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236148545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 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悲怆(qing) 剽悍 妇孺皆知(r) 语误伦次 B.惩戒(chng) 搏击 毛骨悚然(s) 精疲力竭 C.怂恿(sng) 冗杂 鲜为人知(xin) 锋芒毕露 D.亘古(gn) 迭起 当之无愧(dng) 久曲连环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真男儿,就该驰骋沙场,马革裹尸! B.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

2、的后生。 C.每当我探访南美洲那些人迹未至的村庄时,都会感叹这世外桃源般 的美景。 D.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的问题必然是层出不穷的,因此意外总是不 能完全避免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新增绿地近8万平方米,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阿富汗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抗议美军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焚烧古兰经。 C.卫生厅发布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废弃包装的管理。 D.约有5%左右的购房者曾经打算购买一手房,在年后转变意向,欲购 买二手房。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布朗号称最自由的学校。 布朗大学依山而建,很美。 除了每个专业的基础课

3、外,学校没有限制性的课表,没有必修课, 学生可以从学校开出的各种名目的课程中自由选课。 但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布朗的氛围。 这一制度从建校之初沿袭至今。 A. B. C. D. 5.下列对例句的改写,表达“头痛”最强烈语气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写论文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痛的事。 A、很多人对写论文,都感到头痛。 B、写论文难道不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痛的事 C、每一个人对写论文都感到头痛。 D、写论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感到头痛。 A.要预防各种时有发生的突发事件B.普通民众要提高识辨真伪的意识 C.期待更多媒体学者 D.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提高国民素养 7.综合性学习 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

4、,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由此可见学贵有疑。今天让我们来一次“学会质疑”的综合性学习。 (1)从下列几则材料中,你觉得一个善于质疑的人需要哪些方面的条 件 材料一: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 学奖,但是谢赫特曼就是一个善于质疑的人。他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这个世 界一些刁钻的问题,正是凭借这种质疑精神,他发现了晶体与非晶体(过去传统 的常识是物质包括晶体与非晶体)之外的准晶体。 材料二:20XX年至今,方舟子一直在持续的质疑韩寒早期的部分作品 存在代笔嫌疑,方舟子的依据则是韩寒作品中的内容已经超出了韩寒写作这些作 品时所具有的生活阅历。当然韩

5、寒也提出各种证据予以回应方舟子的质疑。 (2)你还能例举出善于质疑的经典人物及经典故事吗 (3)阅读下列这则新闻,你能够提出哪些质疑 20XX年3月12日,某小学三年级三班给孩子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 业让孩子摆拍一张在街上拿着笤帚打扫卫生的照片,交上来作为学校开展学 雷锋活动的资料。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河、渭不足, 。木兰诗(2)当窗理云鬓, 。(吴均山中杂诗) (3) ,野渡无人舟自横。(李白峨眉山月歌) (4) ,双袖龙钟泪不干。李白洛城闻笛 (5)出师表中概括的表现了抗击匈奴的将士们出生入

6、死的疆场生 涯的句子是(6)只有创新才有生机,才有希望,要摒弃老一套迎接新时期,这是 我市文化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口号,为契合这一口号,大会横幅引用了赵翼论诗 中的句子“ ”来营造氛围。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古离别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 奈”,即无奈。 9.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2分) 10.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忽一人

7、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 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 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 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 抚尺而已。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俄而百千人大呼( ) (2)曳屋许许声 ( ) (3)几欲先走

8、(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14.下面哪个词语用来形容上文描写的口技表演最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分) A.栩栩如生 B.惟妙惟肖 C.足以乱真 D.生动逼真 理由: 15.文章结尾段中再次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什么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 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 李丹崖 至今还记得高三复读的日子,那时候,到处租房子,为的是能给自己 “复读生”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找一个容身之处。人人都说“穷学生”,那时候哪有 什么钱呢,我经过为期三天的校园附近“排查”,在一处老夫妇家里找到了一间屋 子。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租

9、金,我找到的那间屋子确实很小,小到只能容 下一张1.2米的床铺,外加一张桌子,还要紧挨着床放。房子租好了,定金也交了,让父亲去看我租的房子时,父亲赶忙赔了 老夫妇2倍的定金,当即就领着我从那家老夫妇家里出来了,说,这房子,我们 不租了。 出了老夫妇家的门,我问父亲,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不租了 父亲斩钉截铁地说,这么小的屋子,憋也能憋出病来,即使憋不出病 来,长期住下去,你的心胸也会受到影响,显得日趋狭隘了,何谈考大学 记得当时,我带着很大的怀疑换了一间近20平米的大单间,高考那年, 我顺利考上一所重点院校。 当我拿着大红的录取通知书,买了一张卧铺票坐上南去的列车时,买 的是张上铺的票,那晚,我一

