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上传人:1520****498 文档编号:236542169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本文将介绍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1)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开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和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提升人民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 一、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由于社会转型的高速度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许多传统观念和道德标准受到无情的冲击,西方的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却时刻影响价值观尚未定

2、型的未成年人,导致局部未成年人出现才大志疏、盲目自信、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私欲,缺乏自我约束,道德观念淡薄的现象。而中国优秀的道德文化:老实守信、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团结友善等正在慢慢消失。周围不良的社会文化吸引着充满好奇心、自控力差的未成年人。 其次,从学校来看:道德教育被肢解为空洞的说教。学校的德育工作缺乏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农村学校,学校教育成了学生德育的全部。更严重的是现在的学校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而无视了道德教育。当然,这与教育体制也有很大关系。虽然我国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许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作为本校的教育体制,这是影响道德教育地位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根本因素。 最后,从

3、家庭角度来分析:家是未成年人的启蒙学校,而家长那么是未成年人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不良的家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产生不好影响。当下,许多家长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重智育,轻德育,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无视了优秀道德文化教育。甚至于对独生子女的一味娇惯,宠溺,这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导致了许多问题。家长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未成年人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群众传媒。群众传煤主要包括播送、电影、电视、报刊等。例如,有的电影、电视作品为追求所谓的票房价格,用许多思想内容极不健康的作品吸引观众,宣

4、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有些所谓的纪实篇,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加描述;有的报刊不仅表现在非法出版物的增多,而且许多所谓的正规出版物也在合法的幌子下宣传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未成年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但具有极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标准要求的事情。 2、不良社会风气。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真善美,也存在假丑恶,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那么没有建立和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例如,有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在短期内可以暴富,有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升官发财等。这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会给未成年人学生的道德、心灵造成污染。 3、网络。网络给

5、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多元性,但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电脑黑客及病毒制造等不道德行为不断产生;合理的个人隐私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西方兴旺国家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观念四处传播。未成年人学生是极易受网络影响的群体,如不正确加以引导、处理,会给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带来偏差。 三、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作为居住和成长的场所,社区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日益彰显。中小学生一年中近一半的时间在社区中度过,社区正在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主要空间,是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场所

6、,是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重要区域。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是实现社区长远开展的重要根底,以社区为依托,推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社区思想道德建设既具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借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又要从社区居民的思想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建立一支素质精良的社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形成合力,才能保证社

7、区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社区思想道德建设,改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把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和社会开展的规划,列入社区管理和日常工作之中。同时,优化社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 其次,转变传统观念,构建以社区为依托,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网络。传统观念认为,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依靠社区进行宣传教育,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发挥整体效应。这不仅违背了社区思想道德

8、教育的内在规律,也严重影响到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新时期的社区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条块分割,树立整体意识,把社区、学校、家庭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三者在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实现社区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创立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环境。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是社区思想道德建设必备的物质载体。它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影响和制约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社会风俗等人文条件。后者是指社区的根底设施等自然环境。而这些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

9、就目前来看社区思想道德环境和方法。 第四,注重建设效率,改良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效率即生命。针对当前社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形式老套、方法呆板,不能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客观实际。社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不断更新内容,改良方法,使之既表达时代开展的要求,又能适合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并把它同社区效劳、社区平安、社区文化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方法,利用新兴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等对居民进行宣传,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效劳,开展大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搞好制度建设

10、,保证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化。社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以此保证其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防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随意性。目前,这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下大力气解决。要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结合社区实际,制定社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对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原那么、主要内容、方法方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社区思想道德建设有章所依,有规可循。 总之,社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在社区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下,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共同配合才能健康开展。 2022未成年人调查报告(2) 为深入了解我市未成年

11、人上网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团市委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会同我市局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开展了以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专题调查。通过暗访、问卷、座谈、数据统计等形式,全面掌握了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并形成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首先对全市1232名中小学生以及486名家长和老师进行了关于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十分普遍,约有9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有过上网经历,其中选择将上网作为主要课余活动的学生占到了34.9%。可以说,网络已经

12、与我们的未成年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毋庸置疑,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便捷性,网络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创造了学习的时机,对于促进未成年人成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局部未成年人沉溺网络不能自拔的问题极大地危害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为: 1、痴迷游戏,荒废正常学业。据调查,我市未成年人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玩游戏。从国家的统计分析来看,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人数占到总上网人数的70%以上。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得知,我市也有近半数的未成年人选择玩游戏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而且他们上网玩游戏的时间普遍较长,一般都在数小时以上

13、,有的甚至几天几夜。在我们调查座谈会上,老师们普遍反映,在校学生逃课上网和就寝后攀爬围墙外出上网的现象几乎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发生。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的直接后果是,正常学业的荒废,学习成绩的滑坡,家长老师的批评。在问卷调查中,13.4%的学生成认有过因上网而逃课的经历,51.1%的学生成认沉迷上网会使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暗访中,我们观察从网吧走出来的少年,看到他们游离的眼神、疲惫的身躯、痴迷的表情,可以想象到底还有多少精力去投入学习。 2、迷恋聊天,逃避现实生活。据调查,69.7%的上网学生都喜欢qq聊天,而且聊天对象根本是异性网友,他们认为网上聊天有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乐趣。我市一名初三女生坦言

14、,非常喜欢上网聊天,异性网友很愿意和自己聊天,不用担忧别人知道,没有拘束。座谈的专家分析:痴迷网络聊天的未成年人源自于对虚拟网络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现实自我缺乏自信心,尤其是在校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生活单调,易被虚幻的世界所迷惑,寻求通过上网缓解压力,寄托对感情的憧憬和依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痴迷网络聊天往往是在现实中感觉压抑、感到自卑的那局部未成年人,他们因为想逃避现实而迷恋网络,因为迷恋网络而更加逃避现实。局部未成年人在迷上网络聊天后,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处处逃避。 3、沉溺网络,影响身心健康。问卷调查中,有51.1%的家长和59.7%的老师认为学生过多上网将影响身心健

15、康,有21.9%的上网学生曾将家里给的早点、午餐钱省下饿着肚子泡网吧。我们还看到,有的孩子痴迷上网,吃饭睡觉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有的孩子长时期集中注意力玩游戏,消耗大量精力,视力明显下降;有的网吧卫生条件极差,烟雾缭绕,环境堪忧。这些都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的伤害。心理学家还指出,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大多会出现性情孤僻、态度冷漠、是非不辨的倾向,轻者影响学习,重者致使心理扭曲和心理障碍。此外,在网吧里,各路人群混杂的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极大腐蚀和教唆作用,容易染上不良习气。 4、上网成瘾,诱发违法犯罪。随着网络盛行,青少年因迷恋上网而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急剧上升。据调查,我市今年未

16、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92起,在雨湖区检察院去年审理的25件45人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80%以上是因为网络诱发。很多未成年人因无钱上网而去偷盗抢劫、勒索敲诈,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多那么上千元,少那么十几元。此外,上网的未成年人中有40%的浏览或误入过黄色网站,这类不良网站犹如精神毒品,对于充满好奇、追求新奇、缺少区分和自控能力的青春期少年充满诱惑和毒害,严重的能导致他们人格扭曲,追求低级的精神生活,导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 种种现状说明,在当前未成年人上网明显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的状态下,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长此以往,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因此,针对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的有关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寻找根源、重拳出击,猛药狠治。 二、我市未成年人上网有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应当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