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6626183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与开辟新航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都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都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都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都推动了殖民扩张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以史料为切入点重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本题属于热点回扣,“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今年“一路一带”的热点,高考不回避热点考查,本题命题意蕴在此。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加速的是开辟新航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者相同的是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故本题选择项。2. 1894年9月,

2、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最为可信 B单一的当事人记载不符合历史真实C可以相互印证的资料信度更高 D传说故事不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参考答案:C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史学理论史料使用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并不是最为可信,故A项错误;当事人记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客观历史事实,故B项错误;当事人的回忆录属于文献史料,属于第二手的史料,与“义犬”的传说故事可以相互印证,

3、故C项正确;传说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客观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3.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A大大削弱了选拔人才的功效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参考答案:C4. 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A、 B、 C、 D、参考答案:C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

4、庆,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198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故选C项。5.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参考答案:B6. 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A准确介绍了

5、英国议会职权 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参考答案:B“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故A、C项错误;王韬认为“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王韬主张保留君主,与卢梭思想不同,故D项错误。7. 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边冈“用算巧,能驰骋反复于乘除间。由是简捷、超径、等接之术兴”。这有利于()A.数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B.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C.降低明算科考试的难度D.十进位制计数法的成熟参考答案:A8. 美国

6、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意在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中美敌对。此时国际关系格局主要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故B项错误;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可知中美两

7、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不同,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国家利益不同,未涉及综合国力的差异,故D项错误。9.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BCD参考答案:C10. 有启蒙思想家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个人为公民权的自由而放弃个人的自由;公民权的自由为公共意志或人民的道德意志所制约,自由就是服从自己规定的法律;主权归于人民,公共意志是最高的法律;政府执行人民的命令,人民能够限制或撤销他们授予政府的权力。其主旨是A.自然的社会是建立在契约上的B.每个享有公民权

8、的人都受法律保护C.人们签订契约让渡自己的权利D.人民有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的权力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公民权的自由为公共意志或人民的道德意志所制约,自由就是服从自己规定的法律”可知强调的是公民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许可之下,个人必须遵守大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材料“政府执行人民的命令,人民能够限制或撤销他们授予政府的权力”体现的是社会契约,因此可知自然的社会是建立在契约上的,A选项符合题意。每个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受法律保护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契约之间的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应该遵守订立的社会契约,不能为所欲为,C选项排除。人民有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的权力的说

9、法过于片面,D选项排除。11. 美国学者特里尔在其著作毛泽东传里这样评价毛泽东在某革命时期的作用: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一样:把一个由不同成份组成的群体加以锻炼,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运动。该评价所对应的事件应是A. 北伐战争期间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B. 战略转移的胜利C. 取得了废除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的完全胜利D. 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用“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来评价毛泽东领导红军长征,长征极大地锻炼了革命队伍,传播了革命的理念,B项正确;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与“锻炼不同成份群体”不符,排除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10、废除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排除C; D项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所以选B12.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D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参考答案:B13. 新中国成立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和平建国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

11、商会议共同纲领参考答案:D14.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这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A. 重商主义 B. 种族主义 C. 自由主义 D. 殖民扩张理论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罗斯福新政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摒弃了自由主义的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自由主义,故C正确。重商主义,属于17、18世纪欧洲国家的经济政策,故A排除。种族主义,不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故B排除。殖民扩张理论,也与美国经济危

12、机无关,故D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特点15. 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C.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参考答案:B初步打破人民公社体制的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错误;从材料“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可以看出政府

13、放开对农产品控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故B项正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指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与材料“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不符,故D项错误。16. 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君权神授B.三权分立C.君主立宪D.社会契约参考答案:D

14、由材料“民不能相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及“君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可知,谭嗣同在此论述政府组织形式是由民众推举一民为国家君主,人民地位高于君主,这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故D项正确;天赋人权强调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三权分立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ABC三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17. 2010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以此来招收一些“特殊”人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相似A.征辟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参考答案:D18. 史记?李斯列传:“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汉书?董仲舒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上述两者的思想共同点是:A实行国家思想统一 B采用法家思想治国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禁绝一切学派思想参考答案:A19.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