10、夜没睡着,不是因为赶赴大学生活的新奇,而是因 为,上铺车顶的压抑感,让我感觉脑袋都要炸掉了。所以,那一夜,我都在卧铺 车厢的过道里坐着,直到列车到站,那一晚,我也突然明白了父亲不让我租住小 房子的原因。 大学是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课外闲下来的时光,我经常坐公交车去 市里购书,当然了,更多的是闲逛。 父亲不会发短信,常常是三两个星期给我写一次信,信中,每一次都 嘱咐我:我们来自小城市,凡事不要逞能,不要夜郎自大。 我读到父亲写给我的信,再想想高三复读时竭力要给我租住大房子的 父亲,感觉他们判若两人。人人都说,大学是表现自我的时候,父亲却让我“偃 旗息鼓”,甚至是“忍气吞声”,我很不能理解。 我有

11、一次带着很大的疑问给父亲回了信,把我对父亲思想的反抗写了 整整两页纸。 那次,父亲没有回信,一直没有。后来,父亲没再给我写信,只是邮 寄了一本著名作家米沃什的回忆录给我,我当时哪有工夫看思想那么深邃的书, 只是随手丢在床头。 就这样,一晃6年过去了,米沃什的那本书一直立在书橱的衣角,我 未曾碰过它。直到前不久,家里的宽带突然断了,我从书房里拿出来读,读到米沃什写的这样一句话时,我突然想起大学时候瞒着父亲和室友做起贩卖自来水笔 的生意,后被骗近两千元时,瞬间热泪盈眶,不是心疼,而是想起父亲在我上大 学时的良苦用心,我为自己当时的乖戾和叛逆感到深深的不安 米沃什在回忆录写的那句话是:“我到过许多城

12、市,许多国家,但没 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 (选自求学文科版20XX年4期) 15.文章标题“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中的父亲告诉我的“大”与“小”分 别是指什么(4分) 16.读大学的我与读高中的我相比在思想上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父亲分别告诫了我“大”与“小”,在接受告诫的过程中我的心理都经 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18.根据所提供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4分) (1)那时候哪有什么钱呢,我经过为期三天的校园附近“排查”,在一处 老夫妇家里找到了一间屋子。(试赏析加点词语) (2)后来,父亲没再给我写信,只是邮寄了一本著名作家米

13、沃什的回 忆录给我,我当时哪有工夫看思想那么深邃的书,只是随手丢在床头。(试分析 人物形象) 19. “高考那年,我顺利考上一所重点院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可 以感受到我考上大学有哪些方面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3分) 远去的乡音 柳荫 我这里说的乡音,可不是单指说的话语,而是那些地方曲调,比如 河南梆子、山东柳琴、京韵大鼓、天津时调、苏州评弹,如此等等,它们是一种唱出来的话语。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只要你听到这些音调,马上就会想起它 们的故乡。假如你此时来到某个地方,正好听到电台里播放什么曲调,无须询问 任何人就会知道,自己正置身在什么地方。这曲调,就是一张声

14、音制作的名片, 非常准确地递给远方来客。 时光倒退30年,那时电视机还不普及,一般百姓人家能有台收音机, 就算是很奢侈的生活了,没有此物的邻居都会羡慕。这时人们收听的节目,大都 是一些地方戏曲,不必过多地用脑子,还可以轻轻跟着哼唱,既不耽误做事又可 娱乐。 我那时在内蒙古工作,家在天津,是准光棍,生活还算自由自在。 每天在单位食堂吃过晚饭,就一个人到大街上溜达,走一路就听一路的收音机。 这是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小城镇,紧挨着山西省的大同、阳高,生活习惯跟山西人 几乎都一模一样,就连喜欢的戏曲也是晋剧,当然还有流行于内蒙古西部的“二 人台”。我每天傍晚散步听得最多的戏曲也是这两种。久而久之已经烂熟于

15、耳, 成了我心中默哼的音调,在爱好上也成了当地人。只可惜我总不敢唱出声来。就 是唱出声来,恐怕也不是那个味儿,一方水土润一方音,我毕竟是外乡人。 有次我从天津探亲回来,列车渐渐行驶得慢下来,此时临近黄昏, 我扒着车窗往外张望,想知道车到了什么地方。外边除了闪烁的灯光,漆黑得再 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听见“二人台”的音调,隐隐约约地从远方飘过来。再不要 问啦,到了内蒙古地界。这时的地方曲调,就不光是一种娱乐形式了,无形中还 起着领路作用。而且地方曲调的形成,有着强烈的地域原因,跟当地的风土习俗, 有着难解的血缘关系,别的音调不可能代替。 我接触过各地的人,由于他们离家乡多年,有的人说话早没有了乡

16、音,平日里很难知道谁是哪里人。可是从悠闲时嘴里哼唱的小调中,却不难判断 他们来自何方。有时我也想,这些人的乡情,可真够浓烈的,口音改了乡心仍然 依旧。我这样想别人时,好像并未意识到,我自己也是如此。有年春节回家探亲, 从内蒙古到北京坐一夜车,又困又乏就想睡觉,无精打采地走下车来,忽然听到 熟悉的天津时调,从收音机里清晰地传来,我一听劳累顿时消失。尽管北京距天 津还有一段路程,但是在精神上却一下子拉近了,仿佛此刻就在自己的家里。这 时我才真正明白,那些身在异地的游子,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为什么还难舍乡情。 原来这乡情乡音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根。 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很少听到这些地方曲调了,更多频道让给了通俗歌曲,那独特的乡音正在成为记忆。从有的电台电视节目里,偶尔听到这 类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