流动性较大,不能享受城市户籍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不纳入传统的城市人口统计范围,一定意义上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历经30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是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08年的4568%此进程具体可续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四阶段,l978l984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推动力的城市化时期;第五阶段,19851991年,是城市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双重推动城市化时期;第六阶段,19922007年,是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1)城市化起步和正常发展时期(19491957年)1949年,中国仅有城市120个,城镇

16、人口5765万,城市化率仅为1064%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实现,多项重大城市工业发展项目的确立及当时推行的城市对农村开放政策,使得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投身于城市经济建设当中,城市人口剧增至1957年末,中国的城市增至176个,城市化水平上升为1539%此间的19531957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全国GDP年均增长率为67%,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625%,表明城市发展及城市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基本是相适应的。(2)城市化不稳定发展时期(19581965年)在这一时期,大跃进的失败,加之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业歉收,中国经济从急于求成的盲目过热陷入全面萎缩,城市发展也由扩大变为紧缩,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1957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